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走访100多个乡村!著名学者王宏甲的贵州情

贵州改革 2022-03-30


嘉宾档案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文化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04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对中国新世纪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中担任电视总撰稿。近年出版的《塘约道路》《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走向乡村振兴》等报告文学作品,都以深厚的感情书写贵州。


走向乡村振兴(视频:何俊杰 )

2021年春,以大历史观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在全国各地激起了层层浪花:新华社发通稿,中央宣传部党建网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题评介这本书,《学习强国》多次推介,《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向海内外介绍书中内容,《文艺报》以《书写可歌可泣的新时代创业史》为题发表作者访谈,人民政协网、中国青年网、多彩贵州网、中国西藏网等全国媒体相继报道推介,至今报道该书的媒体已达数十家。近日,“天眼27°访谈”在毕节专访了《走向乡村振兴》的作者——王宏甲。



镌刻在骨子里的“人民观”

在我的眼里,王宏甲是当之无愧的大家,著作等身,荣誉非凡。但与他接触后,才感觉到他的“大”来之不易。他将自己经历过的阳光、风雨和泥泞,都化作醇厚的情感和清醒的认识,造就自己,也影响着读者。


王宏甲新著《走向乡村振兴》

王宏甲1953年6月出生在福建建阳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成长经历既坎坷又充满传奇色彩。15岁半就到农村插队,与乡亲们在田野里摸爬滚打8年。

回忆起50多年前的往事,王宏甲记忆犹新:“记得我18岁那年得了恶性疟疾,高烧不退,说着我自己不知道的胡话。我插队的村子只有14户人家,全村只有我一个知青。夏季的大水冲毁了小村连接大队部的桥梁,我们村成了孤岛。村里的妇女们轮流看护我,把老人们认为能退烧的草药熬成汤一口一口地喂给我……1976年冬,我告别生产队的乡亲,就要离开插队8年的闽北山村了,乡亲们把我送到村口,队长说:你还会来看我们吗?这句话有无限内容,令我震撼!那以后,我一次又一次重返插队的村庄,看到衰老的笑容是怎样把我视如归乡的儿子,牵衣执手争着拉我回家,我的泪水就像种子那样掉在我种过的土地。”



在此后的人生旅途上,无论是在建阳县冷冻厂当工人、县商业局做干部,还是后来自学创作、考上大学,一路跋涉来到北京,他心底始终保存着对那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多年后,他应邀给北大中文系的学生讲课,整节课只讲了两个字:农民。他说:“科学主理,文学主情。在我全部的作品中,最深厚的感情,是农民哺育的。”“作为土地,我情愿被谁耕种;作为庄稼,我情愿被谁收割。”


王宏甲在做报告

王宏甲不但在文学上造诣极高,而且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风格独具。他把对中国历史的研读同现实的体验汇聚到思想的熔炉里,化作语言文字,以一种清澈、明亮、高尚的价值导向,影响着广大的读者和听众。

他曾赴韩国出席首届韩日中文学论坛,作《我的中华文明观》演讲;赴法国参加首届中法文学论坛,作《世界需要良知》演讲;赴俄罗斯参加国际文化对话会议,作《在圣比得堡怀想阅读》演讲。

尤令人钦佩的是,他通过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创造性的释读和深度挖掘,出版了《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专著。这部文史著作以国史、党史、军史三线交织结撰全书,上起《尚书》,下至当今,将中国历史文明和现实政治融为一体。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废墟里埋藏着诸多英魂,即使断简残篇留下的残破音节,也能让我们看到殷切的梦想、壮烈的呼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出版于2013年,影响深远,不少党政机关、军队院校、党校及干部学院邀请王宏甲去作“人民观”演讲。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追本溯源,从而使整个演讲格局视野雄阔,充满激励和启迪,饱含政治智慧。

讲起新中国,王宏甲曾这样说:“一个民族所有的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的变化。半个世纪前还‘一盘散沙’的国人,在新中国变成数亿精神焕发的人民,给全世界留下强烈印象。人民观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观。这是一个民族迅速更新自己,发愤图强的根本!每思于此,我心中都会涌起温暖。”


王宏甲所著的《人民观》

采访王宏甲之后,我把收藏已久的《人民观》再拿出来细嚼慢咽,读着读着,大脑里异乎寻常地亮堂起来,仿佛走进一片葱茏明净的心灵家园。

有人说:“王宏甲在用心、用大爱、用使命煮字。他不单单是书写,也不单单是记录,他呼唤一条与时代合拍、和人民相守的道路。”从我曾经拜读过的《智慧风暴》《中国精神》《世界需要良知》等一本本蕴含良知和真情的作品里,我仿佛触摸到他一直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像唐代诗人写边塞那样的情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为了创作《走向乡村振兴》,王宏甲深入走访了毕节100多个乡村,记下的采访笔记一个行李箱都装不下,搜集查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



在采访过程中,他可以与老态龙钟的搬迁户、渴望进城读书的孩童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他的采访,常常误了饭点。有时,他会兴致勃勃向大家讲述采访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眼里还禁不住有泪水。

在创作的冲刺阶段,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不吃晚饭,甚至连剃胡子、理发的时间也腾不出来。因水土不服肠胃出了问题,他也硬撑着不去看医生。长时间的电脑操作使左眼充血红肿,他剪一张纸片遮着眼镜框又继续工作……他说,有一种力量在催促着他:快写!快写!


2017年在赫章县海雀村采访“时代楷模”文朝荣的妻子李明芝

从2017年以来的4年时间里,王宏甲不是只在毕节,他还跑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0多个自然村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的脱贫攻坚战。

王宏甲曾荣获“2018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他是获奖者中唯一的作家,意在表彰他“脚踏实地,深入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神经脉动的丰富多彩”。

对这一荣誉,他很看重,把奖杯图片作为他微信的头像。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他“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贵州人民的“老朋友”


访谈中,得知王宏甲与贵州已有20年“交情”,我有些吃惊。待他说明原委,我情不自禁:我们原来已是“老朋友”啦!

王宏甲第一次到贵州,是2002年。此前,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智慧风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全国10部献礼书之一。贵阳市委邀请他来作一个关于发展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报告。



之后,他又被邀请到贵州大学作报告。王宏甲第二次到贵州是2003年,参加中国名家科学文化考察团到平塘县考察并给平塘的干部作报告。

这一次,平塘县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短短两天,贵州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掌布峡谷的自然奇观,让他了解到,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是两亿年前的海底世界。为此,他撰文《要看两亿年前的海底世界,请到贵州来》点赞平塘。


2003年王宏甲(左一)在平塘考察,右分别为中科院院士李廷栋、刘宝珺

之后多年,他也偶尔到贵州作报告或路过贵州,真正被贵州深深“吸”住,还是2016年到安顺市意外发现塘约村。

塘约村党支部引领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被他敏锐而清醒地发现,通过细致的采访,他将塘约村“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致富”的经验,和他对农民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塘约道路》出版后,在各级各界引起热烈反响,贵州号召全省学习推广“塘约经验”。随后,毕节市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探索实践,引起了他的深切关注。4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毕节调研、采访,他与不少乡村干部成了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2017年王宏甲(右一)见证毕节市乡村第一个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

其间,他还接受了中宣部安排的任务,撰写《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为此,他又在曾经到过平塘15年之后“再续前缘”,到贵州平塘等地农村深入采访,记述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支持“中国天眼”建设的发展愿望和热情奉献,让外界近距离、多角度、深层次了解贵州。

随后,又担任电视剧《中国天眼》总编剧,在贵州大山里与演职人员并肩战斗。

仔细读了王宏甲的《塘约道路》《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走向乡村振兴》,深感不少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王宏甲对贵州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贵州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求实苦干精神的赞美。

这种情感是挚诚的、发自内心的。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也曾经代表全体村民给他颁发“荣誉村民”证书,对此王宏甲很看重,说“我也是你们贵州人”。





天眼27°:读您的《塘约道路》《走向乡村振兴》,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党建引领”,强调在乡村振兴中推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探索实践可贵在哪里?

王宏甲: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出台或修订了支部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农村工作等“三个条例”,明确要求“村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这是党内法规的重大创新。实践证明,毕节在全市所有农村都建立了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把贫困户都吸收入社,做到“一个贫困户也不落下”,如此以强弱联合凝聚乡村社会,农民被充分组织起来开展乡村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才不会落空。这是脱贫攻坚的最佳途径,也是保障脱贫不返贫的必要举措。进而催生“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大力发展产业,挺进乡村振兴。


王宏甲采写的《塘约道路》

天眼27°:《走向乡村振兴》贯穿“组织起来”这条主线,特别在第三章中您从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角度,用一种大历史观探讨了组织民众的重要性。您认为“组织起来”对于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有着怎样的意义?

王宏甲:“组织起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人类是靠着组织起来,才有能力运用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设陷阱猎杀豺狼虎豹,从而把自己从“一物吃一物”的生物链中解放出来,不再是任何动物的食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新中国,这都是基本的事实。懂得了“组织起来”的必要性,接着的问题就是:谁去组织?资本去组织,还是党去组织?毕节坚定地推行“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就是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不然一家一户的,如何打仗?在今天的毕节农村,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但已能看到人民群众热爱家乡、自信心普遍增强的欣欣向荣气象。

天眼27°:读您作品的时候,我们感觉既有高度也有厚度,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哲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您在创作时是如何做到的?

王宏甲:我采写的每一部作品,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如果说这是“谦虚”,形容的正是自己的“不知”状态,所进行的首先是“求知”。西方人讲“知识”,中国人讲“学问”。“学问”二字,蕴含着中国先哲提示的获取学识的两条渠道:一是可以从书本里“学”来,二是可以从实践中“问”来。比如我刚到毕节采访的时候,对脱贫攻坚的一些政策理论我也不懂,我就阅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及中央、省、市出台的有关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文件资料“补祼”,还经常向毕节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请教。一段时间后,诸如“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五个一批”脱贫工程、“五主五包”责任制、“四重医疗”保障等许多“大政策”或“土办法”,我都懂了。


2017年王宏甲(中)在大方县调研

天眼27°:听您曾经说过,“贵州是文学创作的宝库,我和贵州有深厚的感情,我会继续关注贵州。”我们真心想再看到您关于贵州题材的新作,这一天要等多久?

王宏甲:明朝刘伯温说过“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一天我们正在看见。我虽然写了《走向乡村振兴》,并不是写完就完事了。或者应该这么说,实际上,我的能力很有限,所做的只是这一点点。贵州这些年的改革发展有目共睹,有许多好的经验;毕节试验区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全国很多部门的支持下,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希望有更多人关心,也希望能多一些“自己向自己的优秀学习”,把“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推荐阅读

    ●生动反映贵州改革实践!《走向乡村振兴》出版

    ●中央出台文件: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贵州福泉市当好医保基金“管家”深化医保支付改革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微编:石芳蓉“贵州改革”微信2021年第132期(总第1606期)

▌2021年5月12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