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建市以来首次重要举措落地;深圳民企迎来“及时雨”,平稳基金来了 |深圳特事

深圳梦 2022-06-24

【深圳特事】就是深圳特区的事,特别的事,特事需要特别办的事。也同时发布深圳最新政策、人事、法规、产品、技术、品牌、服务、数据等。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清单调规事项


3月17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在中国政府网公开发布。根据《批复》,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部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这是深圳建市以来,国家首次在深圳暂时调整实施行政法规。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再开新局


深圳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把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保障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各项改革举措于法有据,也是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有利于推进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再开新局。


根据《批复》,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事务担保条例》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四十二条有关货物、物品暂时进口需提供相应担保的规定。该调整对深圳市内游艇自由行实行免担保政策,在提高游艇通关时效的同时降低通关成本,将进一步促进游艇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和居民消费。


《批复》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二条有关限制船舶营业主要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外资股比的规定。该调整允许在深圳依法设立的企业,对其所有的船舶在深圳进行国际船舶登记,企业的外资股比不受限制,增强了国际航行船舶(包括中资外籍船舶)来我国登记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壮大“五星旗”中国船队规模,树立“中国前海”的国际船舶登记新坐标,推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并拉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城市群航运经济发展。


《批复》暂时调整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十六条有关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审查的规定。通过调整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单位注册所在地在深圳的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承担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甲、乙级资质,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审批与管理。该调整提高了审批效率,有效遏制了资质申报和从业过程中人员挂靠、业绩造假等问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做好调规内容落地衔接


据了解,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调规工作,由市委改革办牵头,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和各涉改单位,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启动法律法规调整的要求,经充分研究和多轮征求意见形成调整行政法规建议清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此基础上,会同广东省和司法部,多次征求中央相关部委意见,反复论证协调,明确首批授权清单调整行政法规涉及3个改革事项、4部法规,包含5个条款,并最终推动国务院正式印发《批复》。暂时调整行政法规实施的时间为《批复》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前述负责人表示,将立即展开本市有关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与调规内容的衔接调整工作,建立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同时,首批授权清单调整行政法规事项的落地,也为“第二批清单”的滚动出台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深圳民企迎来“及时雨”!平稳基金来了!


支持抗疫企业融资需求、加快小微企业贷款投放……3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就我市金融机构疫情期间做好有关金融服务做出要求。


《通知》要求全市金融机构提升抗疫金融产品服务质效。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及个人提供防疫专项银行贷款、保险保障、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主动对治疗药物、疫苗研发、防疫用品等卫生医疗重点领域,以及防疫相关行业企业、城市保障型企业(如水、电、燃油、燃气等公共服务类企业)和保障香港供应的跨境企业开展摸排对接,密切跟进企业资金状况,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快办理程序,支持企业融资需求。做好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工程的应急金融服务,支持疫情期间农副产品的保供稳价。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应急贷款、专项流动资金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市疫情防控。支持辖区企业发行专项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产品(ABS)等,募集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业务。



做好受困企业及个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加大与受困企业的对接力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及诉求,积极提供金融支持。地方法人银行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银行机构应努力保障信贷稳定性,通过减费让利、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与企业直接融资对接力度,研究债务融资支持抗疫创新方案,为参与防疫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发债融资支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平稳基金作用,对我市受疫情影响严重但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所发债券出现兑付困难时提供暂时垫付的流动性支持。


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拓展力度,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保障。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渡过难关。对感染新冠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保险公司要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快速理赔。鼓励为疫情防控一线的疾控、医护、科研、志愿者及其家属免费赠送疫情保险保障。


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鼓励全市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实际,酌情降费减息或增加贷款、租赁、保理额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酌情为暂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客户办理展期、延期等。疫情期间,商业保理机构对受本次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的小微企业,积极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和中长期保理服务;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最高减免40%。


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鼓励银行业为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进出口、捐赠等跨境人民币业务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抗击疫情。支持银行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企业办理疫情防控相关进出口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简化疫情防控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支持深港金融机构加强联动合作,拓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资产转让等业务,鼓励联合开发针对跨境货运等特殊领域的保险产品,更好服务深港两地资金融通和疫情防控。


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抗疫产品线上化;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网络和移动端金融服务;鼓励创投机构开展线上投决、远程尽调等非接触式业务模式;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积极做好交易、清算等核心系统运维保障等,积极维护抗疫期间安全稳定的金融秩序。

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撑腰” 

我市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提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深圳多重手段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撑腰”,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7.72万亿元;同时,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1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9%,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定点对接社区企业首贷需求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首个难题是如何让资金顺利深入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借鉴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在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联合商业银行和社区网格员“扫街访铺”,当好“客户经理”。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共走访对接企业16.2万家,5.8万家企业获得授信1303.0亿元,其中首贷企业家数占比14.6%,信用贷款家数占比38.7%。


聚焦企业“首贷难”,深圳着力突破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目前,全市已推动福田、宝安、盐田、龙华4个区设立首贷服务窗口,通过“线下窗口+线上平台”模式,定点对接社区企业首贷需求。截至2021年11月末,4个首贷服务窗口已为1650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受理732家企业贷款申请,共598家企业获得授信23.1亿元,其中116家为首贷户。


在深圳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企业融资成本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截至2021年12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7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2021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9%,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深圳人民银行推动全市77家银行、52家支付机构降费政策精准落地,有效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减负,去年全年累计为446.93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让利18.40亿元。


精准施策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为增强信贷支持深圳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圳发挥再贷款再贴现两项直达实体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据深圳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两项直达实体政策工具出台以来至2021年12月末,推动全市银行为3186.55亿元贷款本金办理延期,惠及22.7万户企业;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41.69亿元,惠及12.98万户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信用贷款占比始终位列全国前茅。


不仅如此,深圳金融机构在普惠小微贷款领域实现了“量增、价降、面扩”。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064.66亿元,同比增长29.7%,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6.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01.27万户,同比增长53.17%;全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0年平均水平下降0.23个百分点,降幅比企业贷款利率整体降幅高出9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备案正式运行,标志着深圳已形成央行征信、地方征信、互联网征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目前,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对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5.42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的全覆盖。未来,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在信贷评估、风险预警等环节中的信用价值,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效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贷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贷款占比偏低等问题。


民企迎来资金“及时雨”

“今年2月刚拿到市里发放的3000万元平稳基金,准备用于产品研发。”3月16日,深圳云之家网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黎龙虎告诉记者。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尤其为中小企业纾困,深圳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部分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为此,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布了一项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支持的方案,其中提到,对符合要求的优质中小企业,最高提供3000万元的平稳基金,利率也给予优惠。


“审批非常快,我们2020年3月提出申请,不到1个月就拿到了平稳基金。”3月16日,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尹璞告诉记者。从2019年到现在的3年多时间里,深圳市给予该公司的资金补助已超过30笔。


记者注意到,本贸科技所获得的补助,审批单位包括市工信局、市科创委,还有区住建局等。补助内容从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再到研发资助、疫情贷款贴息、公租房配租,涉及方方面面。


据悉,本贸科技于2017年在深圳成立,作为城市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是市专精特新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本贸科技建设持有并运营的深圳坪山深宇数据中心


“建设数据中心,对室内环境有严格要求,恒温恒湿是基本条件,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不小,深圳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对我们来说就像‘及时雨’。”尹璞表示。


对此,云之家公司的黎龙虎也深有感触。2014年成立的云之家,是一家云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早在2020年的武汉疫情防控中,云之家就为当地企业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和远程办公提供服务。此次深圳大量企业员工居家办公,云之家继续发挥作用。


“今年2月,我们刚收到一笔3000万元的平稳基金,十分及时。企业正处在发展期,这笔资金将被用于产品研发,无疑是我们后续发展中的强大助力。”黎龙虎表示。


市中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深圳已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二是设立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为深圳上市公司和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三是对小型微型企业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费给予补贴,对单笔担保额小于500万元(含)的银行贷款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100%的补贴。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记者:沈勇 邹媛 袁斯茹)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