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案例 | 城市极客,遇见滨江——2020同济一附研学回顾

关心社会的 友伴成长
2024-08-24
“这次活动让我们印象深刻,体会到了杨浦滨江的人文历史,感受到了工业中心对周边人文环境的深刻影响,学习到了科学研究、走访调查的方法,收获了宝贵的研学经验,受益匪浅。
——研学活动参与者陈天豪的感受 
             
2020年1月13日,“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文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由未爱教育主办,上海城市考古协办。本次研学活动以“相遇”为核心主题,分为杨浦滨江城市空间艺术实地参观体验、定海桥老城区实地参观体验、社区调查探究研讨分享三个模块。通过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相遇,艺术与生活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等各种各样的“相遇”,让学生了解杨浦滨江的过去和现在。在体验城市工业文明伟大发明的同时,理解城市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而开阔眼界,思考过去,感知现在,探索未来。

本次城市研学旅行有三大特色:
第一,充分发掘并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包括建筑、人文、地理、环境。例如,本次研学探访的是上海杨浦滨江充满历史文化的工业建筑遗存。
第二,跨学科的整合,在基于地理学科的已有储备和应用方面的需求,与社会创新、建筑学、生态学、艺术审美等做融合。
第三个特色是充分利用研学场景,帮助学生成为研学的主人在各个环节带着问题去学习,找到挑战自己的目标并且尝试去探究形成成果。
 

活动设计,专业赋能

项目缘起
我们真的认识这个朝夕相处的城市吗?
这个城市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
更加智慧、绿色和幸福?
我们可以如何让这个城市
更加智慧、绿色和幸福?


基于这样的考虑,结合学校的研学需求。未爱教育联合城市考古团队为此次研学活动设计了城市空间艺术体验、探索人和空间的互动模式、 社区探索三个环节的研学活动。
 
研学过程

第一,城市空间艺术体验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展场以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作为本届艺术季的主展展场和展馆,以杨浦区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作为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展场。例如,带队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老城区的特色之一——来自杨树浦发电厂的暖气管道,它贯穿整个老城区,蜿蜒曲折,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在城市考古团队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研学活动时师生一路边走边听,相互讨论交流这些极具特色的工业建筑遗迹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审美价值。


第二,定海桥老城区实地参观体验
           
杨浦的定海桥地区,处于非常复杂的社会形态共存的状态,在这一环节,研学团队设计了“建筑或者物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你如何理解多元文化”、“哪些是你眼中需要被解决的社会问题”等引导学生以更加多元开阔的视角深入探寻复杂社会形态背后的人、事、物。 


第三,社区调查探究研讨分享
              
下午的研学活动是社区探索。研学团队老师提供了社区探索支持的五个工具:体验之旅——通过从亲身经历学习;人物观察——通过日常观察学习;问题界定——通过关注关键问题学习;面谈指南——在交谈中发觉他人的观点;成因图——通过化解复杂问题。小组从中选择两个工具来辅助社区探索活动。每个小组在出发前讨论行动方案,填写社区探索计划表。之后,各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老城区就小组的研究主题与当地居民交流,并做数据记录分析等。
 
研学探访成果展示 
   

研学活动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轮流展示交流了各组的探访成果。通过这一次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许多方面收获了成长。

- 有的小组团结协作能力让人印象深刻。所有小组成员一起上前进行实践调查成果汇报展示,并且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整个活动汇报过程衔接自然流畅。

- 有的小组创意视觉呈现效果出人意料。利用手绘漫画的形式给展示海报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和增添了创意性和趣味性。

- 有的小组样本调查逻辑呈现能力突出。在调查时间和调查样本都很有限的情况下,仍然非常细致逻辑清晰地按照男女性别、不同年龄层次进行调查样本的筛选。最后进行分类分层,条理清晰地进行调查结果阐述。

- 有的小组在汇报调查结果的同时,不忘分享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的经验感悟。 “面对着第一个愿意接受我们采访的居民,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在我们中有一位会说上海话的本地人,用上海话和居民打开了话匣子顺利完成第一个采访。在和几个居民交谈过后,我们已经可以自信地向街边的路人采访,那种一开始的胆怯已经烟消云散了。”

 每个小组汇报后,大家积极提问,相互学习。每个小组各有特色的优秀表现收获了带队老师的积极肯定和改进建议。

我们相信学生经历了城市空间艺术体验、定海桥老城区实地参观体验、社区调查探究三大模块活动当中各种各样的“相遇”和思考讨论可以帮助他们:
-建立杨浦滨江过去工业文明与现在城市发展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朝夕相处的城市更加全面深入的感知了解;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跨学科思考、调查分析、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面向未来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
-提升自信心,相信自己具有改变自己和改善世界的能力。
       


相遇滨江,收获成长

 
在这3小时中,我们不仅从当地居民的视角去了解这片土地,也让我们熟悉采访的步骤,总结内容需要以逻辑顺序罗列数据内容,更是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与面对他人的自信,这些都为我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与研学活动学生徐子昂

研学旅行属于“考察探究”类综合实践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研学课题小组负责人宋世云认为研学旅行应当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研学旅行的开展符合2019年新高考中的考试要求: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20年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文地理研学旅行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相遇”和“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和更多的伙伴一起,通过更多的“相遇”和“探索”,助力赋能高中学生,深入了解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和不同城市空间社区居民的社会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元视角、理性思维、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特别感谢此次研学的老师们和背后的支持者:
同济第一附属中学的刘慧、葛芳老师;城市考古团队的徐明、阿松老师;未爱教育团队的总领队瞿菁老师、研学活动助手竹林、摄影师何子韵、接待伙伴赵倩等。

期待你的转发、反馈、合作邀约等。
任何关于活动的设计解释,敬请咨询。
曹蕾 15618365760(微信号同手机号)

更多赋能支持文章案例分享:
远程加油:免费在线会议赋能服务
青岛研学|整装待发会青岛 漫步长街体风韵
关心自然|生态研学回顾---松江篇


关于我们

未爱教育,致力于打造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创新实验室,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关心品质”的发展,创造有爱的未来。我们以促进教育公益系统性变革为愿景,致力于研究、支持和实践更多的“关心”特质的教育创新。我们支持教育回归“关系性”,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驱动儿童和青少年在关心方面的驱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关心社会的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友伴成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