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1期

封  面 




目  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路径选择

——从民主、法治到治理的历史演进

任中平(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历史经验及其时代创新

任晓伟 刘 超(11)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笔谈)

张雷声 顾钰民 佘双好(20)

 美好社会:接续与超越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虞崇胜(36)



公共治理研究


半嵌入性互动治理的形成逻辑与主要类型

——以H街道四个社区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运作为例

刘 伟 翁俊芳(50)

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现实逻辑与优化路径

——基于需求-回应的分析框架

易承志 郭佳宁(62)



乡村治理研究


私法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独特功能

王宏军 赵银红(76)

再部落化现象:乡村治理的新挑战

——基于湖南H村的研究

邝良锋 罗昱夫(85)



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行政学前沿:研究路径与方法论

高小平(96)

新时代协商治理:内在机理与基本立场

魏崇辉 王 岩(108)

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的“委托-代理”解释框架

张 雪(119)


经济学研究


企业改革路在何方:基于“从本质到现象”分析框架的探索

朱富强(131)




文章摘要



1

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路径选择

——从民主、法治到治理的历史演进


任中平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


引用格式

任中平.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路径选择——从民主、法治到治理的历史演进[J].理论与改革,2021,(1):1-10.


【摘 要】历史周期率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封建政权摆脱不了的宿命。历代封建王朝盛极而衰、农民起义军先胜后败,一个共同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艰辛探索中,终于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既要靠民主,又要靠法治,还要靠治理,从而形成了“从民主、法治到治理”这样一条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路径。可以说从整体上实现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两方面的有机统一。并且,这一发展路径既体现了发展的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在处理合法性与有效性关系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同时又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即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并非相互替代而是逐步递增的过程。而从实践维度看,则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也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突出治理的重要性,于是,提高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要求便势在必行。 

【关键词】历史周期率;建党100周年;民主;法治;治理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历史经验及其时代创新

任晓伟 刘 超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任晓伟,刘 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历史经验及其时代创新[J].理论与改革,2021,(1):11-19.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书写出一部领导人民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不断征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中创造伟大历史成就的光辉史诗。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定地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在困难中独立自主探索本国发展道路,在革命性锻造中使党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和继承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把历史上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经验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强大力量,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

【关键词】建党100周年;百年党史;困难;经验


3

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笔谈) 

(主持人:张雷声)

张雷声 顾钰民 佘双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引用格式

张雷声,顾钰民,佘双好.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J].理论与改革,2021,(1):20-35.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次就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从编好教材、建设好队伍、讲好课程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期约请了三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知名专家就新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表见解。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从把握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和提高办学质量角度,着力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三个“体系转化”中如何做到“守正”与“创新”的问题。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从“四史”学习的角度,强调了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即必须通过把“四史”融入其中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则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


4

美好社会:接续与超越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虞崇胜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教授)


引用格式

虞崇胜.美好社会:接续与超越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J].理论与改革,2021,(1):36-49.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设新的美好社会,实现由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的跨越,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指向。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连接的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是美好社会的必要准备,美好社会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美好社会的具体蓝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展开,但基本轮廓还是清晰可见的。美好社会是富裕的社会、民主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公正的社会、发展的社会。美好社会建设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一起来,实现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世界的协同发展。美好社会虽然不是完美的社会,但必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美好社会的常态。经由美好社会,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关键词】美好社会;美好生活;小康;小康社会;十九届五中全会


5

半嵌入性互动治理的形成逻辑与主要类型——以H街道四个社区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运作为例

刘 伟 翁俊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刘 伟,翁俊芳.半嵌入性互动治理的形成逻辑与主要类型——以H街道四个社区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运作为例,2021,(1):50-61.


【摘 要】城市基层治理涉及多元治理主体的复杂互动关系,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内蕴着权力结构与秩序的演变。国家、市场、社会三方主体力量在中国强国家弱市场弱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呈现出以结构性非对称性形式相互依赖、三角权力关系稳定、相互弥补各方失灵为特点的互动形态。文章将此互动形态在基层社区中的运作概括为“半嵌入性互动治理”。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维分析视角,通过多案例比较方法研究H街道四个社区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运作,发现“半嵌入性互动治理”在现实运作中呈现多种类型。国家、市场、社会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互动关系会根据现实需求与权力博弈进行平衡与调试,最终保证社区内部安全与有效治理。

【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半嵌入性互动治理;社区;国家-市场-社会;业委会;物业管理


6

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现实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需求-回应的分析框架

易承志 郭佳宁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引用格式

易承志,郭佳宁.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现实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需求-回应的分析框架[J].理论与改革,2021,(1):62-75.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治理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压力。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和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环境的诉求需要不断推进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然而,当前城市环境治理仍然存在着治理理念相对滞后、治理法制不够健全、治理结构有待优化、治理过程较为粗放、治理绩效评估有所弱化等问题,阻滞了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推进。这构成了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需求层面。为此,应根据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需求,采取有力的优化措施予以回应。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治理;精细化治理;绩效评价


7

私法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独特功能

王宏军 赵银红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教授)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引用格式

王宏军,赵银红.私法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独特功能[J].理论与改革,2021,(1):76-84.


【摘 要】针对如何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所涉法治,既有研究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公法展开,故存在不足,亟待考察私法能否发挥某些独特功能。鉴于公法在培养村民的基本法治意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村民与私法的现实联系更为密切,尤其是考虑到私法严格奉行“私法自治”根本原则,由该原则所引申的“私法自治”“合法私利”以及“德法融合”等重要法治意识,不但有益于培养村民的基本法治意识,而且将极大促进在乡村治理进程中,对相通的、根本性的村民法治意识的良好培养。

【关键词】乡村治理;《民法典》;法治化;法治意识;私法;公法


8

再部落化现象:乡村治理的新挑战

——基于湖南H村的研究

邝良锋 罗昱夫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邝良锋,罗昱夫.再部落化现象:乡村治理的新挑战——基于湖南H村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21,(1):85-95.


【摘 要】农村政治生活正面临着再部落化的新挑战。湖南H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再部落化有如下特点:首先,村民在宗族自然村而不是行政村或更大的政治实体寻求安全、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满足;其次,部落时期的直接互动模式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消失,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血缘关系,宗族内部甚至家族内部交往成为村民互动的主要形式;最后,基于亲属选择的合作逻辑,宗族自然村取代行政村成为实际上的有效治理单元。这种现象给农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宗族自然村在村委会选举和政治运行上高度对立,引起了乡村社会的进一步分裂;另一方面是这种分裂和对立也导致了乡村信任半径的收缩。这既不利于凝聚人人有责的治理共识,也不利于推进人人尽责的集体行动,更不利于形成人人享有的分配结果。

【关键词】 乡村治理;宗族社群;再部落化;去部落化;共同体


9

政治学行政学前沿:研究路径与方法论

高小平

(温州大学特聘教授)


引用格式

高小平.政治学行政学前沿:研究路径与方法论[J].理论与改革,2021,(1):96-107.


【摘 要】前沿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思潮、新分支、新主题和新方法,代表了学术研究方向性的创新思想、观念、原理和体系。研究政治学、行政学理论前沿,可以从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话题、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学界集中研究的论题、政府部门的治理命题中去把握,应当在创新性强的实践中去体验和阐发。研究理论前沿是为了创造前沿性思想。按照学术的成长规律、演化规律和整合规律,运用目标分析、比较研究、趋势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创新研究方法论,研究政治学、行政学理论前沿,可望从中打开学术创新的“窗口”。

【关键词】政治学;行政学;理论前沿;研究路径;方法论


10

  新时代协商治理:内在机理与基本立场    

魏崇辉 王 岩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引用格式

魏崇辉,王 岩.新时代协商治理:内在机理与基本立场 [J].理论与改革,2021,(1):108-118.


【摘 要】当前,学界仍然需要对“治理”做中国情境的整全性探讨以克服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碎片化倾向。要树立规避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学术立场,特别要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中国协商治理之本土化因素及其核心指归的梳理,凝练基于学术的中国协商治理之基本指导的理论精义,建构一种适应性的本土概念与理论体系,探索底线性的协商治理理解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使命。基于此,以什么形式实践协商治理,应交由党领导人民去完成。同时,要科学把握西方治理嬗变、理论适用性及其困境,科学认识治理中国方案的定位、中西方治理的本质差异及其体现。对协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超越性之内在机理的研究,是解释与建构的尝试,是对情境的宏观考量,亦是阐明研究立场与实践立场的过程。

【关键词】协商治理;中国方案;西方治理;内在机理;基本立场


11

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的“委托-代理”解释框架

张 雪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引用格式

张 雪.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的"委托-代理"解释框架[J].理论与改革,2021,(1):119-130.


【摘 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作为全球治理主干的众多国际组织面临着深度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厘清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互动机理,深入研究并思考中国应如何主动介入和引导国际组织的变革,已经成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课题。与长期以来主导国际组织研究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不同,源于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分析成员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逻辑提供了启发性视角。在国家与国际组织复杂的“委托-代理”模型下,国际组织的行为与政策偏好将综合取决于成员国、成员国在国际组织内部的代表、国际组织的秘书处和行政首长等主要行为体在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以及能够施加多大影响。这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国际组织,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带来了启示。

【关键词】国际组织;国际政治;国际制度;大国竞争;国际合作;“委托-代理”理论


12

企业改革路在何方:

基于“从本质到现象”分析框架的探索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河南大学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引用格式

朱富强.企业改革路在何方:基于"从本质到现象"分析框架的探索[J].理论与改革,2021,(1):131-148.


【摘 要】对企业组织及其发展走势的认知应该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而不能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并为不同时空下的不同形态所遮蔽。由此就有:首先,与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相对应,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就是对企业的合理认知;其次,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和力量的不对称却导致了企业组织的异化发展,由此就产生了当前盛行的股东价值观;最后,随着社会发展带来信息机制的完善和力量分布的分散,异化了的企业组织又会呈现出回归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的基本趋势。同时,对企业的认知也与社会文化和心理意识有关,因而不同社会中的企业组织呈现出的异化程度也不一样。事实上,无论是在产权安排还是治理机制上,日本等东方社会的企业组织都与流行的理论存在很大差异,相应地,我国企业组织及制度的建设也必须与儒家社会的文化心理相适应。

【关键词】企业治理;企业改革;企业组织;企业制度;儒家社会;从本质到现象


阅读链接

《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4期

《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5期   

《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6期

《理论与改革》投稿网址:llgg.cbpt.cnki.net

           微信号 : scdxqks                   

      ●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