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助尽助!湖州推进全类型社会救助

湖州民政 2024-05-17

“我虽然眼睛不好,但我心里明白,这每个月两千多的救助金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双林镇年过八旬的老吕眼泛泪花,打心底里感谢民政政策。






除了救助金之外,他和家人还得到了相应的临时救助、“六无六有”综合救助帮扶等精准保障,从助医助学、水电减免到免费观影等等,一系列措施大大缓解了一家人的生活负担。老吕一家正是湖州市以“救助+慈善”综合模式开展救助帮扶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救助+慈善”是湖州实现“弱有众扶”的一种新探索,给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再添一道保障。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作为浙江省精准保障标杆区建设的唯一地级市试点,我市聚焦困难群众所需所盼,启动了“弱有众扶”领跑示范工程,推进全类型社会救助应助尽助。

“社会救助是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慈善等社会力量成为了对现有救助扩面增项的有益补充。”湖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南浔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湖州致力于深化“六无六有”综合救助帮扶体系,涵盖教育、就业、居住、出行、养老、医疗、风险保障等全生命周期和全场景活动,并建立政府引导的慈善资金统筹使用机制,打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化、常态化渠道,全力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

预计今年将引入慈善补充资金1.25亿元,让困难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救助帮扶,“找准人、使对劲”很重要。依托覆盖县、乡、村三级的1277个“助联体”阵地,湖州市不断优化“供需两库”精准匹配机制。

前不久,年迈的郑老伯向飞英街道助联体服务站求助,希望有人能帮他维修家电。得知这是一位独居特困老人,吴兴区助联体迅速链接社会资源,通过微心愿的形式,为老人更换了油烟机,还把空调、窗户一并进行了维护,让老人欣喜不已。 

“从‘有什么给什么’向‘要什么给什么’转变,这是我们推动社会救助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新探索。”记者从湖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借助助联体网络,湖州市构建了涵盖5万余条需求的救助家庭需求库和159个服务项目的救助帮扶资源库。去年以来,已链接资源1万余次,大大提升了“弱有众扶”的服务品质。

此外,今年湖州市将进一步扩大“扶弱”的受益面,在稳步提升低保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以三口之家计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低收入困难扩面家庭认定工作,通过降低收入门槛、放宽财产条件、打破户籍限制,在全省率先打造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


来源:南太湖号

 往期推荐 

湖州代表队在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竞赛项目中喜获佳绩

湖州德清:数智化叩响生活幸福门

湖州:厚积薄发 且看现代社区如何破圈

湖州吴兴:“3+5+N”居家养老服务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湖州民政

记得点击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