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米德?数据说明谁才是象征互动论第一大佬?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2月24日
象征互动论群英
社会学理论的教材书,往往会列一章:象征互动论。篇幅短的话,至少会介绍G.H.Mead(米德),篇幅多一点,会介绍《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作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再会一点会介绍Herbert Blumer(布鲁默),侧重谈社会过程、互动情境与意义生成。
当然,这一派还有更多学者,比如《艺术界》《局外人 : 越轨的社会学研究 局外人 : 越轨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窍门》的作者Howard Becker(贝克尔),以及编辑了《质性研究手册》的诺曼·K.邓津 (Norman K.Denzin)等等,还有Becker的导师Hugh,《符号自我》的作者Norbert Wiley等等。
这一学派,往往和“芝加哥学派”/芝加哥社会学、实用主义联系起来。有院系,就有八卦,所以曾推送过Becker作为“过来人”的各种八卦回忆。
谁是No.1大佬呢?Google图书大数据
我用google图书的大数据,看这些人名在图书数据中被提及的次数。
时间区间:1910~2019
人名:George Herbert Mead,Herbert George Blumer,Erving Goffman
* 用全名,能避免重名情况
戈夫曼真是从1950年横空出世(1953年才博士毕业!),仅十年时间就超过了开山大师G.H.米德,把早一辈的布鲁默远远地甩在后面了,是象征互动论第一大佬!
不过,确实布鲁默更常以没有middle name出道,所以我改用Herbert Blumer,专门比较他和戈夫曼,反而能看出,布鲁默虽然远不及戈夫曼,但是被提及次数一直很稳定。
当代还有哪些象征互动论大佬呢?
1920s一代两大将
首先是Howard Becker(这名字太容易重名了,所以就不查了,1928~还活着),还有去世的Tamotsu Shibutanitani(日本籍学者,1920~2004,在世时挺有名的,现在很少谈到了)。
1940s代的两大将
Eviatar Zerubavel(罗格斯大学任教,也被称为“罗格斯学派”)
Gary Alan Fine(西北大学任教,写了超多民族志)
可以看出,当年的大佬Tamotsu Shibutani曾1970年代风极一时,但在1980年代就被后辈接连超过了。
谁是No.1大佬呢?学派期刊数据
象征互动论有自己的学会,有自己期刊: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ism旗下的Symbolic Interaction。
我再统计看下在这个期刊上(Wiley数据库,1970年至今),将人名作为title的论文数量,说明是专门研究这个人物的。
Mead:44篇
Goffman:31篇
Blumer:24篇
Becker:8篇
Shibutani:2篇
Zerubavel:0次(另外有期刊专门研究过他,不过是他的学生~)
Fine:0次
专门研究次数,确实和代际相关了。Mead这次超过Goffman了。1920s一代,确实Becker还有被专门研究,遗憾日本籍学生Shibutani只被专门研究2次。至于1940s一代,还没有在象征互动论学派里被专门研究。
但是,如果我选择人名在论文中出现位置是anywhere,相当于论文里随便什么位置提到这人名就算。结果又不一样了,Goffman这次重回TOP1
Goffman:739篇
Mead:643篇
Blumer:511篇
Becker:352篇
Shibutani:101篇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529期推送 *
AJS经典争论| G.H.米德的象征互动论遗产:布鲁默与贝尔斯的不同解读
实用主义=微观主义?一个社会学学派被标签化的由来(Gros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