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色思考|成为自己

曹蕾 未爱教育 2021-01-17

关注未爱教育 用设计思维做社会创新


成为

自己

我是个五岁女娃的最亲爱的妈妈,是个很受公公婆婆待见的好媳妇,是老公出行游玩的好伴侣,是父母眼里已经长大很有“心眼”的女儿,还是个正经八百的公益创业者。


虽然不知道确切的自己是谁,但是“成为自己”是自我激励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大概充其量就是个人才,所以对于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还在探索中。不过有一个特点很明显,贪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很丰富有趣,事业有价值有成就。

我特别爱听故事,虽然连段子手都没有做成,却还是保持爱听故事的习惯。过去的三十年没有接受自己的无能,现在想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要活得精彩!别人眼里波澜不惊得生活自己也认认真真活的波澜壮阔。想来想去,能来得出手的故事竟然是:被分手7次,早婚早育,坚持做喜欢的公益,跟过几个数得上行业领袖的老大……

维持三十岁以前生活的所有动力就是:看看这个世界。小地方长大,父母也是普通的小人物,自己也其貌不扬,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就是最大的动力。而作为反馈的方式就是,可以尽可能的对这个世界做一点点什么,这个什么如果能够回馈自己让自己看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就更好啦!

很欣赏那首诗,希望过上那样的诗意的人生。“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对于年轻气盛的我来说,不争就是好人,而诗意就是有趣。所以确认自己的关键词:有趣的好人。

一个没有什么文学才华却追求成为文艺女青年的女子,从一所邮电院校的应用物理系即将毕业。怎么既文艺又理性,做心理医生不错,认识这个世俗世界的通用物理知识我已经掌握的不少了,对于心理这个非物质性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所有的书读完之后,发现心理学所尝试阐述的心理世界还是再用那些视角,或者说自己看不见的终究看不见,需要去真实的世界中历练。


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我就立刻走上了职业道路。我得到一个数据说人生60%的有效时间再工作,所以对这个事情是慎重慎重又慎重。大学四年,我有一半的时间用来做环境保护社团,看来这个公益是真爱。

然而,事实上,人家派一个实习生来挖我,散步半小时就搞定了。这位实习生在我接替了他的位置后的一个月就投身创业了。不得不说,这位实习生之前低我两级的学弟,是我社团的部下,后来飞速的走上“人生巅峰”(就是环游世界、连续创业、各种处境之类的)。


不过这份工作是真实吸引我的,第一次接触是大三的实习无意间打开国际英文网页,看着一幅幅看上去成熟稳重的青年们去远方的图片,虽然不了解他们的公益内容是什么,反正够酷就行。还有就是,这位学弟不断的强调,那不是工作,那是帮助青年人自我成长的地方。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成长,主要工作还是帮助自己和他人成长。

创变者的概念虽然是最近几年才火起来,但是早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停在提changemaker,我们常说的是,be the change. 这些美好的词汇在工作的头几年里,深深的刻在了自己的心上。这一刻的好处是,觉得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做的过程中学东西,很实惠。刻下来不好的地方是,把过山车当家就常常和外面的世界脱节。例如,机构半年发不出上海最低薪水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当然这个里面是觉察出机构运营肯定需要调整只是真是自己来也做不来。例如,睡2个月的帐篷,能够在室内搭帐篷就觉得条件好上天了。真够没有底线的。


自己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初生牛犊不怕虎做了很多现在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把我的事情,例如给500强企业做CSR宣讲、培训、拓展等,带着50个大学生在北京乡下做2天的野外拓展,我们称为甄选营。离开了项目岗位脸不红心不跳的去应聘研究岗位,后来觉得研究有段时间了还是得回去做执行就又回去。

回溯这些历程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很了不起的,主要就是胆大,我胆大,我的老大们也够胆大。虽然我换工作频率也够快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希望自己不要走入舒适区。对于浅薄如我来看,舒适区在当时是意味着做同样的事情顶多做到第三遍就舒适了。我的眼睛盯着的就是“做事情”。从我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我就是不断鼓励比我更年轻的大学生要走出舒适圈,自然自己就特别特别看不惯舒适。


行业里面堪称翘楚的几家机构都待过了,带着一大背包的做事情秘诀和满满的信心(主要就是我爱工作,爱自虐)。非常感恩的是,我还带着来自前面共事过的伙伴们的祝福和关怀,踏上了创业路。这一步才的踏出,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满满的不确定,满满的成长。

最重要的发现是,光会做事情不灵哦,而且会很不灵。埋头做事情只是事情的一部分,还是一小部分。有个比喻形容我的状况很贴切,我手上只有锤子,所以我看什么都是钉子。对于我所选择的和一直在做的公益教育,教育本身需要超越要改变。例如,我虽然做过别人的领导,但是对于领导力这件事情,我始终往上看,就是为自己的领导做什么,极少往下看,带领自己的团队往前冲。以这些可怜巴巴的领导经验要去领导一个团队,没有难度就是在骗人。


在伙伴的支持下,我就把我知道的本身就不多的那些抛开,尽可能的用心去感受,哪些才是我真心向往的,不管是目标还是和同事的关系,甚至是和客户的关系。我不再将自己放在控制的位置上,开始做那个营造场子的人,开始既关照目标又关照人。我开始真正感受到过去我学到的东西对我的影响,那些除却做事情层面的影响。


例如,我做过的环保教育,在做的时候满心对自己专业度不够的责备,但是现在却能看到原来这些经历滋养我的是,我没有停止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和联结。这些联结生发在过去可能生发的是很多的主意,但是现在不是,现在这些联结开始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生发的是切切实实的改变如何发生。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把创业这件事情更多的跟使命结合的时候,面对决定的时候没有什么纠结,也不断的吸引来好的缘分。

在我看来,这段寻求之旅很漫长,我尝试将自己调整到舒适的寻求状态。这段寻求也是智慧寻求之旅。在没有了那么多“新鲜”刺激的30岁,我还可以静静的打开自己,努力的真诚,朝着目标不断精进是又一程活出自己的旅程。这段旅程看上去很安静,但是希望更向内,更敏锐因而更智慧。

这段自述本来是为SEED哈佛种子班准备的,后来取消了个人演讲部分自己觉得是个很不错的主题,就在这个安静的早晨把它敲打出来,和朋友分享。愿我们都是生活中的创变者,都可以欣赏自己的创变历程。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leona@weneti.com


相关链接


青色思考|冯百亿的公益组织运营思考


关于我们


我们是由几位长期专注于教育创新和社会创新领域的创变者组成的跨界共创团队。我们邀请社会各界一起帮助高中生体验和设计社会创新项目,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创变者。精益创业、设计思维、服务学习、项目式学习是我们的核心方法论。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变者。


我们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志愿时间,参与到我们的共创工作中。每人以少许但连续的能力来改变社会。我们从现有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运用“设计思维”为核心方法论,连接设计师, NGO,专家团队等多方背景的人员一起来践行社会创新。

如果您希望继续关注我们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和我们一起青色思考👏👏👏


联系我们:

曹蕾

We Chat:leona_caolei

leona.caolei@icloud.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