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稿之后:论文在编辑部邮箱中睡着了,而你还在傻傻地等

兰哥 科研写作学院 2021-01-23



进行核心期刊投稿时,相信很多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投稿、拒稿、投稿、拒稿、投稿、修改、拒稿、投稿.......

每一个投稿周期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很多时候一篇稿件投两三个刊物下来,一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一次审稿周期那么长的时间,那你的文章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答案很残酷,残酷到可能让你怀疑人生,因为你的文章在漫长的几个月里十有八九都是在“睡大觉”,而你却一直在无休止的等待之中。

这是兰哥的第16篇文章,今天我来说说你的文章在杂志社是怎么个“睡”法,希望对你今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有所帮助。

呕心沥血、反复打磨出一篇“旷世佳作”,欲发权威核心?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CSSCI南大核心、北大中文核心、CSCD核心期刊——永远是高校老师、硕士生、博士生必须绕过去的弯,他们或为了评审职称、或为了项目结题、或为了评奖、或为了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为了毕业、或为了一份理想的工作......等等。


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和目的,有的一篇文章可以一次性通过,轻松拿到想要的刊物,有的费尽周折而不能如愿。是水平的问题?还是运气的原因?


对于这些被拒的稿件,他们中不乏专业水准高、文笔功底过硬者,但为什么还是会被一本核心期刊打回现实呢?明明是一篇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为何却还是被“无情”拒稿了呢?


01

核心期刊的版面“僧多粥少”

并不是耸人听闻的


首先,我们根据一些直观的数据来简单认识一下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所处的环境和现状(统计源科技核心只有医学专业认可度高,所以今天暂不讨论)。


(一)CSSCI南大核心的大致版面和受众群体


全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名:“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英文缩写:CSSCI,俗称:C刊。因为由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评审,又称:南大核心。


2019-2020版南大核心一共568本杂志,多数为双月刊,每期文章最少的不足十篇。咱全部以月刊,每期平均30篇文章计算,南大核心一年就20万篇文章左右的版面。


但是,对发表南大核心期刊的需求,却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据2018年相关统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28万人,比上年增长2.42%;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9万人,比上年下降8.68%。普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3.65%,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85.80万人,比上年增长6.43%。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硕士生76.25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


还有全国所有科学研究院、国企、银行、医院、律师事务所、电力、建筑等企事业单位不计其数的研究人员,以及公务员、中小学高级职称、高级职务的老师。


这么庞大的受众群体,请问20万篇文章的版面够分吗?非常明显,供大大的小于求,发南大核心难不难这个问题?我想已经不需要任何解释了。


统计数据来自网络



(二)北大中文核心实际版面


北大核心,全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它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协同4174家单位的7941位专家参加评审,故俗称“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2017版北大核心一共1983本杂志,其中有双月刊、月刊、半月刊、旬刊,若以月刊、每期60篇文章计算,估计一年也才150万篇左右文章。


面对那么庞大的受众群体,本身版面就是有限资源,而很多杂志在被北大核心收录的同时,也被南大核心收录,这也就大大的缩减了实际的论文版面。


所以,说北大核心期刊是“僧多粥少”、“一票难求”一点都不夸张。


(三)CSCD核心期刊


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定量遴选、专家定性评估, 2019-2020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229种,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228种,中文期刊1001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两部分,其中核心库909种(以备注栏中C为标记);扩展库320种(以备注栏中E为标记)。


能入围CSCD数据库的都是理工科领域的优质杂志,而且很多CSCD收录的期刊同时也是被北大核心、南大核心收录,所以能用的版面也不多,况且CSCD主要是针对理工科专业的作者。

图片来自CSCD官网下载文件



02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石沉大海”

除了版面稀缺,也可能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而不注重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一篇学术论文的水平高低、质量优劣固然重要,但选对目标刊物往往也能一锤定音。


所以,根据自己研究方向不断缩小目标刊物范围的同时,认真研究目标期刊设置的栏目、收录的文章,知道了编辑的“喜好”,才能“投其所好”。


只有研究明白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作者资质、选题、文章,你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东西去对他们的口味。也就提高了被录用的机会。



现实的世界很残酷!当你觉得自己的投稿“势在必得”的时候,其实人家早已把你拒之门外


读到这里,你那满怀期待的眼神,是不是迫切的想知道编辑“三个月不录用视为拒稿”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其他用意?兰哥今天通过一个真实发生的情景,让你身临其境了解个中缘由,也更能明白为什么核心期刊投稿会那么难。


事情发生在昨天,2020年6月9日,某南北双核心期刊编辑来我们单位谈业务,我把该编辑说的关于核心期刊审稿、录用的问题挑重点整理几段呈现给大家:


兰:xxx作者那篇文章是xxxxx方向的,这个刊物没有相关的栏目,是不是发不了这个刊物?


编:这个你不用管,能不能用就是领导点头签字的问题,顶多就是在哪期开一个专题栏目。

......


兰:年内这个刊物还能不能整两个名额出来?


编:年内早就排满,双月刊,每期就二十几篇文章,稿源太多了,不好匀出版面来。

......


兰:社里留给网络投稿的名额有多少呢?


编:极少数单位资质条件特别好、文章质量好的会录用一两篇,投稿邮箱里面一个月的投稿就一两千篇,哪里看得过来哟,再说也没有多余的版面去安排。


邮箱里面没录用的稿件不用去管,投稿须知里面说得很清楚,二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或者另投他刊。


社里跟XX大学、XX学院......都有合作的,这些学校作为理事单位每年会赞助杂志社,在文章同等质量下,会按约定优先给他们出xx篇文章。


杂志社的特约审稿专家都是圈子里面的大咖,他们都有几篇稿件的组稿权限,所以就那么二十几篇文章,可以说就没有网络投稿说话的地方。

......


核心期刊编辑的原话告诉你:现实就是这样,当你坚持原则自己投稿不走关系、不走渠道的时候,其他人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早已到达成功的彼岸。不是说你的坚持就绝对不行,成功机会肯定是有的,但其难度可想而知。

可能你会认为兰哥说的这个刊物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所有。但是,以管窥豹,可见一斑,一个刊物的套路,足以映射其他刊物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招式。


只要有私心存在,就肯定会存在人情关系。假如你的一位直系亲属是某核心杂志“一把手”,若你想找他给你发一篇刊物,就算他再怎么刚正不阿,给你指导下选题、提下修改意见总该能办到吧。这不也是在用关系吗?


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你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我们看得到的,就数前段时间网络爆料的“主编爸爸在其核心期刊《银行家》上给儿子登散文作品”事件最具代表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相信你对“关系”这个词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当你在四处投稿无门的时候,是否考虑下能用的“关系”呢?还是继续跟自己较劲?


再来个真实例子作为今天的结尾:有一位xx大学博士讲师,用不菲代价找渠道定了一篇北大+C扩《*媒》并火速出刊。没隔多久,这位老师通过之前帮他出专著的出版社编辑帮忙,几乎零花费把他自己写的文章又发了一篇在《*媒》上。




来源:兰哥的论文圈头条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