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忱:人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人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文/亦忱
基努·里维斯对此帖标题的答问截图
独处的好处是,可以随心所欲胡思乱想。在自由的状态下选择宅在家中隔离,有网络与外界相连真好。人与人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实现天涯比邻。
恕我直言,如果亦忱对不相关的人提出标题所说的问题,估计很多人会认为提问的家伙是个傻子。是的,常言道“一个傻子提的问题,一百个聪明人也不一定能回答”。因此,有些问题是不能提的,只要问的人一开口,则立证提问的人既傻又蠢。
然而,当有人拿此帖标题写的问题去问好莱坞男神级影星基努·里维斯,却得到了近乎满分的回答。
问:你知道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基努·里维斯答道:“我知道那些爱我们的人会想念我们”。
事实上,在亦忱看来,无论是谁死了,下面的事情会一如既往发生:
黄山落日 亦忱摄
1、太阳照样每天清晨会从东边升起,每天黄昏会从西边落在地平线之下。
2、月亮照样会以29天或30天作为周期,出现弯弯的新月到圆圆的满月变化。
3、你曾经生存过的城市或乡村,那些你的亲友们会一如平时一样工作和生活。
…………
诸如此类的事情可以例举很多,就不展开说了。但是,有没有人死去后,没有几个人会怀念或想念他/她呢?这个问题则另当别论。
记得乔布斯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是正确的。”
“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今天想做的事情呢?”(欲知详情可点击:这里)
下面,根据乔布斯生前的教诲,利用自己活得好好的时候,完成今天想做的事情,再次说一说景德镇老友王伯建(此君生于1953年9月/殁于2015年5月)的故事。
图为王伯建41岁时的模样
话说2015年5月1日夜,亦忱在海口惊闻家乡最投契的老友王伯建兄时年未满63岁,从发病到溘然长逝,只有两个半月就抛下我们一干老友撒手而去,并在临终前嘱咐家人把自己一抔骨灰洒进昌江这条景德镇母亲河。对此,很长时间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于夜深人静时翻阅王兄当年赠送给我的一本散文集,才找到了答案。
王伯建在这本散文集的自序中如此写道:有一个比他年轻的小伙子对他说,极想撑一只小船从昌江的源头顺流而下看个究竟。他倍以赞赏并将小伙子真诚鼓励了一番。
他说,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血管里流的是怎样的血。
王伯建散文集《开窑即景》封面
家乡有不少人对亦忱近年来一次次怀念王伯建,感到难以理解。那是他们不知道亦忱跟王伯建的交情有多深。这样说吧,王伯建虽然并未与亦忱同过事,也非亲非故,怎么他撒手而去,经常令人难以释怀?答案是,十二年前亦忱准备冒死干一件近乎蚂蚁撼大象注定会完败的事,决定在自媒体公开发布一篇万字长文严厉批评当时在景德镇当了十年的主官,若无王伯建自作主张把我给他看的稿子于发布之前拿去知会对手,并告诉此人这事一定会发生,让他不要事到临头觉得这是一场突然袭击,虽然亦忱的晚年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境况,但绝无可能今天凌晨会在远离景德镇的浙江又一次发布这个帖子。
现在时过境迁,即便家乡对亦忱知根知底的亲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王伯建老兄在2010年4月初为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可以这样说:那时亦忱决定拿贱命孤注一搏,试图换过一种活法,尽管分别向国内外两位朋友托付过后事,但为了不想给人以胡搅蛮缠之感,曾拿着仅存的这枚鸡蛋去求教过王兄:这枚鸡蛋砸向石头,会产生什么效果?
当时,王兄对我如此决绝自寻死路,先是大惊失色,继而劝我三思后行,容他居间做个调停,再拿鸡蛋碰石头不迟。
那天,得知王兄数日后会去波士顿看望定居美国的儿子,于是彼此相约,在他登机起飞之前,等他回电告知调停结果,再出手不迟。
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石头没有理睬鸡蛋。当亦忱那天在上海借居老师俞炳林位于闸北的家里,当着老师的面如约致电正在浦东机场候机去美国的王兄,确认他调停的结果然并卵,遂于当晚果断鸡蛋出手,次日即从上海坐火车回到景德镇坐等厄运来临。
后来发生的事态绝对堪称奇迹:一周后,经某高人给石头和鸡蛋各自支招,这两种碰撞后原本不可能共存的物质,居然实现了没有输家的妥协共生共存。
常言道,人活百岁,也不过在地球上存在了36500天。虽然每个人都会死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好好活过一回。我一直觉得有些同时代人,从思想层面或社交层面说,在30岁不到就死了,只不过是以一具行尸走肉在浪费粮食和布匹,直到80岁左右才入土,作为尘埃在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亦忱与王伯建道别 王伯林摄
讲真,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富豪巨贾,还是达官显贵,也无论是文人学士,还是贩夫走卒,都只有一次活命的机会,也只能死一次。记得2015年4月26日那天上午,亦忱从海南岛回到家乡景德镇探亲返回海口之前,找了个时间去医院与病榻上处于弥留状态的王伯建道别。是日,盘桓于病床边40多分钟,处于弥留状态的王伯建只说了三句短语:1、这次病得太恶;2、恐怕三年也不能恢复;3、你走吧。三句话全部加起来也不到20个字。
2013年7月亦忱自拍于九华山一寺庙
按佛门教义,“前生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擦肩而过”。我们一生中能跟谁在一起扎堆厮混,个人经历中会发生的不少事情,大概率是命里注定无法选择的必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比如,与父母、与兄弟姐妹,必然共存于一个家庭。但是,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爱一个人,喜欢一群人,率性而为做自己想做、敢做、能做、喜欢做一些别人愿意写的事儿,或写一些别人愿意读且子孙后代不会忘记的文字,随时随地作出诸如此类随心所欲的自主选择。
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就会像基努·里维斯所言,即使哪天死了,会有不少一直爱我们的人想念我们,甚至有人会给我们写一本传记亦未可知。从这种意义上说,王伯建老兄虽然死了七年多,但他在我心里真的死了吗?亦忱觉得他一直活在自己心里,栩栩如生。
(初稿于2020-1-31/略微修改于2022-6-8凌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