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高校再传好消息!深大3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南科大两位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港中大深圳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深圳梦 2022-06-24

深圳3人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全部来自深圳大学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作为新时代青年

弘扬五四精神,竞展青年风采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日前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

其中,深圳共有3人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全部来自深圳大学!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名单


(部分获奖名单截图)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年满14周岁、不满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此次,深圳共有3人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都是在体育赛场上成绩突出的优秀运动员,且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来自深圳大学。




深大青春,闪亮光芒




中国游泳运动员 汤慕涵


汤慕涵,2014年12月来到深圳体工大队,现就读于深圳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在东京奥运会的游泳项目中,汤慕涵携手队友,以7分40秒33勇夺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并创造全新世界纪录。此次比赛,她为深圳带来了东京奥运会的首金。同时,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块游泳奥运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在东京奥运会的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汤慕涵也取得第5名的成绩。


2021年9月,汤慕涵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和女子200米自由泳冠军。




中国游泳运动员 杨浚瑄


杨浚瑄,现就读于深圳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她是女子2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创造者,曾于2021年3月和5月两次打破该项目亚洲纪录,还是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在东京奥运会的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由张雨霏、杨浚瑄、李冰洁和汤慕涵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刷新世界纪录。作为第一棒,杨浚瑄以1分54秒37领先交接。此外,在东京奥运会4×100米男女混合泳接力项目中荣获银牌。


2021年9月,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杨浚瑄获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女子200米自由泳亚军、女子4×200米混合泳接力亚军、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银牌。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陈梦


陈梦,毕业于深圳大学,在2016年加盟深圳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她在近两年内获得9个国际比赛冠军、3个国内比赛冠军,在世界杯和全国锦标赛中均获得冠军,现世界排名第一。



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陈梦以4:2击败孙颖莎,夺得金牌。此外,陈梦携手孙颖莎、王曼昱获东京奥运会女子乒乓团体赛项目金牌。


此前,在2020年乒超联赛上,深大乒乓球俱乐部在决赛中3比1逆转山东鲁能队,首次夺得乒超冠军。


2022年3月20日,陈梦获得WTT新加坡大满贯女单冠军。




追梦的道路上

深大学子一往无前

深大的每一次进步

都离不开每一位青年的奋斗


五四青年节

愿每一位深大学子

都能在青春的赛道上

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内容来源:深圳大学)




南科大两位教授
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俄罗斯工程院(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院长B.V.Gusev教授向南科大化学系讲席教授张绪穆、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林志赟发来贺信,祝贺他们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希望他们在推动中俄科技合作与发展上做出更多具有创新影响力的贡献。



张绪穆指导学生做实验


张绪穆是南科大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深圳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A类人才。他主要从事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是全球磷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发表论文400余篇,曾获美国化学会Arthur C.Cope Scholar奖,是第一位荣获此奖的中国内地科学家。他发展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Zhang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因其重要性成为以姓氏命名的人名反应,目前全球不到五位华人有此殊荣。


林志赟指导工程师进行机器人研发


林志赟是南科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特聘A岗人才、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他主要从事多智能体理论、分布式人工智能、自主无人系统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是多智能体协调控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发表论文210余篇,曾连续8年被Elsevier列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其中无人驾驶工业车辆核心控制器与集群控制系统实现了产业化。



俄罗斯工程院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苏联工程院,是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工部、国防部、航天航空署等部门联合成立的跨行业科学机构,现有1500余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100多位。


(内容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供稿: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通讯员:王珮、李佰英)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2年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申请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通过审批。其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由电子信息工程更名。

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八年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六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其中,医学院目前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和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四个专业。未来,医学院还将下设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中华医学院。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招生的本科专业包括: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增)、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由电子信息工程更名)、应用心理学、翻译、英语、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临床医学、音乐表演、音乐学(新增)、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新增)25个本科专业。

新增本科专业除了延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贯秉承的专业设置国际化、课程设置前沿化、教学内容实用化外,还适应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理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术成绩优异且有实践能力的材料相关领域的人才。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本专业将为学生提供严谨且完整的现代材料科学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知识体系,理解材料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使学生具有宽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本专业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已汇聚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国际一流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前往国际一流大学或机构进行研究生学习或研究,或进入化工、石化、冶金、电子、材料、能源、环保、商检、医药、公安、外贸、国防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公司、学校等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教育和管理工作。必修课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化工原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实验,光谱学、显微学、色谱学基础,材料的电学、光学及磁学性质,工程经济与管理,热力学,相变,高分子化学与反应工程以及毕业设计等。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由电子信息工程更名,该专业以教授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分为两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与电子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实践与应用,内容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云计算、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物联网(IoT)等。电子工程方向的必修课,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及实验、数字式逻辑与系统及实验、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结构、数据结构、微电脑系统及实验等。两个专业方向都设置有毕业设计课程,通过同学们多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累积,能够在未来各前沿领域有所发展,包括计算机应用、无线通信、集成电路、信号处理、机器人应用等。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将充分利用深圳互联网、通信等产业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业界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行业动态、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在广阔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领域的长期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音乐学院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音乐感和全面音乐创作技能的专门人才,使他们不仅能创作商业音乐、高雅音乐等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功能性音乐,还能运用电脑设备制作数码音乐。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在艺术院校、文艺团体、音乐媒体出版社等单位从事音乐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学科科目广泛涵盖了社会所需的专业范围,除了在大多数音乐院校较为常见的音乐科目外,“应用作曲和编曲”、“视觉媒体配乐”、“音乐录制与编辑”等必修科目使学生不但能创作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创作更贴近社会大众需求的音乐,为社会艺术领域作出贡献。同时,还开设了“大湾区音乐文化”、“亚洲新音乐”等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课程,展现了丰富的湾区传统音乐和亚洲邻国的音乐发展,激发和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量,使他们在创作中吸收宝贵的中国文化,超越西方风格音乐创作的既定传统,建立坚实的业务基础,拓宽未来的就业范围。

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专业的学科科目旨在指导学生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的角度聚焦,对音乐进行学术研究。课程的整体设计兼顾传统与现代,结合本土与西方,除重点研究中西方音乐文化外,更关注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实践议题和如何用音乐推动文化及社会发展。目的是使音乐学研究能直接协助当代社会在文化、教育及经济上的发展。音乐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全面的学习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从事音乐学或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并在高等院校任教。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在社会艺术机构、学校或企业从事音乐研究及开发工作。


作为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秉承“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至2022年4月底,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已超过120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00个。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四届本科毕业生,六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两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超过70%的学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70%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更多招生信息请浏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官方网站。【www.cuhk.edu.cn】


(内容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