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学近年的优秀论文集,知多少?历史、新自由主义与战争
台湾社会学是很小,但还是会有一些workshop或小圈子,出版一些多作者的论文集。与国内社会学很少出多作者的论文集、论文集也往往不被视为高质量的书籍的情况相比,下面有些台湾社会学论文集,有几个特点:
同行专题。非常明确的个别专题,可能小到只谈科技风险问题。因此,极少大而化之。但并且只是一个学科内,比如谈族群问题,就会有人类学学者和社会学学者合作。谈战争,就会有精神分析学者参与谈创伤问题。
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大多学者可能都设想自己能写个agenda-setting的研究,而以论文集的方式,就是汇同行之力,共同推进一个议题。比如汪宏伦、郑祖邦等人的《战争与社会》,就是要把战争社会学推出来。
争论再挖。对于“台湾奇迹”之类的台湾社会学成熟起来后专研的题目,长期以来存在 state-led development vs. cooperative network的争论,因而也会通过论文集的方面,再推进此类研究。
一、历史社会学
今年要的出一本,是汤志杰老师主持的工作坊出的论文集:《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 從台灣出發的反省》(台大出版中心,2019)。汤志杰老师之前一直研究从古代中国到现代台湾的华夏文明史、以及与西欧史的比较,近个从“交互”(connetcted)角度转入全球史来研究台湾经验的历史社会学。他也刚在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上发表文章:
A Rewriting Experiment of Moder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nected Histories: Taiwan as a Laboratory of Modernity
该论文集的目录见:
近代的代表性历史社会学论文集,也有
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作者: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
时间:2010年
二、新议题新文集
《战争与社会:理论、历史与主体经验》,汪宏伦编
第一章 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鄭祖邦)
第二章 百年來戰爭與革命組態的改變(朱元鴻)
第三章 東亞的戰爭之框與國族問題:對日本、中國、台灣的考察(汪宏倫)
第四章 以戰為治的藝術:抗美援朝(黃金麟)
第五章 社會是戰爭的延續:日治時期以來台灣「國家的敵人」之歷史考察(姚人多)
第六章 正義與寬恕之外:戰爭、內戰與國家暴行之後的倫理(朱元鴻)
第七章 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台籍戰犯(藍適齊)
第八章 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彭仁郁)
第九章 親密關係倫理實作:以戰爭遺緒的男性流亡主體為研究案例(趙彥寧)
第十章 浪漫的虛擬史詩:2008年後台灣電影中的戰爭記憶(莊佳穎)
由于台湾社会学界已经过了直接引介为满足的阶段(海归系已到第二甚至第三世代了,这方面已经没有市场了,而且已经变得经验研究取向,所以再引介也要有自己经验在里面才行),所以对于新兴的战争议题,也同样不会只是引介,而是试着做自己的研究,当然质量也会参差不齐。
其它的新议题、新文集,像精神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
像新自由主义的金融化研究
三、老议题、新汇集
最近出的《未竟的奇迹》就是这样的考虑,当然也会纳入当年争论之后,新的发展现象。也再回应了理解台湾的经济奇迹的国家领航型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协作网络的争论,当然也纳入了中国因素这个更新的台湾问题。
本書是中研院社會所「企業與社會」主題研究小組多年來集體累積學術合作的成果。在導論中,兩位編者解釋本書為何收集並且整理上述從奇蹟到衰退的兩類文獻,並且以典範移轉來理解台灣學者的問題意識轉變、以及對新經濟社會學各流派的移植與創新,並提出未來研究的發展方向。
与当代的经济转型问题,族群问题当然是台湾社会学的重中之重了。这个老问题,现在也有了新文集,比如从历史取向和从新自由主义的新理解。
目錄
導論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
第一章
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王甫昌
第二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陳文德
第三章
「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陳怡君
第四章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林開世
第五章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夏曉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265期)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