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资深藏家的劝诫:“古玩界的人,坏嘞,女孩子千万不要嫁”

广西师大出版社 雅书品iRead 2022-07-28


近年来,古董文玩是文学中一个火热的题材。


比如,我们熟知的《古董局中局》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波云诡谲的江湖密局,古董江湖里造假做局的各种奇技淫巧一一展现,令人叹为观止;《黄金瞳》带我们一起开启了以文化鉴宝为主题的冒险之旅。


随着文物古玩不断引发热议,也让更多人不禁好奇,真正的古玩江湖又是怎么样的?近期,我们出版的《古玩的江湖》,将通过一位由最底层“铲地皮“起家到行业高手的资深藏家的精彩江湖故事,带你深入古玩圈的内幕,同时,在一个个故事中,掌握鉴别古玩的硬核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玩的江湖,看看本书的这位资深藏家是怎么进入古玩圈的?行走江湖多年后,再度回首古玩的岁月,为何会发出“物是人的一眼万年,人是物的过眼云烟”的感慨呢?




 物是人的一眼万年 

 人是物的过眼云烟 


这本书接近尾声时,刚过六月芒种。芒种过后,江浙沪一带进入梅雨季节,彼时我正躲在上海一隅,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为自己这段时间画画的瓶颈期微微发愁。


我进入古玩界,始于生计,但耽于对书法绘画的一种天然迷恋,从最底层的“铲地皮”开始,沉浮行业三十余载,触类旁通,再加上自己也精于研习,搜罗了不少好东西。生计早已不成问题,于是今天终于又踏踏实实回到书画中来。收藏于我,还是进行时,但似乎又更像过去式。


人们把古玩市场称为“鬼市”,其一是因为市场开得早,天蒙蒙亮就开了,是为无利不起早;其二大概是,古玩市场“牛鬼蛇神”众多,大部分时候,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结局。


芒种,芒种,都说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智慧的古人将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自然的秘密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古玩又何尝不是呢?一件来自远古的器物,潜藏着造物者所有的秘密与智慧,他们的热忱、天真、崇敬,甚至恐惧、贪婪,融合在历史长河之中,形成了每一件古玩特有的“基因数据库”。收藏的过程,即如农人了解千百年来芒种这个节气所蕴含的宇宙规律,一个合格的古玩人,也要全心贯注去了解一件古玩的“基因数据库”——什么基因是对的,什么基因是错的。


古玩的“基因数据库”非常庞大,而且涉及那个制造时间特定的历史、生活、政治、艺术的方方面面,加上“牛鬼蛇神”形形色色,他们共同构成了收藏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较常规世界多三分乐趣,多七分尔虞我诈,多十分贪念妄想。


收藏的世界是欲望流动的世界。我也一样,早年特别穷,一方面为了积累资本收取更好的东西,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还原”一件古玩的工艺,我亲手做过假铜钱,做过假炉子,卖过许许多多的仿画。


为什么赝品在收藏界的流通如此理所当然?除了真假难辨外,还因为这个江湖自有它的规矩——人家凭本事骗你,你要心服口服。你没本事被人骗,更要心服口服——到手的器物,要么认栽,要么再拿去骗别人。


此书按照我收藏的得失心情分为三辑,第一辑是“好得不得了”,第二辑是“欢喜得不得了”,第三辑是“后悔得不得了”。令我决定出此书的,是后悔得不得了的一件事。


大概十几年前,我曾仿制过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一幅画,后来阴差阳错被一位同行朋友以巨额高价辗转卖给了我一位圈外朋友。这位朋友不知情,还特地邀请我过去帮忙鉴别。我看着那幅画,心中五味杂陈,第一次直面自己骗人的恶果,最后只能狼狈离场。后来又听说这位朋友做生意失败,倾家荡产。虽然画不是直接的原因,但也是一个坏的因子。自此后,我便再也不做仿制了。


年轻时,以行业准则为生活的准绳,以为骗到了人就是自己的本事。现在人过不惑之年,回顾反思,但似乎也于社会无多大益处。身边就有朋友劝我,把几十年的收藏故事与经验写出来,给予行内或即将入行的后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因为“铲地皮”的经验接地气嘛。参考什么呢?一面是经验、误区,一面是套路、机关算尽,所以我应是打破了古玩界的规矩。对于不打算入行的读者,纯粹“劝诫”一句:古玩界的人,坏嘞,女孩子千万不要嫁。


另外,我看现代人挑东西实在令人痛心疾首。美丑不分,已然颠倒得不成样子。


古玩界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把古朴大方的、很有型的东西,认为是粗的、丑的。比如许多人看不上汉代的高古瓷,觉得粗陋不细腻,因为他们是用明清瓷的画意、釉水细腻度等标准来衡量汉代的瓷器。但这时的瓷器,其实朴素大方。


我认识许多“土豪”朋友,都钟情于名头,比如官窑、年份。也有钟情于精雕细琢的工艺的,觉得,哎呀,雕得那个多,巧夺天工。但其实丑得要命。许多人还把明代大写意的雕功叫作明大粗,明代的格调那么高,他们反而觉得不值钱。这多好笑,你说这不是按照衣服上有多少个口袋,来定这个衣服的价格吗?


但也正因这些误区,真正懂的人,才能捡到漏。


所以玩古玩,首先审美一定要端正。这是起点,否则一切都将大错特错。


常规审美不谈高低,一般都随社会大流。古玩的审美,秉持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审美法度,它的工艺准则,也一定是在这个法度上进行不断的演化。所以你要想准确认识它,你就得辨识它的美,这一种扭转,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我在书中一再强调多看,就是告诉大家审美能力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也能发生质的变化。


急不来的。审美是最无法投机取巧的事。


收藏是一种痛苦的经历。“骗人”“被骗”都源于想要拥有与谋取利益的欲望驱动。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膨胀的欲望。


我在穷得不得了的时候,曾经花一千五百块钱买过一个大明万历年的假大盘子,仿得特别好。过后一想就想明白了,那么好的盘子,怎么可能这个价格就买下来。但当时想的是,这么好的大盘子,卖出去一定可以赚好多钱。


所以这个过程,是对失败和成功两种体验不断更替交叠的接受。它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更是人性上的。


利益就放在你面前,你要还是不要?手缩回去,就与你无缘;手伸出去,那么很有可能就上当了。做决定是一刹那的事情。因为在你两三秒钟判断不下来的时候,也有可能就被别人夺走了——在收藏市场上,一件“一手货”摆出来,识货的“牛鬼蛇神”太多了。


所以玩收藏的人,不但要直面自己的欲望,还要审视自己对物的判断力能不能配得上自己的欲望。得失心也要修炼,但关键是要承认。所谓收藏,拼的是建立在审美能力上一刹那的眼力和判断力。捡漏的“漏”,也是一座建立在你自己脑中的巨大“基因数据库”。


所以我说,物是人的一眼万年,因为那一下子,你要开始检索千百年的数据构成。你要有瞬间的读取能力,才能感应到一件器物的前世今生。


但到最后,也许有更重要的一点需要读者明白:一件古玩流传千百年,你拥有的只是一瞬——人不过是物的过眼云烟罢了。


罢了罢了,还是画画去吧。


【关于本书】


本书是一位资深藏家由收藏圈最底层起家、行走古玩的江湖几十年的精彩故事。


全书按照其收藏的得失心情,分为好得不得了、欢喜得不得了、后悔得不得了三辑,共涉及十二个古玩大类,包括字画、玉器、瓷器、紫砂、印章等,并以之为线索,讲述其在古玩的江湖行走多年的种种傍身绝技和心得体会,更揭露了圈中内幕及古玩作假技术,分享了鉴别古玩的硬核知识。其平实跳脱的语言风格、狡黠生动的叙述口吻,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古玩的距离,更为大众上了一堂生动高雅的文化审美课,在提升大众文化修养的同时,亦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近期推荐】

  1.  在双11来临前,我们想为你安利5本好书(文末有福利) | 10月书讯

  2. “我主要的小说主题就是叫人学做好的人,不要做坏人” | 金庸先生访谈录

  3. 《走近中医》作者最新力作,带你读懂中医,解开疾病密码





— end —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yujiang579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