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年,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出走与回归
首先开篇给自己的推文打个小广告,高清重置的,中、俄、英三语校对版「哈军工校徽」已经制作完成,各位军工七校的校友们请自行取用。
然后在这里我还是先说点题外话。
最近杂谈、思辨、图片的内容更新的比较多了,干货内容少了些,感觉和本频道的调性不符了。思前想后,我就紧急更新一篇相对来说干一点的杂谈吧!
有一说一,真不是我不更新那些已经开坑的各个系列。甚至其实我写这篇内容,本质上也是为了引出另一个话题的,而要引出的话题,就是那系列作之一。
只是我写着写着,发现越写越多,根本刹不住车了,而不写这些吧,又讲得不完整。无奈,就只好先把这部分独立成篇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杂谈。
另外,也是要和大家请个假啦。马上十一国庆假期要到了,我也要和我老婆出门旅游去了,那么公众号的更新,就只好暂缓一段时间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很多要聊的话题了,我们节后再相聚!
正文开始。
老校友们都知道,前面的很多年,我们一直都是称「军工六校」的。
这个概念,据我考证,最早应是由哈军工北京校友会提出,它既能囊括六所以哈军工人为主建立的大学,又能和工信部的「国防七子」、原兵器工业部的「兵工七子」做一个区分。当然了,这三个概念里,都有南理工,南理工是这三个团体的最大公约数。
然而「军工六校」,其实是不足以囊括哈军工分建出的全部力量的。
众所周知,哈军工曾先后创建了十个系(不算外国留学生系的话),分别是: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原子化学防护系、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子计算机系。
但原「军工六校」里,炮兵工程系由南京理工大学继承,海军工程系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继承,装甲兵工程系由陆军装甲兵学院继承,工兵工程系由陆军工程大学继承,原子化学防护系由陆军防化学院继承,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子计算机系由国防科技大学继承。(大致是这样,具体一些专业和人员在几个高校内部也有调整变动,不能把哈军工的当时的一个系和现在的六校中的某个完全的划等号)
可这其中,唯独少了哈军工的一系,也就是空军工程系。
那么空军工程系去哪了呢?为什么不属于「军工六校」呢?
原来,空军工程系在1970年,整建制并入了早已存在多年的西北工业大学,并且是拆分了打散了完全融入了其中,是的,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甚至不是跑到西工大去单独搞个系这个概念,而是按照教研室甚至更细的颗粒度,融入了西工大的各个系中。从此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不再以独立的姿态来办学了。
西工大官方的介绍,哈军工的专业就这样并入了西工大各系中。但这里似乎有个问题,就是西工大的直升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应该是哈军工并入之前就存在的。调整给南航,基本可以认为和哈军工没多大关系。反而是西工大的航空武器专业,其实就是来自于哈军工。所以南理工除了继承了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外,也继承了一点空军工程系的余脉。
而由于是后加入的,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学校就更谈不上是由哈军工人所主导的了。
事实也是如此,即便后来由哈军工出身的戴冠中出任西工大的校长,身居西工大的高位。可也丝毫不会改变西工大的校史,是从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开始计算的。更不会改变西工大的主体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的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内迁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这一事实。
可以说,原有的两股力量,一个给西工大锚定了生辰,一个给西工大塑造了金身。哈军工来的人,虽然人数也很多,但说好听的,你是并过来的,说不好听的,你也可以说是原来单位黄了,被我重新招聘来的。
举个并不恰当的例子:难道美团挖阿里的人挖得多了,甚至端了两个团队过来,美团就变成了阿里的分公司了吗?
所以西工大,并不属于「军工六校」,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因此,在此之前,西工大对哈军工的态度基本是:有西安地区的校友,也接待,有纪念活动,也小规模纪念。
但也仅此而已。
你要说西工大给哈军工过个校庆,跟着哈工程、国防科大几个哥们儿过周年,那是必然没有的。
毕竟,西工大和其他那些老牌的院系大调整的学校还不一样,西北工学院和华东航空学院,都是几所大学合并组建的,而在合并之前,甚至没有一个绝对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全是亲戚,亲戚太多了。
而哈军工,又算是他第几号的亲戚呢?
再说,天天忙着串亲戚,也做不好自己了。
于是有的时候需要几个学校联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很尴尬的讲:「军工六校」和西工大。这也让西工大始终游离在「军工六校」之外而独立存在。我们的老院长刘居英也是痛心疾首,一系这个学院付出最多心血培养起来的系,就这样给人做嫁衣了(光是北京校友会的各类发言就多次提到了,且刘居英院长是给西工大树立在哈工程的溯源碑题了字「空军工程系旧址」的,可见他老人家对一系的偏爱)。
但是事情在近些年,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是西工大更加用心的梳理了一番自己的校史,把自己的校史重新定义为了「脉源三支」,这样从法理上把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地位和另外两个拔到同一水平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西工大稍微年轻一些的校友看到这,肯定会过来反驳:「我们一直都说的是脉源三支啊!」
No No No,真不是。我们来看这本1987年出版的介绍西北工业大学概况的书里是怎么描述的就清楚了。
西北工学院,洋洋洒洒一大段。华东航空学院,结结实实一大段。
到哈军工这,就一句。
这你受得了受不了啊?
下面还要强调下,西工大在1960年就成为了全国重点大学。虽然可能西工大自己也并不是那个意思,但也基本上等同于告诉大家:没有你哈军工,我也是重点大学,有你没你一个样,给你一句话已经不错了,还想怎样?倒反天罡么?
所以这个「脉源三支」,在学校办学历史这个尺度上看,真的是很新很新的说法!
然后,前两年西工大更是用出版物和石碑等一系列的文化符号,把这个所谓的「脉源三支」融入了校园文化中。
目前西工大的友谊校区里,就同时矗立着「西工岁月」、「华航西迁」和「军工添翼」这三块石碑。
此前本频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图片来自一位在贴吧短暂结交的西工大小朋友。
西工大校园内,竖起刻有哈军工11号楼(空军工程系旧址)的石碑
哈军工的内容终于不再是一句话带过,而是和其他两个来源一样,有了详实的介绍,可喜可贺。
同时,《军工添翼》的出版,也让更多西工大的学子注意到了自己学校里属于哈军工的那一份力量。
【出版动态】《军工添翼—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史话》正式出版
西工大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军工添翼丨我们为什么这么“钢”!
然后,也还是主要靠哈军工自身过硬的实力打动了,或者说打醒了西工大。
哈军工诞生了太多个共和国第一,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和荣耀。以至于每一项新中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的背后,总有哈军工人的身影。每一任领导人,也都会重新谈起哈军工。五十周年校庆,长者在国防科大校庆上宣布裁军。六十、七十周年,大大又分别造访了国防科大和哈工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工大也许这才完全明白过来,哈军工这个亲戚,和其他那么多的亲戚,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一个女婿半个儿,而自己,其实,也可以是哈军工家的大哥。
这下,真的倒反天罡了。
从我把你收留了,变成了你过来把我收购了。
但其实这也无妨,因为这一来,不管是西工、华航还是哈军工的老人们,其实都已经退休或是去世了。现在的西工大,都是他们共同的徒子徒孙们在当家罢了,那还分什么彼此呢?
二来,从现实层面考量,西工大另外两支的亲戚太多太杂,一家家认过去,你能形成什么组合拳吗?很明显不能。而且不光不能,甚至还备不住要低上人家一头。而哈军工这边就不同了,哈工程和南理工本就是一个单位的,如今又正式确认了校友关系,亲上加亲。而国防科大等几个军校,大体上那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校友资源也就打通了。
三来,由于国防科大的特殊性,让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并不能多做宣传。而西工大此时,那就是非军校中,哈军工分建高校里的最高学府。一系又是哈军工曾经最大的一个系(虽然一系拆分出导弹和原子后实力其实也不能说是最大的了),这一下,西工大就摇身一变,从旁支,变正统了。这种好事,绝对是西工大去强调另外两个源头所没有的。
既然如此,何乐不为?
于是我们终于欣慰的看到,经过长达五十三年的波折后,以「西工大北京校友会」被「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吸纳为分会单位为标志,西工大正式回归了哈军工的怀抱之中。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中,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称呼我们为「七校」,而对「军工六校」的表述,也永远的停留在了2023年的上半年。
而我们哈工程,此时也无疑是那最上路儿的孝子,直接亮出「军工七校」的招牌来:“军工七校”梦幻联动!师生齐聚哈工程“寻根哈军工”
从最近的推文里也可以发现,西工大北京校友会,已经正式参与到了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各项活动中来了。哈军工系京津冀校友在天津进行产学研交流
昨天我在南理工废除校友卡,阻止校友进校园,校友大呼:一毕业,我成外人了?这篇推文中,把哈工程继承的哈军工那一半的校园,形容为了《黑神话悟空》中的「大圣残躯」,收到了不少校友的好评。
那么这西工大的回归,又何尝不是如同天命人寻回大圣六根之一的场景一样呢?
只不过,西工大真的是破碎的哈军工的最后一块拼图吗?
只怕,也未必!
感谢各位哈军工和军工七校的校友、子弟和亲朋好友们的收看,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关注、点赞、在看、转发、赞赏、评论,我们下期内容再见!
相关阅读
冷知识篇
校园篇
民间百解篇
十大神器篇
全身像篇
半身像篇
校园新地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