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老手艺】均禾有条“织箩村”,400年的竹编老手艺何去何从?
竹编工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乡盛行一时的竹凉椅、竹凉床等竹家具的制作就是竹编工艺的一种。坐竹椅、躺竹床,观星看月、饮茶闲聊,已经成为城市中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均禾街罗岗村,这里曾经凭竹编手艺而远近驰名。据村里老人回忆,原来罗岗村叫“织箩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村曾出现竹梯、竹椅等多种竹编制品,其中以织箩筐最为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点织箩的手艺。当时,远在番禺、肇庆的商人都不辞长途跋涉,多次过来拿货。
罗岗村(罗岗经济联合社)的竹编历史已有400多年。据介绍,400多年前,黄氏的先祖从湖北一路迁徙来到均禾街罗岗村,给当地带来竹编的手艺,并逐渐开花结果,村子里有胡、杜、黎、李、谢、黄六大姓氏,黄氏的竹编是祖传的。后来,无论是单干,还是在生产队,乃至在竹器厂,黄氏一直都是竹编制作的主力。
“我从16岁就学习手艺,是爷爷传下来的,也不知道到底传了几代”。村里的黄老伯介绍到,他早年随家人去了越南,从那时就开始学习了手艺。1948年回国后,也一直在做这门手艺,“做了大半辈子了。”
“当时,竹编的制品很多,有箩筐、竹梯、竹椅、竹床等,很多人也以这门手艺谋生”,天一亮,黄老伯就要挑着16个箩筐(约百斤),去东圃、燕塘、江村、人和、里水等地贩卖。当时,竹编手艺很受欢迎,销路很好,村里还有人去沙河镇等地做师傅。
1968年,罗岗村办了竹器厂,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竹器厂的分工很明确,开篾、筐底、筐脚、润篾口等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竹器厂规模如何,黄老伯也说不清楚,只记得当时有100多人,生产速度很快。“单干的话,一人一天也就做一两只,分工后快了很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经营亏本,工厂停工了。
“一些出口公司卖菜、卖米到国外去,也是用罗岗村的箩筐装。”谈到鼎盛时期,黄老伯暖眉飞色舞地说,那些公司很信任他们,直接说几斤装
47 31569 47 14942 0 0 2839 0 0:00:11 0:00:05 0:00:06 2981规格,然后就让他们去做,验货的时候也很少去称。还有很多番禺、南海的商人长途跋涉过来拿货,甚至有肇庆的商人打算在这里建竹帽厂,寻求长期的合作。
据老人回忆,织箩鼎盛时期,村里种满了竹林,屋前屋后,毛竹、黄竹各种品种遍地开花。很多村民就地取材,但还是远远“供不应求”。为此,村里多次组织去怀集、广宁等地购买材料,再通过西江水路运回村子。
比划着插、削等动作,黄老伯告诉记者,织箩很辛苦。虽然箩筐看起来造型简单,其制作工序却颇为复杂,光是相关的制作工具就要十多种。
前期要把竹子洗好,然后锯、削成形。黄老伯说,编箩筐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先确定“九条横”和“九条纵”的筐架,然后穿插使用穿、插、削、锁等各种技法,把竹子编进去,最后再加箩畅用以加固。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老人所说的,正是常见的“经纬编织法”。
“竹编的每一个部件都很重要,任何一道工序做得不好,对成品都会造成很大影响。”黄老伯说,由于箩筐的竹条很密集,最后加箩畅的时候,要强力压下去,这对力度的要求很高,很多女人都做不了。在一旁的胡老伯补充道,其他地方生产的箩筐在箩底上通常只加6到8条箩畅,而这边生产的却加到了10条,所以很结实,甚至可以坐人。
有村民家里还珍藏着30年前的箩筐,依旧很结实。(资料图片)
以前罗岗村有手艺“传媳不传女”的习俗。黄老伯说,那不是重视媳妇而轻视女儿。一般女孩嫁出去了,一是夫家未必有工具,二来除非生活比较艰难,否则很少有机会接触手艺。而本村的人很多以织箩、做竹器等手艺为生,嫁进来的媳妇就不得不学,因此,手艺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箩筐已渐无用武之地,竹制家具也被现代家具所取代。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该村再难觅箩筐身影。
“竹制品,特别是箩筐,又贵又重,都没有人买了。”黄老伯说,竹编手艺很辛苦,也没多少人愿意学了。现在村子里也就60岁左右那代人还会这些手艺,再年轻的基本都没有会的了。农田少了,箩筐的用处不大了。在当地,竹子也很少了,编制竹器的机会也不多了。
在白云区,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竹编手艺,已经没有年轻人肯学了。(资料图片)
“织箩的出路几乎没有了。听说村里有人出去做手工装饰品。”黄老伯说。而他自己,早些年偶尔还会编点小玩意,现在没竹子了,也很少动手了。
新闻优选
1.人和镇大巷村老祠堂重现百年前面貌,大门“曹氏宗祠”四字由探花书写!
3.【白云族记】白云区各祠堂的家训这么多,你知道你们家族的家训吗?
文|马发洲
图|马发洲
通讯员|黎有婵
编辑|欢欢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