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因编辑技术与NGS平台:3亿!又一家“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研究商”获3亿元融资


近日,广州微远基因宣布完成D轮融资,总金额达3亿元人民币,持续领跑感染精准医学赛道。本轮融资由博裕投资领投,前轮领投方及鼎晖VGC等多位老股东持续加持。据了解,“微远基因”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快速诊断平台与二代高通量测序(NGS)平台。微远医疗正在与重点医院紧密合作,打造基于贯穿组学与病理反应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诊断体系。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微远基因专注于基因技术创新与感染精准医疗,拥有两大核心技术:病原宏基因组学(mNGS)诊断与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2/13)快速诊断,已申请发明专利14项,获得软著6项。微远基因总部坐落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华新园,已建成近5000㎡的研发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试剂GMP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设有分支机构和实验基地。微远基因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医学儿童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顶级临床院所建立深入合作关系,现已发表高分SCI文章10余篇。微远基因面向ICU,感染,呼吸,儿科,神经等临床科室,构建基于基因组学,影像组学与EMR的感染性疾病AI诊断体系。


据行行查数据显示,“微远基因”2019-2021年完成4次融资,投资方包括火山石资本、国科嘉和、中金资本、鼎晖投资、腾讯投资、博裕资本、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

CRISPR技术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和医学研究等领域,并彻底改变合成生物学学科。研发人员利用CRISPR技术可以更快、更精确地编辑基因。在大宗化学品代谢途径构建和改造中,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展现了广泛的适用范围,不仅开发和设计出了大量新的基因编辑元件、工具和基因线路,还成功地应用于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丙酮丁酸梭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原核微生物及酿酒酵母、曲霉等真核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


基因编辑技术也分为三代,分别为ZFN、TALEN和CRISPR/Cas9。前两代技术采用的是蛋白质-DNA的识别模式,导致切割位点有较高的特异性,无法随心所欲的选择切割位点。第三代CRISPR/Cas9则采用的是RNA-DNA的识别模式,切割位点的选择上更加广泛。此外,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ZFN还存在构建难度大和易于脱靶的问题,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TALEN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脱靶,但操作过程相当繁琐。CRISPR/Cas9技术则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成本低,调控方式多样化的优点。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两位从事CRISPR/Cas9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也从侧面反映出该技术的突破性。


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被称为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相对于对于传统的Sanger测序而言,特点是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并且一般读长较短。


基因测序产业链分为上游设备、试剂及耗材端,中游测序服务和基因大数据服务端,下游应用端。上游主要是测序设备、耗材及试剂的研发及生产,被Illumina、ThermoFisher、罗氏等跨国巨头垄断,国产企业如华大基因积极布局;中游为面向终端用户的基因检测服务商,其购买上游公司生产的测序仪器、配套试剂耗材等,为用户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国内公司基本集中在中游,资本也向中游聚集;下游为基因检测服务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和个人用户等,其决定了中游基因检测服务细分赛道的市场容量、发展前景及业务模式特点。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也在快速成长,监管趋严提高行业标准,产业政策保驾护航,2019年市场规模已接近150亿元,2015-2019年CAGR达47.6%。

政策规范化推动产业发展。2014年之前,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监管状态宽松,基因检测设备基本完全靠国外进口。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CFDA叫停了所有临床基因检测并出台政策要求所有的仪器设备归CFDA报批管理,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CFDA先后批准测序仪和测序产品、高通量临床测序技术试点名单和临床应用试点名单。明确严格的监管、试点单位的公布提高了行业准入标准,长期来看利好行业发展,特别龙头公司入选临床试点名单和拥有批准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盒的企业,有望通过跑马圈地,将先发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

转载自:行行查创投动态

往期文章推荐:
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
艾博生物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
基因治疗公司大盘点-AskBio
2021年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报告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
浙江卫健委:细胞治疗已不存在临床转化问题,将做好政策支持
创新药研发专题报告:小核酸药物,从上游解决疾病
基因治疗行业快速升温,上海集中全国三分之一细胞治疗研发企业
纽福斯完成近4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国投招商红杉中国共领投
数字PCR技术在细胞及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概述
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核心法律制度及前沿实务法律问题研究
2021年我国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发展现状
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深度报告:加速崛起的黄金赛道
20多家国内药企布局CAR-T细胞基因疗法,中国或可弯道超车
崛起中的基因治疗药物
2021年我国基因治疗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医药行业深度报告:mRNA 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前景广阔
老而不衰、老而无病或将通过基因治疗实现!
世界首富投资干细胞重编程技术!主攻细胞“抗衰老”!
《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
我国新冠 mRNA 疫苗作为加强针的临床试验已获批
2021年全球及中国基因治疗市场分析概括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