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最晚5月中旬开学!家长请注意:网课学习进入“倦怠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惜朝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推荐: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讲座预告|几何画板学习要点与数学原理


来源:育才家园(ID:edu683)

转眼就到了4月底,每一个省市都明确了开学时间。4月27日北京高三年级学生、广东和上海初三以及高三学生将正式返校上课。广东明确5月11日后分期、分批、错峰安排中小学其他年级学生返校,相信到了5月中旬后全国将会全面开学。4月20日,教育部举行学校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邀请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三位专家“同框”,三位专家均表示全面开学势在必行,现在的时间节点选的非常好。前几天班里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出来的成绩让人愕然。
前几名保持不变,也有一些学生进步了,但很多学生“不约而同”退步了,整个班级的成绩呈现“梨形”分布。有家长质疑网课没效果,也有的质疑老师没教好。但那些成绩优秀的、明显进步的学生,已经证明了老师的课没有问题,网课才是最公平的试炼。也许不用等到开学,孩子之间的差距已经很明显了,这种差距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在于家庭,在于家长。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言: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就有不一样的结局。在家上网课,老师鞭长莫及,如果家长再不承担起督促孩子的责任,那么受伤最大的将是孩子。1最棒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我虽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妈妈,当然理解家长的困难。家里一个孩子要上课,一个老师要讲课,有多热闹可想而知。而且,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最调皮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听课、做作业比上天还难。所以每次和家长沟通,都会尽可能理解他们的难处,多和他们商量,一起督促孩子的学习。于是就发现了,不同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完全不同。班里那些成绩好的、主动学习的孩子,几乎不用怎么操心,我也很少打电话找他们的家长,毕竟孩子确实表现不错。可他们的家长经常找我,说说孩子今天学得怎么样,或者发现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已经监督他改正了。

和这些家长沟通都会很感激,因为老师确实离孩子太远了,没办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这些都要家长亲力亲为地管教。然而也有一些家长,似乎不曾把管孩子当做自己的事。孩子上课没到,他说自己在上班,不了解情况;孩子作业不交,他说再去催催,然后没了后文;孩子成绩下降,他说这是老师的问题,他想管也管不了……家长怎么会管不了呢?如今孩子在家学习,家庭就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就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当然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但隔着一道屏幕,遥遥千里之外,光靠喊,光靠打字,也无法让所有孩子坐到书桌前,对学习回心转意。特殊时期,家长真的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来了。家长在网课上付出了多少,最终都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回报。2别只看到“静待花开”却忽略了“默默耕耘”在家教学的这段时间,跟家长们的沟通反而更密切了。有个妈妈说,特别不喜欢现在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觉得都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了,应该向外国学习,采用宽松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告诉她,最近她女儿的语文成绩退步了,以前都是考前三的。“我最头疼的就是这个,现在她说上课听不懂,作业也不会做,每次跟她谈成绩就发脾气,不理人……有一次还被我发现上课在玩手机,连上床睡觉了也要抱着手机。”孩子退步这么明显,当然跟她接受的管教有关。

之前在学校,学习氛围浓郁,老师管教严格,只要多多用功就能学得不错。可如果身处一个嘈杂的学习环境,身边又没有大人的督促,还能随时玩手机、打游戏,毫无疑问,退步是难以避免的。有一个比喻说得特别贴切: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你教不教,孩子都会长大。但收成能一样吗?不管我们说了多少次“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甚至有家长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要进行快乐教育,导致孩子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这种不连贯的教育肯定会伤害孩子。学校管的是行为规范,家庭管的是为人处事;老师教的是文化知识,父母教的是人生道理。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加管教,而是自小抓好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品格……让他活出更好的样子。3与其眼红“别人家的孩子”不如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如果说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那么家庭一定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今孩子还不能回到学校,教育的重担必须落到家庭之上,落到每位父母肩上。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不如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别人家的父母”。当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热爱学习时,请别忽略了,他们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在督促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多少心思,也别忽略了他们会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练字……当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说会道、活泼开朗时,请别忽略了,他们的父母自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带他参加了许多活动和竞赛,一直锻炼孩子展现自己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能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全看家长如何栽培。如果你真的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选择了赚钱养家,或者撒手不管,那么孩子的成长有可能失控。孩子并不懂事,做什么全凭喜欢,比起认真上课、做作业、读书练字,更喜欢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父母若不管教,孩子有可能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或者像徐孟南一样因为反对高考而潦倒半生。父母好好管教,再调皮如武亦姝也能考上清华大学,再成绩差如詹青云也能考上哈佛大学。父母种下怎样的根,孩子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别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4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设计或干预他们的成长。但在他的成长初期,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驿站,父母都必须在场,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用为他们做决定,只需要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若完全不管,轻松的是自己,苦的一定是孩子。教育最怕的就是图省事,只有默默耕耘,悉心培养,才能等到花开的那一天。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地,根据孩子的习性琢磨出最恰当的培养方式,再繁琐、再麻烦也必须耐着性子做好。父母若不狠心逼孩子一把,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优秀。董卿很小的时候就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每天不仅要早起锻炼身体,还要背成语、抄古诗、读名著。每次她表现不好时,父亲都会一再批评她,直到她认识到错误,表现得越来越优秀夺目。如果没有当初父亲的严格管教,未必有今天董卿的卓越成就。就连董卿自己也承认,小时候常常埋怨父亲,直到长大后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其实父亲让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虽然当时我很委屈,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没什么不好的。”
总有一天,在某个时刻,当孩子看见自己的成长,一定会发自内心对你说:“谢谢你,曾经逼我一把。”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一旦错过,将是终身遗憾。当孩子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过期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父母要有远见,利用好这个特殊的“新学期”,为孩子更远的人生旅程扬帆起航。喜欢本文,欢迎文末戳【在看】哟,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并肩同行—End—


版权说明:本文经「育才家园」(微信号:edu683)授权转载。育才家园专注于 4~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老师、父母、学生的好伙伴!

重要通知!




关注进入公众号,输入"okabc"(不含双引号)可得到新人教版所有章节的文章汇总!无任何条件分享人教版全套章节课件(29章,每个章节课时均有多份课件——之前收集整理而成的,共3514个课件),可扫码关注文末的两个公众号中的任何一个,进入后,发送”人教版全套课件“(不含双引号)即可获得下载地址和提取码。说明:课件均可编辑,课件中若有网站链接则为本人之前创建的网站(优思数学网或悠悠数学网),早已经停止. 请转发分享给需要的朋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身边的朋友带去正能量。倘若你愿意将此文转发:比起转发几个数学群、需几个赞的得到的分享资料,也许更值得你转发分享!*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开放转载,可联系号主微信(Zzd-553)授权.

往期推荐


新学期,为孩子做好这6件事,胜过千万句唠叨!(转给家长)

因为你不是老师,所以你不会了解……

一家人,什么最重要?一辈子,什么最重要?一个人,什么最重要?

老师不是万能的,有些教育必须靠父母!(转给家长)

原来,养孩子还有这么多套路,老母亲崩溃实录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每日同步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