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秒就有1人患病,被夺走记忆、独立性和尊严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为“Know Dementia, Know Alzheimer’s”(了解痴呆症,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旨在提高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认识,意识到疾病症状和及时诊断的重要性。
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到来之际,我们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会不会遗传等,希望可以帮大家更好地认识、预防、面对和治疗相关疾病。
图片来源:123RF
每3秒钟就有1人患病
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症、路易体痴呆症和额颞叶痴呆症等。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的主要类型,占60%-70%。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而且患者数量正以每年新发近1000万例的速度不断增长,相当于每3秒就有1人患病。中国60岁以上痴呆症患者约为1000-1100万人,60%为阿尔茨海默病。
预计到2050年,全球痴呆症患者将达到1.39亿。而这一增长大部分将发生在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快速发展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据估计到2050年,68%的痴呆症患者将发生在上述地区。
痴呆症主要影响老年人,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有8.1%的女性和5.4%的男性患有痴呆症。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急剧上升。
▲全球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痴呆症患病率(数据来源:参考资料[2];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
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获得性知识丧失为特征,可导致患者记忆、思考、方向、理解、计算、学习、语言和判断能力受损,晚年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人照料。
痴呆症也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七大原因,是老年人残疾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近200万人因痴呆症死亡,而且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全球因痴呆症而死亡的人数中,65%是女性。
痴呆症不仅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而且对他们的照顾者、家庭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博士指出,“痴呆症夺走了数百万人的记忆、独立性和尊严,它也夺走了我们认识和热爱的人。”
图片来源:123RF
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
痴呆症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痴呆症最主要的、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痴呆症风险增加。
遗传是痴呆症第二个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大约有20多种基因突变会影响一个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如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APP)和脂蛋白E基因(APOE)突变等。APOE是第一个已知的、会增加一个人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基因。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痴呆症,是第三个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此外,痴呆症家族史也会增加痴呆症风险。若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痴呆症,其患病风险也将增加。
一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痴呆症风险。2020年,《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报告中,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痴呆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可归因于12种危险因素的痴呆症病例比例。
早年(<45岁):教育程度低(7.1%)
中年(45-60岁):听力下降(8.2%),脑外伤(3.4%),高血压(1.9%),过量饮酒(0.8%)和肥胖症(0.7%)
晚年(>65岁):吸烟(5.2%),抑郁症(3.9%),缺乏社交(3.5%),缺乏运动能力(1.6%),空气污染(2.3%)和糖尿病(1.1%)
其中,早年受教育程度较低、中年失聪和晚年吸烟,是与痴呆症关联程度最大的几项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123RF
40%病例可预防或延迟
预防痴呆症,主要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柳叶刀》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改变12种风险因素,将可预防或延迟多达40%的痴呆症病例”。
为预防痴呆症的发生、发展,个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从40岁起,注意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等,将收缩压维持在130 mm Hg以下。
减轻听力损失,保护耳朵免受高噪音,在听力障碍者中鼓励使用助听器。
增加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两者的等量结合。
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保持健康体重,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治疗糖尿病,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减少暴露于空气污染和二手烟。
防止头部受伤,特别是针对高风险职业,如拳击手、足球运动员等,以及在开车、骑摩托车和自行车时做好防护。
限制酒精摄入,最好是不饮酒。
停止吸烟,并支持他人停止吸烟,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
为所有儿童提供初等和中等教育。
保持积极生活,增加社交活动,进入中年甚至晚年都是如此。
管理和治疗抑郁症。
图片来源:123RF
部分痴呆症可能会遗传
现有研究显示,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痴呆症会在家族中遗传,如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族性血管性痴呆症等。大约有1%的痴呆症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患者通常在60岁之前发病。
在这些类型的患者中,某些基因的遗传突变,与痴呆症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包括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APP)、早老素-1基因(PSEN1)和早老素-2基因(PSEN2)突变等。携带APP或者PSEN1基因突变的人群,100%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携带PSEN2基因突变的人群,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为95%。
对于父亲或母亲携带了这种基因突变的家庭来讲,其子女有二分之一的几率也会携带该基因突变,从而增加痴呆症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早期症状常被忽视
痴呆症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患者的症状,会因患病阶段、患病原因、健康状况和患病前的认知功能不同而有所区别。
痴呆症的早期阶段常常被忽视,症状不明显。患者常见症状可能包括:健忘;轻度语言功能受损,很难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忘记时间;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随着痴呆症进展到中期阶段,患者症状变得更加清晰、明显。此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忘记最近的事和人名;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协助;沟通越来越困难;出现幻觉、不安和异常行为;对人和事不关心,淡漠,容易生气或不开心。
痴呆的晚期阶段近乎是一种完全依赖他人和不能活动的阶段。患者记忆障碍很严重,症状变得更加明显,包括:变得不知道时间和地点;难以认出亲友;完全丧失生活能力;尿、便失禁,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行走困难,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情绪极度波动,出现攻击行为等。
图片来源:123RF
目前无法被治愈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仍无法治愈。其治疗目标主要为改善患者症状、减缓痴呆的进一步发展、维持残存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等。在临床中,用于治疗痴呆症的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此外,一些非药物治疗,包括情感支持等,也对患者有帮助。
随着对痴呆症病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能找到治愈痴呆症的方法,造福患者。
图片来源:123RF
总结
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需要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个人应做好预防措施,预防痴呆症的发生。子女要挤出时间常陪伴老人,多与老人交流谈话,及时发现相关症状,尽早诊断治疗;同时掌握沟通技巧,学习照护能力,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注重情感支持,不伤患者自尊心,温和沟通,不轻易否定患者要求。社会则应对患者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帮助,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关爱患者及其家庭。
“我们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确保所有痴呆症患者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尊严,”谭德赛博士强调。
推荐阅读
患癌症后骨瘦如柴?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一文带您了解
从“超级英雄黑豹”到“抗癌博主阿健”,患结直肠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该怎么办?
参考资料
[1] Gill Livingston, et al.,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0)30367-6
[2]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 Retrieved Sep 18 ,2021,from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44701/9789240033245-eng.pdf
[3] World failing to address dementia challenge. Retrieved Sep 18 ,2021,from https://www.who.int/news/item/02-09-2021-world-failing-to-address-dementia-challenge
[4]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round dementia. Retrieved Sep 18 ,2021,from https://www.alzint.org/about/dementia-facts-figure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around-dementia/
[5] Dementia. Retrieved Sep 18 ,2021,from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dementia#tab=tab_1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e药环球」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About us
e药环球 | 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点“在看”,分享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