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已获批临床试验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药械组合产品——“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可以开展临床试验。
“与常规治疗相比,新疗法用于大动物肝衰竭模型上时,能将生存率从17%提升为87.5%,能有效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望为肝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救命治疗体系。”高毅说。
近年来,珠江医院在“科技强院”战略下,打出“组合拳”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今年2月,医院成立转化医学中心,着力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生态链。
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可刺激组织再生
人为什么会得肝衰竭?
高毅介绍,肝脏损伤导致肝细胞广泛死亡,并伴有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大量产生。这些炎症介质进入循环,最终导致人体系统性紊乱和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是各种肝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在我国,肝衰竭每年新发病例达80万-100万例,病死率达70%以上。
目前,肝衰竭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标准内科治疗、肝移植、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标准内科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非生物型人工肝即常规机械人工肝主要还是采取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方式,虽应用广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疗后病死率仍较高。
肝移植虽然是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但存在供体短缺、费用昂贵、手术难度大等临床“痛点”。我国每年仅有5000例左右肝衰竭患者能接受肝移植手术。
长期专注于人工肝领域研究的高毅团队在前期实验中发现,不论是肝切除小鼠模型还是药物性猪肝衰竭模型,在具有急性期特征的肝衰竭过程中,都存在炎症机制。
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导致的肝损伤,并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外泌体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刺激组织再生作用。
基于此,高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组建了医工复合型研发团队,首次提出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并构建了“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
解析
高毅解释,简单一点讲,这是一种运用到干细胞的透析方法,通过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分泌出一些物质,把病人的内稳态调节到正常,让病人本身的肝脏得到再生、修复。
临床试验预计开展两年
这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的主体,是一个生长着人间充质干细胞的罐子,学术上称为中空纤维膜式生物反应器。人体的血液流入这个罐子,一段时间后再流回人体,获取其中的有益物质。
这些人类干细胞从何而来?
高毅表示,目前主要是在脐带等部位提取胚胎干细胞,并对其进行“永生化”(指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大幅延长细胞的寿命)。“以往这些脐带血很多被当成医疗废物处理了,现在经过捐赠人知情同意,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做成通用型产品。”
未来,干细胞还可能来源于重编程细胞(iPS)。这是一类成熟的体细胞,但被人工重新编辑、诱导出万能分化性,表现出酷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能力。
重编程细胞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十余年,未来有望成为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的一种细胞来源。除此之外,这些重编程细胞还可能诱导成胰岛β细胞或血液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白血病等。
目前,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在救治大动物肝衰竭模型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生存率与常规治疗相比从17%提升为87.5%。
高毅专注人工肝研究已二十余年。早在2006年,他就曾带领团队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人源细胞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的研制与开发”,并研制了世界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原理型样机)。
他还首次提出根据急性肝衰竭发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细胞开展生物人工肝分层治疗的理念,使我国生物人工肝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肝病治疗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
据了解,本次药物临床试验预计开展两年左右,届时如顺利通过,有望助力众多肝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 | 南方日报
编辑 | 珠医小宣
E.N.D
往期文章推荐:
天使轮30亿美元,细胞重编程抗衰老公司Altos Labs获贝索斯投资
重磅!北京发布50条重大措施,推动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附一图读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国内首例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以AAV为基因治疗载体
一文读懂体外基因疗法中最常用载体----慢病毒载体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