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要|【文研讲座160】高彦颐:从景德镇工匠传说看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

章涵青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1-04-21

文研讲座160

2019年12月12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一百六十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从景德镇工匠传说看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高彦颐主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主持。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香港大学李约瑟-毛文奇基金教授梁其姿出席并参与讨论。



高彦颐教授


讲座伊始,秦大树教授简要介绍北大在景德镇陶瓷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并指出,现有的研究多遵循传统考古学进路。在他看来,高彦颐教授另辟蹊径,经由工匠传说思考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从口传历史探讨工艺技术,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进而促成了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新认识。


高彦颐教授在其研究中,着重探讨明清社会的物质文化,关心工艺技术,进而关注制作万物的能工巧匠,并在视角上力图跳出作为历史学者的学人眼光,关注观察并试图理解手工匠人自身的主观经验、感情生活、身体感觉与社会心性。她敏锐捕捉到景德镇工匠口头传说的丰富性,侧重其中涉及的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的方面,并配合着传世的器物,用以接近工匠的身、手、眼。在此基础上,高彦颐教授进一步放大视野,以环境生态艺术史(Eco-art history)的眼光,从博物馆学、鉴赏学对于个别精品的凝视,转向审视造物、用物的人,关注匠人与物料、物心、器物的互动关系,进而探讨“物”背后的“人”以及环境与知识文化等议题。在她看来,从景德镇的工匠传说中可以得见驱使技术革新的源动力:瓷土高岭土与釉火、工匠的血泪与欲望、手工艺的混合、刻薄的窑户老板乃至贪得无厌的官府——这些元素共同造就景德镇陶瓷业的风貌与核心地位。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水土宜陶”,技艺不断创新,宋代的青白瓷、明代的青花以及清代的颜色釉,均是景德镇陶瓷的品牌与名片。谈及景德镇陶瓷业的规模,高彦颐教授指出,景德镇人口密集,陶瓷生产技术分工细密,每年出产大量瓷器,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长期定型发展。高彦颐教授从生产维度入手,关注造物物料与技术,认为无论是个体的具身性知识,抑或工序间专门管理的技术性团体,他们所怀有的工艺技术均值得深入探究。而景德镇所呈现的产业革命之前的手工业面貌,亦与一般认知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有所区别。景德镇的工匠传说,对于专业分工与复杂的社会矛盾有深刻描写,而高彦颐教授从传说中,洞见景德镇在手工业时代所出产的产业量贩,认为这是无数无名匠人的血、汗、泪所换来的。


关注到手工艺的环境生态,高彦颐教授着重探讨物料、技术与社会关系。在关注民间资料的过程中,她注意到当地流传至今的口头传说多歌颂人性善良、工匠勤奋向上与追求技艺的苦心;未婚女孩的爱心与牺牲推动技术革新,促成大量的技术发明;而不少传说故事也传达出一无所有的光棍一心发财、娶老婆的原始欲望。在她看来,这些传说具有很强的在地知识的特征,每个作坊都有一套世代相传的传说体系,而制瓷的原料、过程与技术要求,以及制作机制衍生出的社会矛盾,在传说中都有体现。她注意到景德镇制瓷 “二元配方”的创新,即将瓷石白墩子掺进高岭土,可使得瓷胎更加轻薄。民间“双学艺”的传说中,也蕴含着新技术的产生过程,而绝技需通过具体的“人”得以延续。具体分析制瓷过程中的传说,在制瓷原料层面,瓷石白墩子由以村落为单位的技术群体专门采集,用人手切开并进行水硾,而当地瓷石资源的丰富可用黄龙白龙的传说来解释。而另一原料高岭土,亦有“白玉珠”变“白玉土”,即白花花的瓷土转化为白花花的银子的故事。高彦颐教授认为,从上述传说中,可见神仙、龙、凡人以及好心、善良、无私奉献均为景德镇工匠团体的宝贵资源。而谈及釉料与窑火科技,传说中童女的无私奉献可被视为技术创新的主动力:血红色的釉彩,科学上讲是铜氧化还原的作用,在传说中则被演绎为看火师傅的女儿、童女的血滴在地上所形成的“美人祭”,而青花瓷、青花料,亦与童女廖青花关联密切。人与石、物料紧密联系,而少女们的善良、无私、牺牲,与官府的刻薄、窑户老板的压迫形成鲜明对比。


景德镇御窑厂图,Photo © Jan-Erik Nilsson, Jingdezhen 7 Sept 1992.


高彦颐教授随后分析国家权力与技术创新,着眼工匠、窑户老板与官府几大群体间的关系。口头传说反映出,工匠与窑户老板之间多为反抗、罢工等对立性关系;官府对产品提出苛刻严格的技术要求,以“处死”下令压迫工匠;工匠则奉命自我牺牲,以自身的血汗,来烧制一尊尊精美绝伦的瓷器。高彦颐教授特别注意到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接触与感知。烧窑时白热的窑火惊天动地,窑火里器物亦幻亦真,而看火师傅间接用手去摸,用陶片作为探测器得以感知。而在景德镇风火先师童宾开窑看火、以牺牲自己的肉体烧制龙缸的传说中,她亦强调对于烧制工匠的身体的关注。


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并非依靠文字来掌握釉色、看火等高端技术与相关的知识文化。在高彦颐教授看来,口头传承对于当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与工匠知识通过口头形式代际传承,形成一套不同于主流的知识体系。她认为,口头传说是工匠群体赖以传承高端技术的法宝,需要继续归纳整理。而在研究思路上,高彦颐教授表示,在考据性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亦应回归到经验摸索与试验,探索民窑与官窑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身体感知的技术交流等议题。


讲座现场,左一为高彦颐教授,右一为秦大树教授,右五为梁其姿教授


“只见树木,不见林”,在环境生态视角的引领下,高彦颐教授进一步关注瓷器生产过程中必需的柴、砖等消耗类物料。以柴为例,景德镇陶瓷业生产会使用特定树种的柴,勾连起特定的砍柴技术群体,而柴的使用也会影响、改变景德镇生态面貌。由此,高彦颐教授提出新的观察视角,认为需关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物质、“媒材”(dissolving agents and agencies),如看火师傅细腻的技巧、壮烈的牺牲与前述的烧制青花时的血,“让他们在记忆中多活一段时间”。



在讨论环节,高彦颐教授提出三个可供讨论的角度:一为问题意识,即手工业中的“环境生态”;二为证据,即口头传说与瓷器(传世实物)的关系;三为论证方式,探索用讲述故事代替推理的陈述式叙事的呈现力度。互动环节,三位老师同在场听众深入讨论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的“物”与“人”、文献记载与口头传说等的关系。


秦大树教授回应梁其姿教授提及的“树”的故事。他认为,不同于北方窑厂依煤、柴资源而定期转场的模式,景德镇采取高度发达的专业化生产,集中用柴,取土、备料、供柴等物料均从较远的地方转运而来,因此,在景德镇当地很难找到关于砍柴与树的传说故事。而在文献记载与口头传说的关系上,秦大树教授表示,二者分属不同的传承机制,彼此并未交叉,而常被忽视的口头传承同样具有强大的魅力,因此在讨论景德镇时,应将文献、实物、传说等结合起来看。高彦颐教授对此进一步补充,她主张应将技术与身体知识、感观兼顾来看,在抽象的理论知识外,接近并感受作为工艺载体的工匠身体。她认为,景德镇的工艺知识依靠身体传承,因此需要依靠身边的、具象的事物进行还原与感知,而纯粹的科学家眼光则很难捕捉。






责任编辑:王东宇、周诗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