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文研读书21】中国现代学术的精神、制度与文体——陈平原“学术史三部曲”研读会
文研读书|第20期
2020年10月22日下午,“北大文研读书”第二十一期、“20世纪中国文学与学术”系列研读会第一场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国现代学术的精神、制度与文体——陈平原‘学术史三部曲’研读会”。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主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等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十余位学者与会。本次研读会由文研院、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协办。
研读会围绕陈平原老师新近出版的“学术史三部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展开。陈平原老师从事的研究领域众多,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中国现代学术是他用力最多也最看重的领域之一。“学术史三部曲”历三十年之功写就,三本书各有专攻。《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为中心,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从学科入手,兼及学问体系、学术潮流、学人性格与学科建设,在思想史、学术史与教育史的夹缝中思考文学史的生存处境与发展前景;《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关注在中外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中,中国学者如何建立“表达”的立场、方式与边界。
陈平原老师“学术史三部曲”
研讨会伊始,陈平原老师在主题演讲中回顾了他的治学道路以及那些“压在纸背的心情”。他认为,那一代学人的阅历、观察与心情或许比他们做出来的学问还要有认识意义。就个人的治学路径而言,尤为突出的是“忧生忧世”的学术背景,以及“学在民间”且与时代同行的治学关怀。
陈平原老师指出,“学术史三部曲”的写作离不开他的学术组织工作。在1990年代艰苦的环境中,他坚持与友人一道编书编刊,这既出于知识人的责任,也来自民间学术可以救弊的信念。在与时代不断的对话中,学术史三书得以成型。不过,陈平原老师也提到,当初一度兴盛的民间学术在如今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已显得不合时宜。相比于1990年代坚持的学术独立,现在的他更愿意强调“有情怀的专业研究”。
接下来,各与会学者先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吴晓东老师认为,陈平原老师的研究成果体现了1990年代以来的学术转型及其成就,可以用“文、学、史”三位一体来描述陈平原老师学术范式的总体性特征,这背后体现的是20世纪中国学人的主体建构和人间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用“思想”、“谱系”、“情怀”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陈平原老师学术研究的特点。首先,“思想”是其最重要的特点,陈平原老师不仅注重研究的思想性,也用自己的思想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其次是“谱系”,学术精神、学术制度以及学术文体三个维度共同建构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范式。最后,“情怀”是陈平原老师投身学术的根本诉求,也形成了他学术研究的一种风格。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提到,有别于钱理群先生直接介入现实,陈平原老师把关怀压在纸背。就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而言,较为重要的学科史著作是黄修己先生撰写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而陈平原老师则从中国人文学术的现代转型这一更大的角度为整个学科补上了一课。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认为,陈平原老师的学术史研究最主要的功用是通过描述学术进程的连续性,让后来者得以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探讨前人的功过得失也是在选择某种学术传统和学术规范。此外,“三部曲”的共同特点是文字畅达、语义精炼。作者精通文史、贯通古今,这也是学术史研究的必备条件。最后,他认为“三部曲”如果能够继续加工,使之更具逻辑性、结构性、系统性以及理论的支撑,当能更上层楼,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风表示,学术史研究在陈平原老师所有研究中起到背景性作用。在他看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之所以选择了章太炎、胡适这两个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二者都积极介入社会。《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和《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分别是对文学内部与外部的研究。述学文体表面上是表达的问题,实际关涉学术思考能否多样化。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庆澍由陈平原老师对于“演说”的研究引申出了当代述学文体中的“讲课与谈话”。课堂讲录的核心优势在于现场感,“三联讲坛丛书”大获成功的原因便在于此。其次,谈话已经成为学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特征是不仅有学,而且可见人之性情。讲课与访谈都具有参与感,换言之,说话的接受者也参与了述学文体的生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指出,陈平原老师的学术史研究反思了我们置身其中的知识生产机器、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反思中使我们发现了更多可能性。1990年代的人文学界有过三种影响巨大的研究路径:思想史、文化研究、学术史。学术史研究强调职业性的自我与规约,现实关怀通过学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她看来,晚清民国大转型时代出现的诸多大学者的思想视野仍然可以覆盖21世纪的中国问题。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剑青认为,陈平原老师选择学术史研究是有感于1980年代学术的空疏,也出自对于西潮垄断的警惕。学术史既是有意识地选择和建构的传统,研究者依托学术史也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取向。倘若参照西方,可知中国学术体制并没有完全定型,辨析内在于中国现代学术之中的西学脉络也许是未来值得用力的方向。对于年轻学者来说,情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如何处理学术和现实的关系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丽华提到,她在疫情期间读到《武侠·私学·人文——陈平原手稿集》时的感动。经由手稿这种特殊的媒介,她再一次意识到自己这代学人正是在陈平原老师那代学人搭建好的学术舞台上起步的。就著作而言,张丽华老师认为,“三部曲”对于“文学如何教育”、新文学中的“声音”的思考,与程千帆先生于1940年代对大学中文系教学制度的思考有一脉相承之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陆胤认为,学术史可以划分为学案体、学科史及机构史、关于“学术研究技术”的历史这三种路径。“三部曲”正好对应了这三方面。引入文章学的学术视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可以纳入到陈平原老师关于文体学或是文学书写模式的系列研究中。辨析“文章”的历史内涵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李浴洋博士认为,就学术史的脉络而言,陈平原老师这一代学者成就的学术史转向在很大程度上肇始于并延展了对于“人”的思考,他们重新寻找“人”在结构性的历史因素中的角色和地位,可谓一种“学人”的学术史。在他看来,未来的学术史研究还需关注影响现代中国人文学术的若干关键因素,诸如学术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起以及学术和国家的关系等。
研讨会最后,陈平原老师进行总结回应。他重申,学术史研究既是一项学术课题,也是一种自我训练。他期待年轻一辈能接续“学术史三部曲”中的话题。他认为,自己这一代学人最为宝贵的经验或许是对于学术和政治关系的深切体会,并且为这种体会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学术语言加以呈现。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周敏萱、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