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了!中央支持,深圳第5个医学院来了!对标国际,面向全球招院长!附方案

深圳梦 2021-10-08

定了!

深圳第5个医学院来了!

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面向全球招聘院长!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深圳政府公报中,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区,未来将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院长面向全球招聘。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全市有医学院4家,包括深圳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深圳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以及最近官宣选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排名按成立时间先后)。


随着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的印发,意味着深圳第5个医学院来了!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其中,方案在建设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的任务中明确指出:完善需求牵引的医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医学科技交叉复合型人才。强化医学科技战略导向,培养一批能够把握医学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医学科技战略科学家强化临床需求导向,培养一批洞察临床研究需求、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技术创新的临床科学家。强化协同创新导向,建立生物医药企业与临床医技人员双跨双聘机制,通过专业人才的交叉融合促 进需求导向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强化改革创新导向,联合高校培养前沿交叉和新兴学科研究生教育。


笔者注意到,“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在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便有提及:“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据方案透露深圳医学科学院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深圳医学科学院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研究院所基本定型。 


到 203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更加成熟定型,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获得显著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 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的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学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全球卓著。 


方案的任务是四平台一智库: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 、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


方案建设进度安排:


(一)筹建期(2020-2021 年)。 


组建筹备团队,启动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遴选工作。研究制定深圳医学科学院建 设方案,编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可研报告,研究出台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构 建“1+N+X”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启动临床研究医院改建项目。设立“深 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启动 1-2 类研究专项,建设全市医学科技资源信息平台。 


(二)建设期(2022-2025 年)。 


完成深圳医学科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基本完成首批研究所和中心 的建设工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院所管理制度,全面开展深圳医学科学院各项工 作,3-5 个研究院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三)发展期(2026-2035 年)。 


深圳医学科学院稳步运营,高端人才集聚取得明显成效,在研究重点领域取得重 大突破,在应用创新方面取得一批优秀成果,在卫生健康交付学科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有 3-5 个研究院所国际影响力显著,深圳医学科学院品牌影响力国际一流。 


据方案透露,理事会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决策机构,由政府代表、深圳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代表等构成,理事会依据章程履行 职责。院长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会聘任,实行任期制,全面主持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工作。副院长由理事会根据院长提名聘任。深圳医学科学院根据战略发展规划,结合不同阶段的战略重点,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的原则,分期分批设立若干研究部门并动态调整;按照“精简高效、科学规范、专业 服务、公共支撑”的原则,分期分批设立若干技术支持部门和管理保障部门并动态调 整;建立战略咨询和学术咨询制度,设立相应的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及建议。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来了!


打造“新医科”教育高地

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校本部)建设

又有新进展传来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校本部)规划设计图。


▲项目区位图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项目及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项目方案设计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招标落幕。经过资格预审及方案评审,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GerberArchitektenGmbH盖博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体)中标。


从设计来看,上述项目以“山水动脉”为理念,旨在探索人、自然和空间之间的联系。建筑上结合了山水自然元素,形成有机整体,相互缠绕,犹如人体的动脉结构般,体现出开放、共享又相对自由的空间关系。


建设医学院和附属医院

推动学校综合发展

是未来深圳市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打造“新医科”教育高地的重要举措

 

那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医学院?


据悉,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医学院。学院瞄准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借鉴国际一流医学教育模式,打造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领军人才为使命。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将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特点,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实现临床创新、提供高水平医疗,建设新型研究型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项目选址:南山区西丽大学城片区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内东南部,附属医院东北侧,南临滨河路,东侧为凌菊路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约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4万平方米

建设内容:拟建2000名学生规模的教学、科研、生活建筑群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深圳南山又一家医院要来了!最新规划曝光,未来可安排床位800张


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成立!




2020年11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2020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就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事宜,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二附院”)签署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南科大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由南科大和二附院、市疾控中心共同合作建设,其目标以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际一流的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医疗卫生人才。

>>同一天,南科大和万科都干了一件大事:两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选址公布


3月27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公示,公布了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深圳市国际大学园综合训练中心建设工程(区体育中心还建项目)的选址,标志着医学院等多个重大民生项目的筹办工作正加快推进。


项目占用深圳市基本生态线控制线示意图。


据公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深圳市国际大学园综合训练中心建设工程(区体育中心还建项目,为近期亟需建设的民生项目,也是建设深圳特色学院的重要项目,有助于完善国际大学园高等教育及配套设施功能。医学院及配套体育设施用地范围,均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盐龙大道西侧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西侧。其中,医学院总用地面积约204019平方米(含管理范围线),体育配套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约77493平方米。


根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45号令),上述项目均属于教育用地(高等教育),属允许进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进行建设的项目范畴。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于2021年4月25日之前向社会征求意见。


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日前透露的最新消息,备受瞩目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筹办工作推进顺利。医学院院长人选已确定。今年该校拟新增化学、生物科学、临床医学、药学4个本科专业,待教育部审核批准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首批新生将于2021年9月入学。


吉华医院效果图。


港中大(深圳)的直属附属吉华医院、医学院启动大楼等重大项目也依序推进中。吉华医院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吉华路南侧,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总数3000床,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也是深圳最大体量一次完成的医院。项目设计以“基于大型共享医技平台的专病中心组合的医疗模式”为核心,设计涵盖超大型医院的医疗规划、超大型医院的复杂交通规划、复杂用地条件的利用、打造绿色“医院综合体”等特点。医院项目已于2019年12月28日开工。


据悉,港中大深圳医学院院长人选已确定!

>>官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选址公布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

 

中山大学为国家批准的首批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是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共同建设的全新校园。深圳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中山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世界影响力,两者深度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医科类院校和附属医院,为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中山大学和深圳未来发展有时代性和转折性的意义。

 

校园整体鸟瞰图

主校门

药学院(深圳)是深圳校区首批建设的学院之一,作为中山大学优势医科布局深圳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和主旨是创新药物研究。药学院(深圳)将为深圳市重点产业(生物医药)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促进深圳市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吸引、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才的平台,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重点着眼于现代药学学科的建立,聚焦于创新药物研究,利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药学发展提供崭新的机遇。随着生物药的广泛应用及其相对化学药具有药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迅速等优势,药学院(深圳)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驱使的创新药学为发展方向。学院更多地聚焦在转化研究,推动具有原创性、突破性、领先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

 

医学组团大楼

 

学科建设:药学学科是中山大学11个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学院将重点布局和建设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学、化学生物学、社会与管理药学等学科方向。未来五年内,我院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师资队伍、国际知名学者和高端人才组成的创新型现代药学院,使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列。
 
科学研究:纵向项目取得优异成绩。至今,纵向项目立项数98项,总经费约6300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约100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广东省干细胞与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广东省科技厅认定;2019年度我院梅林教授获国家优青,谢智勇教授获批国自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中山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IF>10)20篇。
 
人才培养:药学院(深圳)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学院已经招收4届本硕博学生,在校生579人,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提升科研素养、提高升学率。
 
平台建设:我们的主体平台是创新药物,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特别是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RNA药、生物类似物、疫苗、分子诊断试剂、临床测试试剂、基因药物、多肽药物、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现代中药、海洋生物医药的创新技术与产品等)。在深圳校区建设正式完成之前,学院已在广州校区东校园建设临时实验室约3000平方米,购置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公共科研平台5个:公共平台(基本的实验仪器设备)、细胞平台(干细胞实验仪器设备)、基因平台(基因编辑筛选平台仪器设备)、药效平台(药效评价的实验仪器设备)、药代平台(药物代谢的测试实验仪器设备)。
 
总体目标:药学院(深圳)将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三大”(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药学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学院将紧紧抓住三个把握(把握国际创新药物研发的新进展、把握社会需求推动研发模式转变的新动向、把握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研发的新趋势),以生物医药药物信息学为主导,以国际前沿的致病机理研究、高水平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核心,致力于构筑生物医药的创新研究实体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平台,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为深圳市重点产业(生物医药)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促进深圳市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吸引、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才的平台,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上,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起源于1982年设立于原中山医科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完整的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和资质。学院建有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医理论基础、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复合型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来源: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官网)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医科和新型工科为重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作为首批建设学院,将传承和弘扬中山大学“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校风学风,与位于广州校区的公共卫生学院“错位发展”,面向我国和全球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疾病防控和全民健康等方面的巨大需求,聚焦交叉学科与前沿学术研究,以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检测技术、疫苗及药物等防控技术为重点,建设成为以传染病防控为特色,专业齐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秉承“以一流的科研支撑一流的教学,以一流的教学促进一流的科研”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传染病关键理论和防控技术平台、流行病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以及食品安全关键理论和防控技术平台三大平台;同时,平行建设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以及卫生毒理学等研究平台。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我国乃至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培养新时代公共卫生精英人才。



深圳市本土第一家医学院校

深圳大学医学部


深圳大学于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同年成立深圳大学医学院,是深圳市本土第一家医学院校。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为医学院名誉院长。


2013年4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推动深圳大学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学校组建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医学院(筹)、全科医学系、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医学人文中心等部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重大及重点项目负责人,多项国家863、973计划负责人朱卫国教授担任医学部主任。柴金龙同志担任医学部党委书记。



医学部的办学定位与总体目标是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建设国际一流医学院校而努力奋斗。到2025年,争取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医、教、研、产业化一体化发展的医学院校,为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健康中国”深圳样板提供强有力支撑。


医学部现有学生2724人(本科生1767人,研究生957人,留学生26人)。现有本科专业六个: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和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一个: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两个: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三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和药学专业硕士,国际化专业两个:分子医学硕士和博士。与德国耶拿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医学博士点:10名/年,通过耶拿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可以获颁耶拿大学博士学位。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并列第15名(B类)。2019年初,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深圳市唯一一家医院、广东省两家医院之一的名义进入ESI临床医学学科全球机构1%名单,标志着第一附属医院在临床医学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等方面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中,医学部基础医学学科排在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9%,从2018年的第38名跃升7个名次到第31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在在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5%,从2018年的第29名跃升8个名次到第21名。软科6月29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本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首次进入排名,位列世界201-300名。(来源:深圳大学医学部官网)



还有医学院在路上…


深圳教育局:

拟有序推进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设立申报进程



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暂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创办的高水平、小规模、国际化、非营利性、全日制公立研究教学型高等教育机构。学院将秉承广州中医药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中国与西方,致力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促进地区、国家及世界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学院主体校区坐落于深圳龙岗大运国际大学园内,占地面积16.9公顷


附:

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全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有关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的要求,为深入推进深圳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推动医学科学发展、促进人民健康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国际 化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推动构建产学研医多元参与、分工合作的开放式医学协同创新 体系,推进医学科技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健康优先。围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目标,积极对标国际,聚焦解决“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需求牵引的医学科技研究及成果交付,为 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健康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关注前沿。积极应对医学科技关键核心技术竞争、人类健康及遗传资源竞争、健 康策略与健康公平安排,主动布局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积极探索新兴领域 技术研究,抢占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宝贵资源及制高点。 


共建共享。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各类创新主体及平台资源,调动国内外优质医学科 技和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多方参与的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目标定任务、以任 务配资源,实现汇聚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先行先试。在突破医学科技转化及应用瓶颈、完善临床研究及应用体系、促进内 地与港澳及国际医学科技资源和规则对接等方面积极探索,善用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 革试点政策,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 政策举措,将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医学科技创新政策、标准、规则的策源地。 


依法办院。以“一院一法”形式保障深圳医学科学院依法自主办院,实行法定机 构管理,遵循理事会治理和学术自治原则,公共服务与学术决策分离,院内项目与院 外项目分设。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 性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深圳医学科学院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研究院所基本定型。 


到 203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 更加成熟定型,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 获得显著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 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的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学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全球卓著。 


二、主要任务 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 


(一)建设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协同与合 作,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重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可持续发展健康研究领域,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及转化研究、公共卫生研 究,推动研究转化、工程化及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建立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体系,协同 市内外医院组建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同步抓住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机 遇,围绕药品、装备及技术转化作制度创新、体系重塑、流程改造等,推动国内外先 进药品、装备及技术在深圳转化,并通过深圳辐射全国。坚持应用导向的集成创新, 建立药品、器械及技术的筛选评估、临床研究、监管政策设计、医保支付制度设计等 一体化创新研究,打通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瓶颈,推动深圳成为国内外医学科学研 究成果验证、应用、推广的重要落地平台。 


(二)建设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深圳医学科学院作为汇集政府、社 会、行业等各方面医学科技资源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和高效择优的项 目资助管理运行机制。市政府设立“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由市卫生健康委委 托深圳医学科学院实施专业化管理。实行院内院外项目分设,院外项目紧扣“健康中 国”建设重点领域,面向全市并逐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乃至全球开放,重点 资助能协同解决健康重大问题和具有良好转化前景的项目,汇聚全球优势资源解决健 康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积极引入社会投入,通过设立联合基金、接受慈善捐赠、引 入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汇聚资源。 


(三)建设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深圳医学科学院负责统筹全市临床研究资源,探索建立全市生物医学及医学相关研究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搭建全市生物 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化团队运营管理的共享实验及转化平 台,为研究机构、企业及国内外科研人员提供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牵头改建或新建 1 -2 所国际化高水平临床研究医院,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临床研究及转化平台。整合 全市临床研究机构、生物样本库、动物实验中心、卫生健康科学数据中心等机构和平 台,搭建共享服务平台。牵头组织开展涉及人群的战略性科学研究计划,建立相关队 列研究。协助政府及政府部门对其设立的生物医学及医学研究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等。 


(四)建设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完善需求牵引的医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医学科技交叉复合型人才。强化医学科技战略导向,培养一批能够把握医学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医学科技战略科学家。强化临床需求导向,培养一批洞察临床研究需求、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技术创新的临床科学家。强化协同创新导向,建立生物医药企业与临床医技人员双跨双聘机制,通过专业人才的交叉融合促 进需求导向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强化改革创新导向,联合高校培养前沿交叉和新兴学 科研究生教育。强化应用导向,面向全市建立与职称体系相衔接的分类分层医疗卫生 科技人才评价制度,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开发为新兴产业配套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体 系并开展相应的评审认定工作。 


(五)建设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以服务全面推进医学科技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宗旨,面向世界医学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 健康,开展医学科技趋势分析、技术预测、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科技评估、技术服 务、咨政建言等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学科技战略研究 智库。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定期发布粤港 澳大湾区及深圳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积极研究医学科技创新与卫生健康实际应 用衔接的制度、政策、标准,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三、管理运行机制 


(一)机构性质。 


深圳医学科学院由市政府设立,登记为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作为法定机构遵循理事会治理的原则,按照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 和深圳医学科学院章程实施日常管理;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 业务归口市卫生健康委管理。


(二)治理结构。 


理事会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决策机构,由政府代表、深圳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代表等构成,理事会依据章程履行 职责。院长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会聘任,实行任期 制,全面主持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工作。副院长由理事会根据院长提名聘任。深圳医学 科学院根据战略发展规划,结合不同阶段的战略重点,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的原则,分期分批设立若干研究部门并动态调整;按照“精简高效、科学规范、专业 服务、公共支撑”的原则,分期分批设立若干技术支持部门和管理保障部门并动态调 整;建立战略咨询和学术咨询制度,设立相应的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及建议。 


(三)运行机制。 


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六大创新机制。 


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通过建立规范的遴选程序和明晰科学的选拔程序,面向全 球遴选人才,实行社会化用人。采用全职、双聘、兼职等多形式灵活用人方式,建立 面向人力资源市场、体现知识价值的薪酬激励制度。


 联动的多维合作机制。按照“一体多核、共建共享”原则,以目标定任务、以任 务配资源,协同国内外一流创新主体,实现多主体协作和联动发展。时机成熟,可考 虑在世界医学科研资源集聚地区设立联络处或研究中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研究建立由政府资助、社会投入、转化收益共同组成的多 元资金筹措机制。政府通过设立“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 开展院内外项目研究,同时探索建立社会捐赠资金财政配套激励制度。社会资助通过 设立联合基金、接受慈善捐赠、引入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与整合更多资金投入 医学研究。 


创新的研究资助机制。深圳医学科学院院内外项目分设,院内项目主要支持院内科学家深耕探索,保持其对相关科学领域的敏锐捕捉与引领。院内研究所不参与院外 资助经费竞争。院外项目资助院外机构或学者开展研究或实施跨领域间的合作研究, 实行研发合同机制,通过“招标制”“悬赏制”“赛马制”等多种方式实现。 


科学的评审评价机制。构建“全球视野、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评审体系。建 立多样化的项目评审模式,探索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非共识创新项目的非常 规评审机制,建立项目伦理审查、生物安全性评估、科研诚信、数据共享等重点要素 的审核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对项目、机构及人员的分类评价机制。 


协同的产业转化机制。加快产业结合,形成紧密的产业合作生态系统。以临床研 究医院为核心,协同市内外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机构,组建临床研究协同创 新网络。推动临床数据向企业有序开放,支撑临床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探索科 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建设进度安排 


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区,按照“边建设,边运行”模式推进。 


(一)筹建期(2020-2021 年)。 


组建筹备团队,启动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遴选工作。研究制定深圳医学科学院建 设方案,编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可研报告,研究出台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构 建“1+N+X”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启动临床研究医院改建项目。设立“深 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启动 1-2 类研究专项,建设全市医学科技资源信息平台。 


(二)建设期(2022-2025 年)。 


完成深圳医学科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基本完成首批研究所和中心 的建设工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院所管理制度,全面开展深圳医学科学院各项工 作,3-5 个研究院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三)发展期(2026-2035 年)。 


深圳医学科学院稳步运营,高端人才集聚取得明显成效,在研究重点领域取得重 大突破,在应用创新方面取得一批优秀成果,在卫生健康交付学科领域达到国际水 平,有 3-5 个研究院所国际影响力显著,深圳医学科学院品牌影响力国际一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


 将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统一谋划。深圳医学科 学院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对深圳医 学科学院建设涉及的事项,各部门要建立“绿色通道”重点推进、优先解决。 


(二)强化政策保障。 


市卫生健康委加快制定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章程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核 心制度。深圳医学科学院围绕六个全新机制,建立相应的内部运行配套制度。加强深 圳医学科学院全新运行机制与政府各部门现行各项制度规范的衔接。市各有关单位对 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遇到的场地保障、人才引进、政策衔接等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 方案及优化政策。 


(三)加强经费保障。 


市卫生健康委按规定编制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政府投入预算,市发展改革委、市财 政局等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和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按程序报批后予以保障。市卫生健康 委应加大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 


(四)加强人才保障。


 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人才工作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制定适应深圳医学科学院未 来发展的人才战略和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各医疗卫生机 构应加强内设科研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推动全市医学科学研究融合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深圳医学 科学院建设的宣传报道,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汇聚各方合力共同推进。依托国内外 医学专业期刊、网站、高水平学术会议等专业渠道,展现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与发展 愿景,增强社会各界对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增强深圳医学科学院 对专业机构和人才的吸引力。



结语:


如果深圳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深圳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医学科学院5所医学院,加上深大医学部下的深大基础医学院、深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深大药学院、深大护理学院、深大口腔医学院、深大公共卫生学院、深大国医学院(筹),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和筹备中的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的医学院多达10余个。可以预见,随着深圳加速在医疗领域的补课在加强,深圳在“疯狂”建学校、建大学的同时,也在疯狂建医学院、医院。当然,在面向未来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布局时,也加强了生物医学、生命健康等专业的设置!未来值得期待。

>>深圳最新决议,重大利好!2021深圳将疯狂建学校、医院、住房和公建配套

>>国之重器!深圳又一个2000亿计划发布!这5大片区未来5年将率先爆发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