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0617仲裁早新闻:法院拒绝基于违反香港公共政策拒绝执行裁决(中国香港案例)

张振安 临时仲裁ADA 2022-03-20

法院拒绝基于违反香港公共政策拒绝执行裁决

2021430日,在H v L [2021] HKCFI 1203一案中(判决请见:阅读原文),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以下简称法院)认为,从裁决中可以明显看出,仲裁庭考虑但驳回了被申请人的抗辩,认为《贷款协议》是由被申请人作为借款人签订,在中国合同法下合法有效。即使仲裁庭对《贷款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当事人的认定有误,法院不能据此拒绝执行裁决。另外,法院还认为,仲裁庭在裁决中已为其裁定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法院拒绝基于违反香港公共政策拒绝执行裁决。

一、背景介绍

20141013日至2018430日期间,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了一系列贷款协议(“《贷款协议》”)。当事人对有关《贷款协议》的日期、贷款金额、已偿还的金额和未偿还的金额均无争议。

当事人就这些《贷款协议》所产生的争议在广州仲裁委员会进行了两起仲裁,两起仲裁的裁决和文件很大程度上相同。2020623日,仲裁庭在两起仲裁中均作出对申请人有利的裁决,命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相关本金、利息、其他支出和费用。

202094日,本案法院就这两项裁决分别作出两项准予执行命令(执行令)。2020105日,被申请人经法院准许迟延提交了传票和誓章,请求撤销执行令,理由是裁决所处理的争议不属于提交仲裁的范围,在香港执行裁决将违反公共政策。

法院经分析驳回了被申请人的撤销执行令申请,并命令被申请人在赔偿基础上向申请人支付费用。

二、法院认定

1. 裁决所处理的争议是否不属于仲裁范围

关于裁决所处理的争议不属于仲裁范围的理由,被申请人在誓章中未列出任何事实作为支持,其律师也未就该撤销执行令的理由提出任何论点,故法院驳回基于该理由提出的撤销执行令申请。

2. 执行裁决是否违反公共政策

关于执行裁决是否违反公共政策的理由,被申请人称双方之间不存在有效的贷款协议及仲裁协议。被申请人称其从未收到《贷款协议》所载的款项,这些款项被转入其他人,即罗少明、李玉静和李玉龙的个人账户,这三人才是真正的借款人。关于贷款的偿还,亦是三人往申请人及其儿子林颖辉的账户还款。《贷款协议》也明确申请人的儿子林颖辉将贷款款项转给罗少明、李玉静和李玉龙。被申请人进一步称,申请人不具有放贷资格,根据香港法律,《贷款协议》不可执行且无效。在诉讼中,被申请人表示,根据其内地律师的说法,涉案贷款根据中国内地法律亦属非法,因为申请人不是中国法律规定的持牌金融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从事任何借贷业务。申请人的放款行为违反中国内地法律,《贷款协议》是掩盖非法贷款的虚假安排。

被申请人认为,仲裁庭在认定《贷款协议》有效和可执行时未充分考虑关于《贷款协议》违法和无效的争议点和证据,未能为其作出的裁定提供充分的理由。

《仲裁条款》第95条规定了法院可拒绝强制执行内地裁决的情形。根据第952)(b)条,如果裁决所针对的一方能向法院证明,“有关仲裁协议根据以下法律属无效:(i)(凡各方使该协议受某法律规限)该法律;或(ii)(如该协议并无显示规限法律)内地法律”,则法院可以拒绝强制执行内地裁决。根据第953)(b)条,如果法院认为“强制执行该裁决,会违反公共政策”,法院也可以拒绝强制执行内地裁决。

法院认为,被申请人关于执行裁决将违反公共政策的主张缺乏依据。公共政策理由不能作宽泛解释,也不能在方便时作为一项兜底条款(a catchall provision)随意使用,这是老生常谈。“它的适用范围有限,应谨慎适用。”(There are no merits in the Respondents claim of the Awards being contrary to public policy in Hong Kong. It is trite, that the ground of public policy is not to be widelyconstrued, nor to be used at random as a catchall provision when it is convenient.  It is limited in scope and is to be sparingly applied (Qinhuangdao Tongda Enterprise Development [1993] 1 HKLRD173, 178).)根据第953)(b)条,只有当执行裁决会使法院的良心受到震撼或违背道德和正义的基本概念时,才可以拒绝执行裁决。(Under section 95 (3) (b), enforcement of an award may be refused only if enforcement would be shocking to the Courts conscience, or contrary to the fundamental conceptions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这方面的判例已明确,在裁定是否拒绝执行裁决时,执行法院不考虑案件的实体方面或基础交易。法院不能将公共政策作为托词或借口,以审查裁决的实体方面或审查仲裁庭所作事实或法律认定的正确性。(The authorities are also clear,that in deciding whether to refuse enforcement of an award, the enforcement Court does not look into the merits of the case, nor at the underlying transaction.  Public policy should not beused as a pretext or excuse, for the Court to review the merits of the Award,or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indings of fact or law made by the Tribunal.

被申请人在仲裁程序中的抗辩包括:(1)涉案《贷款协议》及交易适用香港法,由于申请人不具有放贷资格,《贷款协议》根据香港法律无效;(2)被申请人并非实际借款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并无真实有效和可执行的《贷款协议》或交易;(3)被申请人是在醉酒状态下签署《贷款协议》;(4)双方已达成协议以香港某地产偿还被申请人所欠贷款。

3. 是否存在有效协议

法院认为仲裁庭在裁决中已考虑并处理《贷款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仲裁庭注意到双方对适用法律没有明确约定,考虑到相关贷款是在内地发放或与内地有关,仲裁庭认为中国法律与《贷款协议》和贷款安排具有最密切联系,故予以适用。如被申请人所承认,其并未在仲裁中将《贷款协议》在中国法下的合法性问题作为抗辩,故被申请人没有理由责备仲裁庭未处理该问题。法院认为被申请人已放弃或被禁止提出该主张。

在认定《贷款协议》受中国法律管辖后,仲裁庭审议了双方提交的证据并认为《贷款协议》是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订立的有效的可执行的协议。仲裁庭驳回了被申请人关于其是在醉酒状态下签署《贷款协议》的说法。

法院认为,从裁决中可以明显看出,仲裁庭考虑但驳回了被申请人的抗辩,认为《贷款协议》是由被申请人作为借款人签订,在中国合同法下合法有效。仲裁裁决所包含的事实或法律错误不构成拒绝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因此,即使仲裁庭对《贷款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当事人的认定有误,法院不能据此拒绝执行裁决。

202012月,被申请人曾向仲裁地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监管法院驳回其申请并指出这些非法性问题本应提交仲裁庭审议,但被申请人并未在仲裁中提出非法性问题。法院认为,执行法院应对监管法院驳回撤销裁决申请的情况给予适当考虑,故本案存在一项有力的政策理由支持本案法院执行裁决。

法院补充道,即使对《贷款协议》的效力予以重新审查,法院认为被申请人未能证明《贷款协议》非法且不应根据《放债人条例》予以执行。没有明确证据显示,《贷款协议》及贷款安排与香港的联系比与内地的联系更密切,从而使《贷款协议》受《放债人条例》管辖。即使适用《放债人条例》,基于案件事实(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是40多年的亲密朋友,且贷款的收款人是被申请人的亲属而非申请人的陌生人或商业客户),法院认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申请人在香港从事放贷业务。另外,即使适用《放债人条例》,《贷款协议》所约定的利息没有过高,法院没有理由不执行涉案贷款。

根据被申请人的指示及被申请人所签署的《贷款协议》的约定,贷款款项由申请人的儿子支付给罗少明、李玉静和李玉龙。法院认为,仅凭该事实不能证明被申请人不是《贷款协议》当事人。贷款无须由申请人亲自支付至被申请人的银行帐户。另外,法院表示,被申请人在醉酒状态下签署《贷款协议》的事实不能作为有效的抗辩。根据香港法律,《贷款协议》可由法院予以执行。

4. 仲裁庭是否为裁决提供理由

被申请人的最后一项论点是仲裁庭未为裁决提供充分的理由,仲裁庭因未处理提交仲裁的问题而构成严重不规范行为,执行裁决会违反公共政策。

在这方面,各法院向来认为仲裁裁决的理由不必复杂或冗长。裁决必须在适当的背景下进行阅读和理解,特别是参考相关争议点在仲裁庭的辩论背景。这是因为仲裁是一个非公开的保密的争端解决过程,仲裁裁决仅供熟悉背景和争议点辩论方式的当事人阅读,而不会被公开给争议的第三方和陌生人进行阅读和理解。仲裁裁决应当“具有成本效益,去除复杂性和技术性”。只要推理的表达能够使各方理解如何和为什么就某一争议点得出结论,且裁决解释了所作的实质性认定的依据,这就已足够。(The Courts have consistently held that reasons for an arbitral award do not have to be elaborate or lengthy.  Awards have to be read and understood in proper context, in particular against the context as to how the relevant issues had been argued before the Tribunal. This is so because arbitration is a private and confidential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 and an award made in an arbitration is intended to be read by the parties only, who w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background and how the issues had been argued, and would not be made public to be read and understood by third parties and strangers to the dispute. Arbitral awards are intended and expected to be cost effective, and shorn of complexities and technicalities (R v F [2012] 5 HKLRD 278). So long as the reasoning is expressed to enable parties to understand how and why a conclusion is reached on a particular issue, and the award explains the basis on which a material findingis made, that would be sufficient.

法院认为,仲裁庭在裁决中已解释了裁定的依据。仲裁庭认为中国法律(而不是香港法律)与这些贷款具有最密切联系,应予以适用。仲裁庭无须进一步解释,根据《放债人条例》或香港法律,《贷款协议》并不违法。如前文所述,仲裁庭已充分明确地说明认定《贷款协议》是否存在的依据。

被申请人还指控仲裁庭未能处理仲裁中提出的重要争议点。对此,法院表示,各法院已经强调,未处理某一争议点,并不等于未处理在庭审中提出的某一论点,因而忽略了驳回该论点的理由。(The courts have also emphasized that a failure to deal with an issue (under section 4 (2) of Schedule 2 to the Ordinance) is not equivalent to failure to deal with an argument that had been advanced at the hearing and therefore to have omitted the reasons for rejecting it.)在本案中,法院不认为被申请人所指控的仲裁庭未处理其为支持抗辩而提供的临时买卖协议,构成未处理某一争议点从而导致实质性不公正。类似的,被申请人所指控的仲裁庭未处理《贷款协议》在香港法下的非法性问题也不构成未对关键争议点予以处理或解释。(On such approach, I am not at all satisfied that the alleged failure on the part of the Tribunal to deal with the Respondents evidence of the provisional sale and purchase agreement, as a matter supporting the alleged defence, constitutes a failure to deal with an issue causing substantial injustice to result.  Any alleged failure by the Tribunal to consider and deal with the allegation of illegality under Hong Kong law similarly does not constitute failure to deal with or explain a key issue which is crucial to the result.

5. 关于缺乏诚信的指控

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在仲裁中不同意临时买卖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该行为缺乏诚信。法院指出,如果《仲裁条例》第95条所载的拒绝执行内地裁决的其中一项理由已获证实,诚信问题可能会被考虑,但即使其中一项理由已获证实,法院仍需行使裁量权,以决定是否执行裁决。在本案中,被申请人所提出的拒绝执行的理由均不成立。法院没有理由拒绝执行裁决,也无需考虑关于申请人是否缺乏诚信的问题。

综上所述,法院拒绝基于违反香港公共政策拒绝执行裁决,并命令被申请人在赔偿基础上向申请人支付费用。

三、总结

在本案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是《贷款协议》的签署人,二人是40年的朋友。《贷款协议》约定将贷款支付到罗少明、李玉静和李玉龙的账户,而这三人均是被申请人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人主张其不是《贷款协议》当事人,并认为申请人不具有放贷资质,《贷款协议》无效。

法院认为,从裁决中可以明显看出,仲裁庭考虑但驳回了被申请人的抗辩,认为《贷款协议》是由被申请人作为借款人签订,在中国合同法下合法有效。即使仲裁庭对《贷款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当事人的认定有误,法院不能据此拒绝执行裁决。另外,法院还认为,仲裁庭在裁决中已为其裁定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法院拒绝基于违反香港公共政策拒绝执行裁决。

欢迎关注仲裁早新闻

! 每天三分钟,知晓仲裁事!

     

欢迎垂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