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霍德生物前脑神经前体细胞(hNPC01)产品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本次启动会上霍德生物的临床医学团队成员分别就产品的临床研究方案、流程、项目管理、统计分析、药物警戒和临床监查、稽查计划等与合作的临床研究PI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该研究医生团队自2013年以来积累了大量神经干细胞脑内精准移植的手术和评估经验,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合作旨在共同加快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国际创新的iPSC衍生细胞治疗的探索性研究,为产品的注册临床I期提供有益支撑。该临床研究的第一阶段为单臂,open-label的剂量爬坡试验,将通过精准颅内注射给药在脑梗塞偏瘫稳定期的患者中主要探索hNPC01的安全剂量,兼探索临床治疗条件和功能性细胞替代促进神经环路功能重建的可行性。不久前,这一获得国家重点项目支持的临床研究在提交伦理申请后2个月刚获得了该大型三甲医院研究中心的伦理批件。
hNPC01是霍德生物开发的第一个off-the-shelf(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用于脑卒中、颅脑损伤的治疗。通过Hopstem第二代神经分化技术以及在GMP条件下生产的iPSC分化而来的hNPC01是Foxg1阳性>90%的临床级人前脑神经前体细胞,可以在体外和在颅内移植后的啮齿/非人灵长类动物pMCAO模型中长时间存活,并分化为多种功能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其组成和功能成熟度与人类大脑皮层相似。初步动物研究表明,人神经前体细胞体内分化的神经元可以与啮齿动物神经元形成突触,电生理活跃并可整合到神经回路中。人神经前体细胞在移植后还可能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和其他有益因子,以稳定或促进局部神经功能和连接。与对照组相比,接受细胞移植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卒中模型有显著的功能改善。目前,iPSC重编程方法根据是否将转录因子整合到细胞基因中,可分为整合重编程技术(慢病毒、逆转录病毒等)和非整合重编程技术(游离型载体、仙台病毒、mRNA、miRNA、蛋白质、其他小分子等)。不同重编程技术因使用的技术路线不同,在重编程效率、材料制备、递送过程及安全性等方面各具特点。据报道,霍德生物公司的成体细胞重编程方法为 mRNA + 小分子组合的 iPSC 重编程方法。公司创始人范靖博士指出,这种重编程方法不会整合基因组,而且 mRNA 降解速率更快,安全性高。通过上述mRNA + 小分子组合方法建立 iPSC 细胞库后,公司技术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RONA 2.0神经分化技术诱导工作库细胞分化成为目标神经细胞。从多能干细胞分化获得的FOXG1阳性神经前体细胞具有高产量、高纯度、高稳定性等优势,在体内可分化为高成熟度的多种功能性神经细胞,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逐渐整合进中风动物模型的神经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细胞替代。
据悉,上述细胞分化方法可以把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时间缩短到约7-14 天,而此前的方法需要在神经祖细胞 (NPC) 分化大约 30 天才能出现相对成熟的电生理现象。
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霍德生物)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及干细胞科学家范靖博士于2017年1月在杭州创立,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2017年6月,1200万天使轮;2018年12月,数千万A轮;2020年12月,数千万A+轮,2021年5月,近亿元A++轮;2021年11月,数亿元B轮)。公司在iPSC重编程专利、人iPSCs/ESCs的神经分化及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技术优势,是一家集临床疾病细胞治疗产品研发、iPSC疾病模型构建、科研及药物研发用人神经细胞和类器官产品与相关CRO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公司正在研发的“治疗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前体细胞药物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已入选浙江省2021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霍德生物在杭州建立了A+B+C级净化的研发及生产平台,以及临床级人神经前体细胞的规模化制备和质控体系。霍德研发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老年痴呆等疾病的临床神经前体细胞产品,致力于打造神经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产品,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展到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领域。公司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高质量的各类功能人源神经细胞、3D类脑器官、人源神经疾病体外模型、配套试剂、自主专利的iPSC重编程、神经分化、各类高通量检测/筛选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可用于神经疾病的机制研究、药物筛选与神经毒性测试等领域。
2.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