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中来临,老师提醒: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4点!(转给家长)

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给家长看看。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1

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2

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要领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3

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4

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5

6个习惯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 一、慢慢读题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二、演算工整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三、回头检查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四、深挖根源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五、专心做题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六、信心、决心、耐心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孩子。

文章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推荐:《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

微店二维码

说明:
1.《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共7册)是由笔者独立撰写的公众号文章汇总、整理并修订、更新而成.
2.点击《尖子生之路》可打开文章,阅读相关编写说明、目录、试读版.或关注本公众号,发送"a",可阅读各册次的3D电子书.
3.想购买的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微店购买,相关书的所有问题(含团购)可直接咨询客服.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ID:zzdyunke):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传递教学管理和科学家教经验和方法,分享初中数学的典型试题、常用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图文并茂地解析数学压轴题,感谢您的关注!

(上下滑动查看)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家长即使再累,睡前1小时也要坚持陪孩子做这5件事,孩子受益一生

致家长: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有些事情老师做不了!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会越成功!

不进教室,你永远不知道当老师有多么不容易

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学习习惯的差距!

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  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离孩子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在学校混日子的孩子,老师想对你说几句话!

致家长: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一起努力

低层次的父母,总是在满足孩子

孩子,我希望你拼尽全力,但接受最差的结果

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间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考压轴题复习与训练的思考与体会

强 烈 推 荐

(上下滑动查看)

中考备考与冲刺公众号文章汇总

近三年全国各地中考压轴题解析汇总

期中期末复习相关文章汇总

七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

八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

九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

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  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

中考压轴题复习与训练的思考与体会

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系列汇

三个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解析汇总

关注公众号

相关图书购买微店

扫码关注,输入"OK",也许有你想要的
欢迎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我知道你在看

 点一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