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前海扩容已上报中央!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在前海揭牌!​

深圳梦 2020-09-17

10月24日上午,新使命新征程新标杆——前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发布会举行,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在会上透露,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正在积极推动中,已经上报国务院。(积极推动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扩大发展空间和前海总体发展规划修编等重点工作。)


围绕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合作等方面,发布会还举行了多个重大项目揭牌、上线及签约仪式。包括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揭牌、前海管理局与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海企业开办“一窗通”正式发布等。


深圳前海扩容!“双扩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前海扩容就要来了!


10月24日,前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发布会在前海合作区举行,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在会上透露,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正在积极推动中,已经上报国务院。


事实上,关于“前海扩容”的猜想,一直在坊间流传,官方也时有提及。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深圳西部南山区南头半岛西侧,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包含前海区块和蛇口区块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面积为28.2平方公里。


早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麦庆泉就曾提出建议,前海的发展应该吸取特区的经验,在初期就提出扩容,毕竟“15平方公里的前海太小了”。


2016年8月,深圳市海管理局曾表示,深圳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报告提出大前海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把宝安新城、大空港地区、后海、深圳湾等整个湾区发展规划纳入大前海范畴,迭加深港合作元素,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湾区名城,打造成为辐射带动全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消息引爆了“大前海”的概念。


2017年6月1日,据深圳本地媒体报道,前海管理局党组(扩大)会议上,提出“推动将广东自贸试验区中的蛇口区块、宝安中心区、大铲湾港区、孖洲岛及大小铲岛区域、大空港地区整合纳入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大后的面积达到77.34平方公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在当天向前海官方求证,对方表示暂无此事,以前海官方正式披露的信息为准。


2019年年初,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前海合作区扩区。


随后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则提及,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适时修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并在新增范围内实施前海有关支持政策。


今年8月,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聂新平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介绍深圳市2019年1-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提及深圳将力争前海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


此次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透露的信息,更详细地指出了“双扩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的进展。


更具体的“双扩区”方案和进展,还有待进一步披露。(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使命 新征程 新标杆

前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发布会举行


10月2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前海一周年。10月24日上午,新使命新征程新标杆——前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发布会举行,系统发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一年来前海开发开放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围绕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合作等方面,发布会还举行了多个重大项目揭牌、上线及签约仪式。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中国科学院企业党委书记吴乐斌,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省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邝兵,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梅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黄文沭,梅州市政府副市长吴泽桐,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主任冼银崧,黄埔区委常委、黄埔区常务副区长毛松柏,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楚宏,国家税务总局深圳税务局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伟,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谢晖晖、倪勇,签约单位及企业代表参加发布会。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田敏主持发布会。


视频来源: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


前海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会上,杜鹏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前海一年来前海系列工作成果。



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前海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深港合作、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城市新中心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初步预计,今年1-9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2086亿元,同比增长15%;税收收入增长1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32.66亿美元,增长5.2%,占全市56.1%,占全省19.7%,占全国3.2%;1-8月,进出口5233.7亿元,增长27.1%,占全国第一二批自贸区的比重为28.7%,占广东省自贸区的74.5%;1-8月,自贸片区注册企业专利申请10355件,增长32.4%,专利授权4335件,增长34.1%。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总结拓展“前海模式”;

  •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推动新开放、深改革、大创新;

  • 深化深港合作,强化前海大湾区合作发展引擎作用;

  • 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 着眼于、服务于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 构建前海“1+6+9”党建工程体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下一步,前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深圳、前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积极争取重大政策突破,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数字科技中心,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先行示范区建设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揭牌

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宣读国家版权局关于同意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设立“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的批复文件,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揭牌。随后,在国家版权局、省市版权管理部门领导的见证下,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机构签署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基地在前海的规划建设。



据悉,前海将发挥建设先行示范区优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机遇,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将基地建成立足前海、服务深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版权产业生态示范区。


后续,基地将由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成立“深圳市前海版权创新发展研究院,以前海管理局作为业务指导单位,以研究院作为基地运营主体,承担研究基地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议、牵头基地招商引资及项目对接工作、打造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基础版权服务。基地将以探索版权产业机制创新、技术与标准创新、运营与服务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完善版权基础设施及服务、搭建产业链孵化平台、促进专业人才集聚,逐步将基地建设成为集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知名文化IP运营、深港跨境版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文创产业孵化、文创产业研究等六大功能为核心的版权产业发展示范区,逐渐形成具有深圳特色、前海特点的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生态。


系列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围绕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合作等方面,发布会上还举行了多个重大项目揭牌、上线及签约仪式。



前海管理局与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粤港澳合作和对外开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梅州市政府分别签署《关于构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合作框架协议》,据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将通过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发展,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


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探索式深入合作,逐步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前海科控公司与Hong Kong X前海合资基金管理平台项目启动,拟发起设立面向深港两地青年创业团队的天使投资基金,将主要投向智能系统与芯片、先进材料、大健康、人工智能与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初创期项目。前海科控公司与深港联投及东方富海前海合资基金管理平台项目启动,项目将助力优质科创企业加速成长,引导深港科技产业聚集前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前海管理局与新希望集团、商汤科技集团、新里程医院集团、58集团、手绘科技(来画视频)集中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海投控公司、泰康健康投资有限公司、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就共同推进前海国际医疗资源引进开展战略合作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前海科控公司和云龙资本启动战略合作项目、与日本硬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前海企业开办“一窗通”发布

图通前海大数据平台上线

发布会上,前海企业开办“一窗通”正式发布,图通前海大数据平台项目举行上线仪式,进一步优化前海营商环境。



☛ 据悉,前海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实现商事登记、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等部门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刻制公章、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并联办理,1个工作日全部完成,真正实现全流程、全事项、全面落地。线上依托“一窗通”系统,与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的系统数据对接,打通全流程信息共享链条,实现了系统并联审批。线下借助e站通服务中心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前海企业开办“一窗通”是前海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进一步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的又一有力举措。



☞ 图通前海大数据平台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协同联动,打造可感知、能记忆、有体验的“城市大脑”。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对19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有序汇聚打造“数据湖”,极大提升了信息共享能力和政府服务效能;首次实现自贸片区信息全景式集成有机展示;建立自贸片区经济体征指标体系,可全面了解前海的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在营商环境、归巢行动、制度创新、人才活力、信用监管等方面提供智能化支持。平台项目的上线标志着前海数字化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前海城市集约化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将得全面提升。

六大方面加快推进前海开发开放


据介绍,一年来,前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0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总结拓展“前海模式”。


一年来,前海立足大局、着眼全局,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前海重要讲话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入选中央组织部编选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制定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前海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1+1+3”系列工作方案。率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行动方案》,聚焦“五个率先”,提出七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引擎。

02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推动新开放、深改革、大创新。


一年来,前海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体制机制、人才管理和党的建设等八大领域改革创新,实现高水平开放、高标准改革、高质量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1项,累计达47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0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69项,全市复制推广122项。实现三天一制度创新成果。率先推动“新开放”。提出了对标新加坡、对标香港、对标CPTPP等推进集成式改革创新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扎实推进“深改革”。积极推动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扩大发展空间和前海总体发展规划修编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大创新”。倡议发起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全国28个自贸片区积极参与,举办两次全体成员会议和对接大会,“服务内地”项目签约金额达420.9亿元。推动建设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与哈尔滨香坊区,深圳福田、南山、宝安、大鹏和光明等先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前海制度创新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15项标志性成果被国务院自贸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载,36项改革创新成果在江西赣江新区复制推广,16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哈尔滨复制推广,13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山西省全省复制推广。中山大学自贸研究院评估结果显示,前海制度创新指数综合得分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

03


深化深港合作,强化前海大湾区合作发展引擎作用。


一年来,前海先后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系列实施方案。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投入使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粤港澳青年创业区、深港文创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优化布局前海深港创科城、深港科技创新生态谷、深港人工智能小镇、世界数字论坛等基础设施,为港资企业、创业团队提供了优质发展空间。推进“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实现服务港澳企业“零跑动”。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在内地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及有关实施细则,每年提供2亿元资金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创业发展。


一年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新增孵化创业团队59家,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99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98家。截至9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10家,注册资本12851.1亿元。前三季度,港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前海蛇口片区的29.0%,纳税占比20.0%,实际利用港资占比89.0%。

04


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一年来,前海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软联通”,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为外商投资、国际化人才引进等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完成64个国家和地区的民商事法治地图,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法律咨询服务。深入推进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建设,加快实施FT自由贸易账户,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FT账户)等“六个跨境”。截至9月底,“一带一路”沿线已有41个国家在前海投资设立431家企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6.91亿美元;前海企业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设立企业(机构)4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34亿美元。

05


着眼于、服务于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一年来,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按照“城市中建公园、公园中建城市”的理念,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开发、先环境后发展的“四先四后”开发时序,实施城市新中心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湾、两山、五区、四岛”空间结构,建设集“山、海、林、城、岛、港、湾”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截至目前,前海历史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地下结构施工基本完成,预计2020年6月投入运行。推动英国哈罗公学落地,剑桥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选址前海,建成开园前海运动公园。前海城市新中心地标、未来音乐中心、国际金融交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已累计建成31条(段)市政道路,通车里程约28公里。

06


构建前海“1+6+9”党建工程体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年来,前海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实施《前海党的建设三年规划》,实施“1+6+9”前海党建工程体系。成立国内首个党建工作咨询委员会,9月下旬成功承办全国党建研究会自贸区党的建设研究座谈会。人民日报《党建参阅》刊出前海基层党建案例《探索“六全路径” 深化“前海经验”建设高质量党支部》。全面做好41个党支部集中换届,突出抓好前海“两新”组织党的建设,计划在12月底前成立“两新”组织党委。截至9月,前海党员达到901名,党的基层组织77个(其中党委7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67个),为前海高速度、高质量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来源:前海深港合作区)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前海深港合作区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