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锋金融 2018-05-25

 

图片:腾讯视频


今年的格莱美音乐盛典中,最落寞的人莫过于人称霉霉的Taylor Swift——本就没几项提名,结果还颗粒无收。


不过,除了霉粉之外,大概她自己都不会把这当回事儿。

 

且不说已经手握十座格莱美奖杯,霉霉去年发布的第六张专辑《reputation》又打破了无数记录。


比如首支单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累计登上94国iTunes榜首,并以1:0.06的比例创造了美区iTunes史上和第二名热度的最大差距。


Spotify首日播放量则超过1012万次,打破全球Spotify单日播放最高纪录。

 

可谁又能想到,就在三年多前, 霉霉还把自己所有的歌从Spotify上撤下,而且就版权问题和苹果打了个天翻地覆呢?

 


和Taylor当年的“版权大战”几乎同时发生的,是国内的“下架事件”。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一声令下,百度音乐、唱吧、喜马拉雅等众多网络音乐平台下线了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 220余万首,超过300家网络音乐平台关门大吉。


一时间,音乐平台哀鸿遍野,音乐人却欢欣鼓舞。这次被称为“剑网行动”的事件,直接造成了国内音乐行业翻天覆地的格局变化。

 

那么关于音乐版权这件事,最受益的真的是音乐人吗?

 

错了,其实音乐平台才是最大的赢家。

 

理由一:昂贵的版权费成了行业的护城河


有没有发现你能听音乐的APP在变得越来越少?


因为自从需要购买版权之后,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做不起音乐了。

 

以估值200亿美元,这个行业公认的独角兽,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公司Spotify为例。它的营收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平均播放5、6首歌会有一次约30秒的广告),和付费用户收入(9.99美元/月)。


去年,Spotify宣布自己的付费用户达到6000万,并计划在2018年初进行IPO。


Spotify的付费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单位:万人),图片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然而这家流媒体巨头却一直深陷越扩张越亏损的怪圈中,付费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盈利。


为什么?因为它收取的付费用户收入中要拿出70%要向音乐人支付版税。

 

而在国内,这一现象甚至更加严重。


过去几年,大唱片公司之间进行了一轮资本整合,从“五朵金花”华纳、BMG、EMI、索尼、环球到“三分天下”环球、索尼和华纳,唱片公司的“垄断”保证了对下游渠道的议价能力,付不起版权费的小音乐平台要么被拍死在沙滩上,要么就只能在整合和并购潮中被诏安。

 

国内音乐四巨头的整合之路,图片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到了2017年,中国在线音乐APP月活跃用户(MAU)规模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酷狗音乐、QQ音乐和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虾米音乐,而他们分属于腾讯、网易和阿里三巨头。

 

国内版权市场已经基本被他们瓜分完毕,从独家授权到版权合作,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人们惊奇地发现——


烧钱的版权,居然成为音乐平台巨头最宽阔的护城河。

 


且慢,如果平台的收入大部分都要拿去买版权,这种护城河又有何用?


话不是这么说的。


和视频平台需要不断烧钱买新的节目不同,音乐的长尾属性决定了音乐平台购买版权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市面上真正受欢迎的音乐人就那么多,交叉授权后基本上就能做到全覆盖。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理由。

 

理由二:版权让平台和音乐人走得更近,也让平台成为具有想象力的付费入口


既然买版权那么烧钱,为什么巨头们却依旧乐此不彼呢?

 

简单说,音乐是高黏性的流量入口,也有转化为线下付费的想象空间。

 

视频网站曾经走过的从烧钱到盈利的路,巨人们都看在眼里。无论是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还是已经由视频网站完成的付费习惯教育,音乐都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举例来说,相比更加依赖节目质量的视频网站,音乐消费具有极强的粉丝性质和用户黏性——歌好不好听是其次,歌手在哪里,粉丝几乎一定会随影而至。


这也是为什么,巨头们会纷纷发布 “造星计划”,试图打造更多的独家音乐人,从而吸引更多的平台忠实用户。

 

公司

造星计划

阿里音乐

虾米音乐寻光计划

腾讯TME

QQ音乐Music+计划

太合百度

音乐人平台计划

网易云音乐

石头计划

图片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此外,线下业务也是音乐平台极具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以腾讯音乐为例,通过场景延伸、大流量的综艺节目及直播营销,腾讯在满足“听”的基础上同步“唱”和“玩”,最大化地利用了自己的版权资源。

 

2017年,TFboys四周年演唱会在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全民K歌、酷狗直播平台联合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1.18亿, 送礼粉丝总人数704万,送出礼品金额超过3.4亿,腾讯音乐一战成名。

 

此外,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卡拉 OK 社区,腾讯音乐旗下的“全民K歌”日活跃账户已经超过 3500 万,顺理成章的成了整个集团的现金牛。

 

公司

线下业务发展

阿里音乐

2017年3月,阿里收购以演出票务起家的大麦网

腾讯TME

组办大型音乐节、演唱会

太合百度

由音乐播放渗透到了直播、K歌、现场演出等,“全民K歌”活动等

网易云音乐

杭州网易云音乐专列、推出线下演出品牌“云豆现场”,与迷笛、草莓音乐节进行票务战略合作

 图片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下一站:音乐平台的资本列车

 

在唱片时代, 200万对于音乐行业已是大项目,而现在一个音乐网站谈兼并收购项目时,没有亿级都不好意思开口。

 

2017年4月,网易云音乐获得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80亿人民币。几乎同时,阿里音乐、太合百度也各自有了融资进展。

 

那边厢,Spotify则在冲刺IPO,它在去年12月底和腾讯音乐的换股,可以看做是全球音乐平台在资本运作上合纵连横的最新进展。

 

也正因为此,当腾讯音乐娱乐(TME)传出要分拆上市,且估值将达到100亿美金时,市场为之震动。


这将是腾讯继阅文集团后孵化的下一个独角兽企业,也是中国“新经济”的又一代表性公司。

 

结语

 

和苹果的版权之争胜利后,霉霉通过卖唱片和开演唱会赚的盆满钵满,2016年位居福布斯收入最高名人榜第一名,吸金超过1.7亿美金。

 

然而和Spotify200亿美金,以及腾讯音乐100亿美金的估值相比,多金的霉霉也只能甘拜下风。


对版权的重视让音乐人重新挺起了胸膛,可以依靠出色的作品获取应得的收入。


但比他们更高兴的,是因此建立起宽广护城河的音乐平台们。他们依靠高频的线上入口和精准的粉丝用户群,从手机、电脑的渠道延伸到了可穿戴设备、电视和汽车,由音乐播放的场景渗透到了直播、K歌和现场演出。


现在你知道,谁是音乐版权之争的最大赢家了吧?


云锋金融近期热点追踪系列


谁的达沃斯?

美国政府又关门了,漫画图解债务上限究竟是个什么问题

解锁比特大陆:横跨比特币产业链上的隐形帝国

CES这么火,为什么没苹果?

全球股市开门红,两个不寻常的特征暗藏机会与风险


免责声明


投资涉及风险
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
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

云锋金融之证券交易服务由云锋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锋证券”)提供。本文件由云锋金融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锋金融”)编制及授权发布于本平台,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本文件所载的意见可能与云锋金融集团其他业务或其联营公司发表的意见有别。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內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云锋金融,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互联网的国际惯例, 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資料可能得自第三方,云锋金融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云锋金融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云锋金融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內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證,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云锋金融”及相关标志为云锋金融集团所拥有。云锋金融(证监会中央编号AAB499)及云锋证券(证监会中央编号:AYT670)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准从事受规管活动之持牌法团,且其控股股东均为香港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037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