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走路的时候突然哭闹扭打,绞尽脑汁找不到原因,其实问题在父母身上

e药环球 健康榨知机 2022-04-24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在上期医想不到中,我们讲了明姐的儿子过河后,莫名其妙大哭大闹的故事(☜戳蓝字回顾)。

 

几位粉丝很快猜到了答案,没错,正是脱臼。

 


那么,小朋友具体是哪个部位脱臼了,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真相吧。


上期真相复盘



假期,明姐和老公带着2岁的儿子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景区里有一条小河,游人们过河要在石墩上一步步单脚跨跳。

 

儿子特别想走石墩,明姐和老公就护送着儿子一起走。

 

注意,划重点了,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两个大人带着很小的孩子走路,路面难走的时候,一般是怎么走的呢?

 

当然是左右或前后夹击,一人牵着孩子的一只手(牵的动作类似下图)。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周瑜原 摄)[1]


如果宝宝走不动、没站稳或踩空了,大人的手就会把宝宝拉住,甚至拎起来悬空“飞过去”!

 

明姐的儿子也是这样。快到对岸的时候,他有一下没站稳,爸爸妈妈一着急,就把手往上提了一下。

 

然而,这个大人对孩子最常做的动作,却容易造成桡(ráo)骨头半脱位(也叫桡骨小头半脱位、牵拉肘)。

 

这是5岁以下小孩很高发的一种脱臼情况。

 

这时候,患者受伤的肘关节会突然很痛,不想让别人碰到手。

 

对于年龄太小、还不太会表达的孩子,一碰肘关节外侧会哭得更厉害;大一些可能会说或会指是哪里痛。

 

他们不敢弯曲或伸直肘关节、更不敢做抬手、旋转手臂的动作,可能会保持手肘弯曲、手掌朝下,就像保姆手上搭着毛巾的姿势(所以又叫“保姆肘”)。

 

所以明姐的儿子突然开始大哭大闹,用玩具和好吃的哄他,他也不敢伸手去拿。

 

而且,桡骨半脱位往往看不到外伤、变形的迹象,皮肤也不会有瘀青,最多有一点红肿而已。

 

恰好一位游客路过:“你们好,我是一位骨科医生。刚才你们有用力牵着他走路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开始测试男孩的两只手臂。

 

医生拿出一颗空心薄荷糖说:“来,叔叔这里有好吃的,你能拿到吗?”(注:孩子年龄小,空心糖果比实心糖果更安全,不容易堵住气道造成窒息。)

 

但孩子平时惯用的右手无论如何都动不了。于是,医生又鼓励他用左手试试看。他犹豫地试了一下,成功抬起了左手。

 

所以判断,是右手出现了桡骨头半脱位。

 

最后,医生让家长抱着孩子,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另一只手握住手肘、拇指压住桡骨头,慢慢让他的手肘弯曲成90度,在稍稍牵拉的同时,带动小臂轻轻旋转。

 

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技术之“过度后”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只听清脆的“咔”一声,孩子的右手终于能自由活动,也不再哭泣了。

 

明姐和老公感激不已,医生微笑叮嘱道:“脱位过一次,还有复发的可能性。以后带孩子走路、穿衣服的时候,都要小心点才行啊。”



科普时间




很多人会问,桡骨在哪里?

 

我们的前臂(小臂)有两块骨头——桡骨和尺骨。

 

桡骨头(也叫桡骨小头)位于桡骨上端(肘关节处),周围包裹着环状韧带,和肱骨下端的肱骨小头衔接。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大人用力牵拉小孩的手时,手腕和前臂会有一个旋转的动作。

 

由于小孩的桡骨头发育还不成熟、环状韧带也很薄弱,就算牵拉对成年人来说力道不大,桡骨头也很容易从韧带里脱出来,这时环状韧带会卡在骨头的夹缝里。

 

等大人放开孩子的手时,桡骨头也无法自己回到韧带里面,和肱骨小头没办法“对上位”,这就是脱位。

 

想象一下,就好比你的手机壳脱落了,如果不手动调整手机的位置,它是没办法自己回到壳子里的。

 

所以,如果孩子像故事里那样突然哭闹不停、手抬不起来、不愿意拿东西(也有的孩子可能不会哭,只是手动不了)。尤其是不久前大人刚碰到过孩子的手臂,都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图片来源:123RF


桡骨头半脱位在X光下往往很难发现,但有时会建议拍X光,排查骨折等其他问题,

 

医生可能会根据“是否有牵拉”病史、检查患儿身体综合判断,再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像上文医生那样进行手法复位,不用吃药,96%以上的孩子都能很快好转(“咔”的弹响那一下,孩子可能会哭一声)。还有少数孩子无意中已经自行复位了。

 

复位的方法,让手臂过度旋前或旋后都可以。


但有研究发现,第一次脱位时,过度旋前的方式医生操作起来更容易,孩子也不会那么痛苦。

 

还有研究表明,复位后把肘部用夹板固定2天能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复发的风险。

 

但不建议家长自己进行复位操作,以免有其他问题。

 

最后,也给家长们一份“人类幼崽手臂保护指南”:

 

  • 除了走路或摔倒时,给孩子穿脱衣服或洗澡、荡秋千、让孩子提重物时,一些家长也会习惯性“生拉硬拽”,这些都是错误的动作,5岁以下最要小心。

  • 如果需要牵孩子的手,不要拉手腕,最好握住手肘或大臂,动作要轻柔。

  • 叮嘱孩子和小伙伴打闹时也要注意安全,不要用力相互拉拽。

  • 1岁以下的婴儿,在吃奶、翻身时也可能压到手臂、造成桡骨头半脱位,同样要留心观察。




下期预告




康先生一家自驾遇到堵车,途中康太太突然昏迷……到底怎么回事?

请持续锁定每周二、周三的“医想不到”栏目,我们下期见



往期回顾

第9案:男子从“感冒“到住进ICU仅3天!妻子1个电话引医生注意第8案:男子洗澡后昏迷入院,与煤气中毒无关!提醒:冬天这类人要牢记“3不洗”第7案:女子空腹吃水果肚子剧痛,医生却让她回家喝饮料

第6案:男司机脖子上长出1个“鸡蛋”!医生:再拖下去真可能要命

第5案:年轻摄影师容貌变化巨大,却突遭意外当场身亡


本文题图: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oman_with_children_playing_in_fountain_on_Como_lakefront.jpg#file under CC-BY-SA-3.0


参考资料

[1]新桥竣工摆渡爷爷最后一渡 告别28年的风雨坚持 Retrieved Jan 26, 2022, from http://sxxys.wenming.cn/sbhr_pd/hrhs/201510/t20151030_2940629.shtml

[2]陈辉, 张学兵, 杨陈, 刘俊宏, 吴烨, & 谢铭静. (2021). 605 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 临床研究, 29(6), 3.

[3]Miswan, M. M., Othman, M.S., Effendi, F. M., Ibrahim, M. I., & Rozali, K. N. (2017). Pulled/nursemaid'selbow. Malaysian Family Physicia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Family Physicians of Malaysia, 12(1), 26.

[4]王思成, 张友忠, 杨国庆, 何金国, 方阳, & 刘祥飞等. (2014). 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修复桡骨小头骨折:治疗效应及经济学的比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18(26), 5.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4.26.010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e药环球」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e药环球丨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微信号 : ey_global

▇ 关注我们,掌握好医新药全球资讯

分享、点赞、在看,传播健康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