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除了龙归地铁站,这里还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程,雨一程
无数次搭乘过广州地铁的人都知道
有一个地铁站点叫龙归站
走出龙归站
这里还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
龙归,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地方
龙归,位于白云区的中北部。
清代,属番禺县慕德里司,称仁风乡。
龙归,曾经是一个镇
1987年1月,撤区建镇,原属太和区的龙归地区建龙归镇,下辖柏塘、北村、夏良、南村、园夏、南岭、永兴等7个行政村及龙归圩。
龙归镇在1987年建镇之后,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广州市卫星城。此后,城镇建设由旧圩市向新规划的新城区发展,政府、工商、税务、农电所大楼等拔地而起,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2004年6月,区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太和、龙归两镇合并为新的太和镇 。
龙归,有个圩市曾叫牛归圩
在白云大地上,曾有许多的圩市,龙归也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建圩,逢农历逢三逢八为圩日,龙归圩原名牛归圩。
据社塘碑、白泥岩碑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已有多户人界聚居于此。相传当时此间有一大树,附近各村村民劳作或牧牛后常在树下小憩,于是有了摆卖花生、水果的小摊贩,进而有了杂货店、小茶馆,逐渐形成小集市。因每日黄昏农夫耕罢群牛归村时人气最旺,故取名为牛归圩。
后觉此名欠雅,请文人墨客商议改名。其时圩旁有小山岗,土名叫蛇山㘵(现七十中校园),文人认为古人有“鸡称凤,蛇称龙”之说,于是从“蛇山㘵”借得一龙字,从牛归圩取一“归”字,将圩市改名“龙归圩”。
龙归,是白云区三大侨乡之一
龙归是白云区三大侨乡之一,自清代开始,龙归人开始出国谋生打拼。单是如今的南村,有周氏12000人,而海外的周氏有13000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海外,族迹遍布十多个国家。
百年来,龙归旅外的乡亲为家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村肇福赠医局,免费为村民诊病。1960年扩建,一直坚持赠医至今。
1922年,南村加拿大华侨周启华自筹资金,利用自己的屋舍,开办培英小学,设新课程,招寄宿生。直至1939年日军入侵才停办。
1928年,龙归附近各村华侨以及有识之士集资兴建广花公路,并组成三合公司,以客运为主。
龙归,有一个水运码头叫南园埠
在旧时的白云区,许多圩市依水运而生,由此有了水运码头。
在未建广花公路之前,清代龙归地区的水运码头南园埠是龙归圩主要的货运口岸,从南园埠到龙归圩沿路都铺有石板路。每逢圩期有两只“南园渡”来往于高塘圩与“龙归圩”之间,运送两地货物。
龙归,曾走出太平天国的一个王
龙归,有道美食白云人都知道
龙归有道美食叫龙归烧肉,人人知晓。是龙归地区一带的一道特色菜,由猪肉经当地人独具特色烧制工艺烧制而成,皮脆肉嫩,极具口感。龙归地区一向有烧制烧肉的习俗。旧时的龙归为农业地区,当地盛产猪、牛等家畜,家猪乃是烧肉的最好材料。
在烧制的时候,烧肉师傅会事先将烧肉用盐入味,所以龙归烧肉吃起来具有咸、香、脆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是成为太和镇乃至白云区的一道特色菜。
龙归,广州最早军用机库藏身地
龙归,粤剧名伶徐癸酉故居在这里
在龙归地区的北村村,有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北村村,清代中期的粤剧名伶徐癸酉故居就藏身于该村书舍群中。
徐癸酉是清代中后期的粤剧名伶,曾跟随红船戏班到处演出,拥有扎实的武术基础。徐癸酉在家乡太和镇北村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根据目前徐癸酉遗留文物遗迹相关的记载,徐癸酉极有可能就是八和会馆多年来寻访的粤剧名伶兰桂。
龙归,有着广州北部最大的乡村书院群
龙归北村村曾先后入选“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广东省名镇名村”。
龙归,建有白云区首座村办公园
1991年,南村公园开始兴建,位于南村中心,1995年便建成投入使用,是广州市属农村首先兴建的第一个农村公园,走在全国前列。
龙归地区多为周敦颐后人,为了让村民感染先祖高尚情操,村民以“毋忘先祖、怡情育人”为理念,该主题主题处处彰显周敦颐廉洁正直、襟怀淡泊的高尚精神。如“濂溪阁”“爱莲池”等。
……
关于龙归,你知道多少?
知道这里聚集了众多书画院?
知道有一个神奇的西井传说?
这个地方,偏隐于岭南水乡一隅
但请你来走走,你会爱上这个地方
因为这里
有新盖起的楼房
也有岁月沉淀的痕迹
有人声嘈杂的烟火气
也有柔风铺就,万般静好
新闻优选
1.【白云族记】南村周氏:开村800余年,族迹遍布海外10多个国家
编辑|陈若兰
图|石建华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