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碗安慰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明珠絮语 Author 明珠絮语
来源:"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
据说,在教育领域有一个“第十名效应”。
1989年,杭州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他发现那些混得好的学生当年成绩并不十分出色,而当年成绩突出的学生却成就平平。
他用10年时间追踪调查了151位学生,发现小学时班级前5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小学时排7-15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前移的比例竟占81.2%!
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第十名比第一名更有出息。
有人甚至分析出了“第十名效应”的四点原因:
前几名只会学习,知识面狭窄;
前几名不参加活动,没有个性;
前几名缺乏锻炼,身体不够健康;
前几名名利思想严重,心理不够健康。
02
有意思的是,在多年以后,大概是2009年,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天长中学给家长们做了一次报告,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在演讲中居然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林清玄说:“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7到17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林清玄的演讲,也被很多人视为圭臬,一时间,“不要让孩子考第一,班级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的文章铺天盖地。
仿佛成绩好反倒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而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拔尖,就代表将来一定更有出息一般。
03
其实不管是周武老师的调查还是林清玄的演讲,都并非严谨的学术研究,其结论也禁不起推敲。
比如林清玄说“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这里面就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在什么样的学段、什么样的学校里考到这个名次。
我们知道,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名次是不断变化的,小学的前几名到了重点中学,可能就是一般学生,高考状元到了清华北大,也大概率不再考第一,因为身边还有很多状元,第一名只有一个。
而显然,在清华北大,前10名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名次,如果在偏远农村的小学,考第10可能上重点中学的机会都没有。
远的且不说,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一个班的学生将来能上大学的只有寥寥几个,你跟他们说第10名最有出息,跟“读书无用论”有什么区别?
周武老师的调查更是自相矛盾:小学时前5名的学生到了中学名次后移,前7-15名的学生上中学后名次前移,岂不是说到中学后学生的名次发生了互换,前7-15的学生变成了前5?
这样的话,这些学生会不会变成啥都不是的书呆子?
将来,是小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还是中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
04
不知道别人的同学都是什么样子,在笔者的同学当中,班里考第一名的如今是全国顶尖高校的教授,考第二的是大医院的知名医生。
跟全国那么多牛人相比,他们也许混得算不上多么突出,但作为普通的农家子弟,他们已经足够出色。
至少在我们班上混得最好的人当中,应该有他们的名字。
似乎笔者当年的高考成绩恰好处于7-17名中间,但说实话,日子过得比人家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你也许会说,“第十名效应”只是指小学阶段。
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几十年前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在小学阶段几乎都是班里第一名或前几名。
而在全国的名人当中,各个级别的高考状元不在少数,李彦宏、刘强东、欧阳夏丹、史玉柱……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来。
据说,许家印1978年参加高考,在人口达1000多万的周口市,成绩也位列前三。
成绩好,真的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功。
05
确实,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照样可能有出息。
但我们不必因此就否认成绩好的重要性。
尤其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家听一样的课,做一样的卷子,都把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成绩好确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能力强。
而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下,考第一就是比考第十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学习这件事,应该有多大能力就用多大能力,能考第几就考第几,能考第一而劝他“别那么努力”是错误的。
“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碗安慰剂,只会让孩子失去奋斗的动力。
如果能够选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第一。
因为我相信,作为普通人家的子弟,考最好的成绩,上最好的学校,才会有更广阔出路。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联系微信:mingzhudz.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 | 相关图书购买微店 |
图书推荐 (点击书名,可查看编写说明、目录和样章,扫描二维码进微店购买,相关问题可咨询客服!) | |
(——中考二、三轮复习用书) 《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 | |
扫码关注,输入"OK",也许有你想要的 欢迎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