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末,总有一段时期成为检验公众文化观念与智商水平的独特时刻
每年的年末,总有一段时期成为检验公众文化观念与智商水平的独特时刻。
在这个时间段里,围绕“平安夜”与“圣诞节”的争议往往会如期上演。
一些人试图将这两个西方节日与中国的历史记忆,如长津湖战役中的革命先烈相联系,刻意制造文化对立与情感撕裂。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显得智商堪忧,更是对文化多样性与个人自由选择的忽视。
《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
禁止过圣诞节并非明智之举,反而可能矮化传统文化,使其变得面目可憎。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是不紧张、不排斥的,而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
胡锡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将平安夜与长津湖战役胜利对立起来,既违反了宪法中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也对国内约2000万基督教信徒构成了不公平。
这一观点体现了对不同信仰与文化的尊重与包容,是现代社会应有的文明态度。
一位80后读者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每到平安夜,街道上总是人山人海,亲戚朋友一同出游,不仅加深了感情,还促进了消费。
那时的人们并未感受到传统文化与西方节日之间的冲突,反而享受着节日带来的欢乐与温馨。
然而,如今的平安夜却显得冷冷清清,这种变化让人不禁思考,是否我们的文化心态已经发生了某种扭曲?
事实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去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将春节列为联合国假日,这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可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农历新年已成为法定节假日或公立学校假日,伦敦西区更是连续多年举办新春游行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人的参与。
到了2024年春节,美国帝国大厦将连续第21年点亮“中国红”,英国伦敦眼、日本东京塔、阿联酋哈利法塔等世界知名地标也将同步亮起这一色彩,共同庆祝中国的新春佳节。
这些现象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也反映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接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对于西方节日持有一种扭曲的态度。
他们要么盲目抵制,要么过度狂欢,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反映了文化心理上的不成熟与狭隘。
抵制并非勇敢者的行为,而是害怕与自卑的表现。
它源于对自我文化的不自信,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过度敏感。
而过度狂欢则忽略了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将其简化为纯粹的消费与娱乐,同样是对文化的肤浅理解。
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是在铭记历史与先烈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既不过度排斥外来文化,也不过度消费本土文化。
对于那些在平安夜义愤填膺的人,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能力的盲从派;另一类则是故意制造矛盾、撕裂社会的坏蛋。
这两种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实,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平安夜,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去体验、去欣赏。
我们不必因为某个节日的“洋味”而排斥它,也不必因为某个节日的“土气”而过度吹捧它。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文化,共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西方节日在中国已经发生了“本土化”的变迁。
它们不再是纯粹的宗教节日或文化符号,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和娱乐色彩。
尤其是圣诞节和平安夜,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了商家促销和消费者狂欢的节日,与西方的宗教意义相去甚远。
这种变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但也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当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中西节日的交融。
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平安夜,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与文化的美好表达。
我们不必因为某个节日的“外来”身份而对其产生偏见或排斥心理,也不必因为某个节日的“本土”身份而对其过度吹捧或保护。
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是建立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的,它允许我们欣赏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同时也鼓励我们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特色。
最后,让我们以更加轻松的心态面对每一个节日。
无论是春节的鞭炮声声、年夜饭的温馨团聚,还是圣诞节的烛光摇曳、平安夜的默默祈福,它们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寄托和文化传承。
让我们在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温馨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与理解不同的文化与信仰,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世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