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开学两周就想辞职!?被班级纪律逼疯的老师,不妨试试“教师教学三十六计”!

教师枕边书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点击名片」关注,阅读更多好文。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打开)
本公众号文章动态更新,详细分类,想怎么搜就怎么搜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7册-视频解析
[视频]《贯通中考》一轮系统复习部分汇总(共36课时72个视频)|课时讲解与同步训练
初中数学电子课本汇总——人教版|华师版|北师版|苏科版|浙教版


“教师教学三十六计”


 作者:一梨、心竹;编辑:枕边君 

来源|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 

刚开学两周 ,新入职的王老师向我诉苦:“我已被学生气到心碎,被家长整到崩溃,教案写到憔悴,班级管到心累,想辞职了。”


在现实生活中,王老师绝非个例。



良好的班级纪律是老师成功实施教学的前提。班级纪律差,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那面对好动的熊孩儿们,该怎么做呢?


由两位一线资深班主任分享的“年轻教师班级纪律管理指南”和“教学三十六计”,很是实用~



心竹老师 年轻教师班级纪律管理指南


01

突然沉默


很多时候,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总有一些话比较多的孩子在底下乘机跟着讲话,这时候我们可以停下来不说话,保持沉默,那些爱说话的同学就会意识到班级气氛的不对,就会自动调整自己。


即使没有意识到,他的同桌也会因为这微妙的班级气氛而去提醒他,这相比于直接的批评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效果要好,对于暗示,学生往往更加容易接受。


02

察言观色


教会学生察言观色很重要,学生会观察老师的脸色来做事和调整自己的言行是最省心的。


刚接手一个班的时候,花一些时间来训练学生观察老师的脸色、眼睛和身体的移动,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老师的脸色不好了,眼睛一直盯着你,身体移动到你的位置了,那就要小心了。


通过每节课反反复复地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地去观察老师也就是对老师察言观色以此来调整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这个办法需要一段时间去运用,所以需要坚持,时间太短了,学生没有养成习惯,自然也就没有效果了。




03

表扬激励


学生内心深处一直都渴望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在课堂上运用这一招也是效果极好,根据学生的心理去满足他们,他们也就更加愿意接受老师说的话,即使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这一招也是屡试不爽。


每次刚上课前的几分钟,学生都是很闹腾的,因为经过课间的兴奋,他们短时间以内还是无法平复下来,所以我这时候运用表扬策略还是很合适的。


先表扬几个能够迅速坐好准备听课的学生,这时候其他同学也会效仿这几个学生坐好,因为他们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班级就会安静下来。


老师这时候就可以开始上课了,在上课过程当中,表扬不能够间断。


要寻找4到5位表现很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每天如此,每节课如此,表扬持续不断,每位同学得到的激励也就不会断,这样会对他们形成一种正向激励,可以让他们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来说,一向很少得到表扬的他们机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怀着这种能再次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而去做好,结果就是他们会带动整个班级的学生也去做好,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班级纪律也就越好越好了。

04

适当惩罚


老师的威严对于一个班级的纪律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老师在学生心中有威严,那学生就会愿意听从。


树立起老师的威严就是要赏罚分明,该奖励就奖励,该罚就罚,说一不二。制定了惩罚的规则之后就要坚决执行,不能够只是一味地表扬和奖励,这样学生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的。


制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惩罚规则比如:


罚扫地一周、下课之后去老师办公室、放学家长来接等等一些学生很厌恶或者害怕的惩罚来让他们遵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不会肆无忌惮,有所收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违纪了就会接受惩罚。


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学生不良的课堂行为得到负强化而减少或者消失。


和大家介绍完心竹老师的方法后,我们再进入到一梨老师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吧~


一梨老师 教学三十六计


01

杀鸡儆猴


我刚接手的班级纪律特别差,有一节晚自习,看着学生正在做习题,突然,一阵烧焦味传来。


我抬眼扫描下方,看见一个出了名的“刺头”学生的桌子上烧黑了一大片。


我把他叫到了讲台前,问他:“桌子怎么回事?”


他一脸无所谓:“桌子没事。”


我拍案而起,愤怒地问:“不说实话是吧!”


也许是我表情太狰狞,语气太不善,使全班静的仿佛能听见呼吸声。他愣了一下,低头承认:“课桌上涂的修正液着火了。”



我知道,全班几十双眼睛正看着呢,拼演技的时刻到了。


我伸出手。


刺头学生乖乖交出打火机。


我教过化学,太知道什么力度,什么角度,能摔爆打火机了。


“嘭”地一声,在他不远处,打火机爆了,全班吓了一跳。


我色厉内荏:“说,还敢不敢了?!”


他颤抖着声音:“我不敢了。”


从那以后,班级的纪律和风气要好很多。


《教师法》就像神坛,一旦我们打了、骂了,就会被整个社会推出去“献祭”。


可是,犯了错误,总是大事化了,轻而易举地原谅,就会让他觉得,哦,那我先认个错吧,下次再试下烧教室。


你总是温言软语地做着“思想工作”,他也会很给面子地表示“下不为例”,但是下次调皮捣蛋的人群里,还是少不了他。


搞破坏、认错,陷入恶性的无限循环。这种不走心的表演,说实话,老师和学生都累。


菩萨和怒目金刚之间,要学会角色的自由切换。

02

兵礼艺术


偌大的操场上,孩子们正玩儿得开心。不远处,三年级班主任领着个小同学怒气冲冲地向我走来。


原来我们班小明推了小同学一下,使小同学摔倒,手掌心擦破了皮。


很小的一件事儿,但我也能理解班主任“护犊子”的心。


我拉过小明,身后是一群看热闹的同学,眼前是正义凛然地三年级班主任。


小明控诉,“是他先骂我的!”


“他骂人是不对,但你可以和我或者他的班主任说,我们都会解决,可是你为什么动手呢,全中国,不论走到哪儿,先动手的人理亏,这是通用的规则。”


大庭广众之下,我的批评没有含糊,小明不情不愿地道了歉,又忍气吞声地下了保证。


三年级班主任领着小同学满意地离开了,小明也迅速地回身,往教室跑。


我知道,如果今天我不给这个孩子解释,他会因为同样是班主任,我没有护着他而恨我。



我赶忙跑过去,拉住他,苦口婆心地劝他:“你今天不道歉,人家班主任就会要求你父母来校给个说法。你是男子汉么,是的话就应该一人做事一人当!”


小明别过脸,气的肩膀仍然一耸一耸。


我再接再厉:“再说这个小同学,轻易原谅了你,如果他不愿意原谅你,那你就是故意伤人,早被送到派出所了,所以,你不光要对他说句‘对不起’,更该说句‘谢谢’!”


他转过身,带着哭腔,“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动手了。”


打个巴掌能让他清醒地记住教训,给个甜枣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但是对待家长,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亲眼见过某老师叫来家长,一上来就开始罗列孩子的“罪行”,当着一屋子老师的面儿数落孩子,家长面子挂不住,一巴掌挥到孩子脸上。且不说谁对谁错,这一巴掌,打的是孩子,疼的是家长,下不来台的是老师,不管最终怎么处理了,三者以后没有嫌隙是不可能的。我还见过另一个老师,叫来“问题学生”的家长时,总会先给孩子“戴高帽”。


在我们看来这孩子已经“无药可救”了,他却总能找到赞美的词: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很乐观……


家长提心吊胆地来了,听见他的话后,长长地舒了口气,一直绷着的那根弦也松了松,都会和他很愉快地沟通,最后都愿意积极配合。


批评心理学有个词叫“三明治效应”,意思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中,会使人更容易接受批评。


无论先兵后礼,还是先礼后兵,初衷都是为了孩子。


所以,不管对待学生还是家长,一味的指责,只会把彼此推向对立面,批评更要讲究艺术。


03

当头一棒


都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笑话,为什么要叫醒他?你给他一棒子试试,看看他醒不醒。


我带高三毕业班那年,我们班一个成绩平平的男同学和一个外班女同学谈恋爱了。


我把他叫到了教学楼顶楼,顶楼长长的走廊,贴满了各个高校的宣传彩页,有风吹过,彩页晃动,梦想也在最美的年华里招摇。


我问他,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他无所谓地回答:进城打工。


我开始放大招,“看你总是有恃无恐,对待学习三心二意,我一直以为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呢!”


他脸涨得通红,我又继续“激”他,“你刚才说父母是做什么的,再说一遍。”


“打工”,他声音弱了很多。


“大点声!干什么的!”


“打工”


“再说一遍”


“打工!打工!打工!”


他又连喊了三声,在第三声喊完后,眼眶红了。


我知道,我戳到他的痛处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我今天不想和你讨论,是否对得起父母这个问题,我也不想知道,你每天浑浑噩噩,是否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我就想知道 ,一个将来很有可能去做苦力的同学,他是拿什么去恋爱的?”


他低下头,手攥成了拳。


我继续火上浇油,“一无所有的年纪,去吹嘘一个美好未来,很可笑,你说说,不对父母的辛劳负责,不为自己的前途负责,哪个姑娘敢指望你将来对她负责?”


他别过脸,紧抿着嘴角,眼神也开始黯淡。


“老师不是不尊重你的感情,老师只是觉得,每个年纪都有该放在首位的事儿,如果你和她一样考入985院校,真走到一起,老师会第一个去送祝福。”


“当然,这些美好的后话,前提都得是你先好好学习。”


身后的彩页在风中微摆,像为梦想鼓掌,他抬眼看向一排排的宣传页,眼神也更加坚定。


幸运的是,那天过后,他突然觉悟了,最后势如破竹,真的考入一所985。


人民日报曾发声:孩子,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我没有动手,但我确实打他了,那根让他痛的戒尺,就是他的家庭条件、他的成绩。


诚然,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还没有做到“眼中有爱,心中有光”。


但是在摸摸索索中,总会和学生一样,不断成长。


教学讲究策略,兵法三十六计,硬着头皮上,总有解决的办法。


其他老师的小妙招:



 写在最后:


马卡连柯曾言: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


正因身为教师的我们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学生才会变得遵守课堂纪律。


一起在磕磕绊绊中,边摸索边成长吧~


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这是一个有书、有光、有梦的教师知识精选平台。我们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长、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往期推荐


幸福的家庭=宠爱妈妈+尊重爸爸+接纳孩子

唐校长刷屏了!他一番话,说出了2.7亿中国孩子的最大隐忧,家长一定要看!

刷爆朋友圈!唐江澎:批评中国教育的人太多,真有变革行动的太少 |百家

开学后,用心培养孩子这5点,他会感谢你一辈子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

国内不建议普娃学的奥数,美国奥数总教练怎么看?

26年前,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后来怎么样了?

大部分差生另有隐情, 不为人知的“阅读障碍症”困扰着全国1500万儿童

新学期,请严肃地告诉孩子:读书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转给学生家长)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就是在学习上放任自由(深度好文)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那个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中国高考状元,11年后打脸了所有嘲讽应试教育的人

李玫瑾: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因为你陷入了这三个误区

新学期,班主任说的8句话刷爆了朋友圈,与学生、家长共勉!

班主任提醒:开学第一课,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家长必读)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最新图书了解与购买

《尖子生之路之路》共7册

扫码进店购买

《贯通中考》中考复习》

《中考选填(含大题计算)》

《中考数学压轴必刷题》

1.点击书名了解编写说明、详细目录、样章等.

2.关注本公众号,发送“视频”可得相关图书的视频解析汇总.

3.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查看动态更新,详细分类(已细分100大小类),支持关键词搜索,如同百度,快速方便!

点击名片」关注,阅读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