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科技创新大会宣布:加快向创新强省转变!出台“科创12条” 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港澳青年创办企业上市最高奖200万

深圳梦 2019-10-07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李希马兴瑞王伟中等出席



2019年03月28日讯 3月27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两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部署推进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分会场出席会议。

李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赋予广东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光荣使命,指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之策,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开创广东创新发展新局面。

李希强调,要着力深化对新形势下我省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的认识,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激发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创造力主动性、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等方面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二要把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起来,心无旁骛推进自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携手港澳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要把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更好发挥出来,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四要把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创新发展统筹起来,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一体联动、相得益彰。五要把锐意创新和笃定守正紧密结合起来,克服急功近利,弘扬科学精神,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李希强调,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加快推动我省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

一要大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载体。

二要突出抓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大力谋划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推动“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

三要咬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松劲,把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持续推进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四要着力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

五要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瞄准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高地。

六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创新,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

李希强调,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深化科技创新“深调研”,持续优化完善科技管理,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有新举措新作为。二要形成协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推动部门协调配合、政策衔接对接、区域协同共进。三要坚持创造性抓落实,结合实际精准施策,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马兴瑞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把这次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到基层和社会各个领域,狠抓贯彻落实。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攻关、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狠抓改革创新,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创新创造强大动能。要弘扬良好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大会颁布了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宣读通报。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省领导张硕辅、张义珍、傅华、郑雁雄,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实验室及部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代表、部分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及获奖代表等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 (深圳特区报 徐林 岳宗)

又讯 昨天上午,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在深圳分会场参加会议。

在深圳分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市领导李小甘、高自民、王立新,市直有关单位、中直驻深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圳国家高新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分高等院校负责同志等。(深圳特区报记者綦伟)


广东省政府出台“科创12条”提出

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


广州2019年3月27日电 3月27日,记者从广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12条”)提出,为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广东率先实施更优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在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缩短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审批期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科创12条”配套政策及实施指引。

据介绍,“科创12条”在全国率先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政策措施,提出在经费使用、成果权属、国资管理等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赋予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

“科创12条”提出,实施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科技型企业家可直接申报高级(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此举有利于强化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科创12条”在全国率先提出的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还包括:新型研发机构可自主审批下属创投公司最高3000万元的投资;允许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有运营公司的“大股”;高校独资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可将高校委托或划拨的科技成果自主作价投资,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允许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的孵化机构自主招租,其租金收入财政全额返还,用于孵化器建设与运营、科技服务人员奖励等。(深圳特区报记者李明)

科创十二条

1.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

3.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

4.加快建设省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

5.加快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6.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

7.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8.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9.加强科研用地保障

10.提高区域创新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11.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

12.持续加大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

广东开启职称评审“直通车”

科技型企业家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广州3月27日电 3月27日,记者从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12条”)提出,实施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科技型企业家可直接申报高级(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此举有利于强化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是科研组织、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表示,为了鼓励企业家的专业发展,“科创12条”突破性地将科技型企业家纳入我省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涵盖范围,进一步突出以品德、业绩、能力为核心的职称评价导向,充分激发科技型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以更好地发挥科技型企业在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两类企业家可通过“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渠道申报高级职称:第一类是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法定代表人或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经营管理主要人员,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主要经营者。第二类是指明确列入省、市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范围的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者。“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家,可不受现行职称评审标准关于资历、学历、年限、论文、课题等的规定,按现有职称申报评审程序直接向对应职称评审委员会申报,组织专场评审,全程直通车。”杨红山说。

“科创12条”明确,支持各地级以上市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定向供应的原则,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等人才密集区建设产权型或租赁型人才住房。(深圳特区报记者李明)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

经费可直接跨境拨付

新华社广州2019年3月27日电 记者从27日的广东“科创12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可牵头或独立申报,项目资金可直接跨境拨付到港澳两地的单位账户。

据介绍,由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12条”),提出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港澳科研力量作为平等开放的参与主体可独立或牵头申报项目,并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为了进一步将政策落地,广东省科技厅出台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配套政策,允许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港澳两地牵头或参与单位。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介绍,目前广东已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启动的第一批项目中,港澳创新主体参与的比例达9.8%。未来在形成重大项目、项目发布指南的过程中,广东省科技部门将充分听取港澳的意见,吸收港澳专家参与。(记者 荆淮侨)


港澳青年创办企业上市最高奖200万

前海印发《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

2019年03月28日讯 记者从最新一期的政府公报获悉,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印发的《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于本月起实施。

“若干措施”主要是针对“年龄介于18-45周岁之间的香港、澳门居民及在港澳高校毕业的内地居民”进行扶持。全文总共36条。旨在为港澳青年发展搭建舞台、创造良好条件,率先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港澳青年在前海聚集发展,促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纵观全文,“若干措施”从就如何支持港澳青年参访、实习和就业,怎样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完善港澳青年发展平台,强化港澳青年生活保障,保障机制等五大方面均有详细阐述,可谓“干货满满”。

在就业支持方面,前海支持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团体等机构组织港澳青年到前海考察。其次鼓励前海企事业单位在港澳高校设立“前海奖助学金”。前海企事业单位每接收1名港澳青年实习生,按实际实习期限给予实习单位补贴。鼓励港澳青年毕业生来前海就业,定期组织前海企事业单位赴港举办招聘活动。每招用1名港澳青年毕业生,给予用人单位招用补贴,并给予毕业生一次性资助。

创业支持方面,对符合前海重点发展领域,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创业启动资助。入驻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前海主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港澳青年初创企业,享受办公场地租金和物管费用补贴。

对在香港联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上市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国家或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奖励。对入选创客主题论坛、创业大赛等大型双创活动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活动补贴。此外,充分发挥前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向港澳青年创办企业倾斜。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有融资需求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发放贷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安排设立港澳青年创办企业贷款专项风险补偿金。

平台完善方面,前海将对聘用5名以上港澳青年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企业,给予奖励。设立前海港澳青年协会,发布前海港澳专业服务企业名册。鼓励港澳机构承建科研创新载体并支持港澳机构设立创业孵化载体。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深港澳联合引才育才基地。搭建深港澳青年交流展示平台,优化深港澳双创项目遴选体系。

在保障强化方面,前海将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并发放出入境交通补贴。便利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

此外,“若干措施”在机制保障方面,将由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统筹推进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各项有关工作,并完善港澳青年发展服务体系。设立前海服务窗口,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开设绿色通道服务。(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广东科学技术奖颁奖!

获奖项目成果转化新增销售额1682亿


3月27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2018年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进行隆重的颁奖。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在会上介绍本年度奖项特点时说:这批获奖项目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广东科技中心。南方+记者 王辉 摄


据统计,成果转化应用后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1682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293亿元,充分展现了我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我省近年来着眼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在2018年度176项获奖项目(人)中,自然科学奖占比12.5%,为历年来最高。


在关键领域的地方下大功夫


据了解,2018年度的科技奖项包括突出贡献奖2人、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133项、科技合作奖5人,合计176项(人)。奖项中,基础研究项目周期一般长达10年左右,技术进步、产业创新项目周期也在5-8年左右。


广州创投周上,参赛企业现场展示的科创产品。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突出贡献奖两位获奖者之一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立浧院士,近三十年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建设大电网现代仿真平台,有力推动了我省能源电力技术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另外一位获奖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致力于鼻咽癌这一号称“广东瘤”的中国高发肿瘤治疗研究,将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由60%提到84%。这两位杰出科学家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此外,青年科学家获奖群体也引人注目。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在获奖总人数当中占比34.8%,他们正成长为我省科技创新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本年度的省科技奖充分体现这一政策导向。如技术发明奖占总奖项的7.9%,占比为历年来最高。如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等人完成的“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通过历时八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成功国内首型联影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创立了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打破了跨国公司对我国在这方面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和临床应用,系列超导磁共振产品实现产值逾30亿元。


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占比过半


在这些奖项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占总数的67.6%,显示出我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而且,获奖单位中共有167家企业,107家为民营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等,国有企业66家。如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黄辉等人完成的“双级压缩变容积比空气源热泵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其形成了多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寒冷地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近三年应用项目相关技术的热泵空调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达25.4亿元,新增税收2.9亿元。


广州创投周上,参赛企业现场展示的科创产品。南方+记者 肖雄 摄


粤港澳融合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本年度获奖项目中,港澳机构或人员参与的项目分布于多个领域,参与机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获奖项目中有省外单位参与的达到40个,占获奖项目数的22.7%,参与项目研发应用的省外单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浙江等10余个省市。


广州创投周上,参赛企业现场展示的科创产品。南方+记者 肖雄 摄


由中山大学赖剑煌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阮邦志教授等人历经十余年研究攻关合作完成的“视觉鲁棒特征提取与非线性分析”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与转化,在2017年全球财富论坛人脸身份验证、高考考生人脸身份验证、地铁人脸识别等场景获得应用。


2018年广东高考试点人脸识别技术。 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我省面向粤港澳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设立了科学合作奖。2018年度评选出的5名科技合作奖获奖人,来自荷兰、英国、乌克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均长期和我省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向我省引进技术、合作研发、培育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我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来源: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亚茗)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