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用且可操作的,才是教与学真正需要的(4)——关于微课

永泰一中张祖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热门推荐:

至2019.6.11公众号文章分类汇总

(中)考数学学答题需训练与适应的建议

本人主编或编著的书籍介绍及购买方法

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系列汇总

七年级下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八年级下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九年级下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七年级上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八年级上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九年级上学期相关文章汇总

三个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解析汇总

快速查找更多文章,请阅读文末说明

关于微课

——实用且可操作的,才是教学真正需要(4)


  (注:若文中有不对不敬之处敬请谅解,纯属个人理解和体会及感受.

   认真学习过至少个20篇以上的关于“微课”的优秀文章和30个以上的微课实例,同时也多次尝试过用于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想和实践体会:(1)太多文章偏离教学实际太远了,可操作性不强。教师们真要制作一节有实用的“微课”难(难在时间),一个10分钟的“微课”估计如果没有以“小时”计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拿下来(在已经有所思路和感悟的前提下).事实上,有很多朋友与我聊时,都说出了同样的感受,做一个“微课”的时间至少备10节课所需的时间,如果是参加比赛,那所花的时间就更无法计算了.(2)笔者曾做过至少10次这样的试验:将优秀获奖的微课真正用到课堂中(或学生课后用)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没用“微课”对比,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大的变化,反而觉得:除了给学生有新鲜感外,甚至反而麻烦,效率更低,播放完微课(或自学完微课),老师还需继续解说.在与众多的微信朋友的交流中,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受,当然,主要原因是老师们自己的微课太少了,别人的微课不一定适合你的学生用,才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因生源、能力、地域、听课习惯、教学思路方法、理解感悟……等的差异,一节优秀的微课未必能适用于眼前现实中的学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只能因”生“而用.(3)多数“微课”中的内容,近一半的时间是制作老师的“嘴动”,类似于播放PPT,或者”念答案“,几乎没有“言行一致”,观看起来,非得“全神贯注”,稍不留神可能就不明白了,最后只能看着屏幕留下的参考答案思考了,有时不得不重新观看.撇开专注力不说,事实上任何学生在听课时,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理解或疑惑”之处,不自觉地临时暂停思考(这也是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

(4)几乎所有的“微课”,之中的知识点讲解分析与平时上课的那种“言与行”的“和谐完美自然统一”脱离地一干二净。如果真正用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课外观看学习时,因没有“旁白”,定会耗时费力.笔者已有32年教学经历(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在观看微课时,也出现过:一些微课内容观看后,不知其里,无法从微课中真正弄明白,后来干脆把试题和内容思考了(甚至用笔做了),才知原来如此.
(5)下载学习的优秀微课中,多数“微课”的选材是:本身容易掌握的知识内容,而真正能用于帮助(或辅助)实际教学的“微课”少之可怜,也就是说,有点“舍本求末”,只是一种比赛性质,求表面化的,看上去是“高大上”,其实太多的微课没什么实际推广使用价值.

    显然,这是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微课”变质,成了畸形发展.侧重“理论”而轻于“实践”带来的结果也是必然,有时觉得:长期脱离教学一线的高人来指导“微课制作和使用“,未必能起到较高的引领提升作用,而教师本身个人的思考、理解、经历等的不同对微课的理解、制作和使用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因此统一的要求和指导,显然不是科学的、恰当的.

  笔者以为:微课,一是应重在体现“微”,“微”中也应含有:不能耗费太多时间,应该以极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率.如果绕开本质上的“微”,那只是好看,“中看未必中用”,“劳民伤财”;二是应该是体现“课”,是一个课,是一个完整的片段或课,应该是:丰富的“言与行”并达到“和谐完美自然统一”的课;三是体现“微与课”紧密并存,是一高效率的、完整的且完美的课(或片段),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低效”课。
    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显然对一线教师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本人因“天生不足”:语音与表达难于“见”人,早已经与“微课”相关的各类活动失之交臂,与众多朋友相聊的感受和自已的感触、感悟与反思,妄言于此,若文中有不对不敬之处敬请谅解!

别忘了给作者一个鼓励(点“在看”),您的鼓励,是我坚持的信心和动力!也请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阅读更多文章,请继续!更快搜索到所需要的文章,也请继续!)

相关文章


关于自我提升与画板学习
关于学习笔记

关于模型套路与基本图形


阅读更多文章,请扫码关注本公众号后,进行以下操作


相关书籍介绍(点击书名进入详细了解:试读版、目录、编写说明等)
《中考数学备考冲刺》《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优学中考总复习·数学《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预告:《尖子生之路》系列九月中旬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