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学期一个月后,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双减”落地,最吃亏的是哪种孩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男孩派 Author 男孩派

(以下内容均可直接点击打开阅读或观看!)

各章节资源集

中考相关资源

期中期末资源

免费分享资源

图书了解/购买

成套视频教程

教学思考体会

关注孩子/热点

专题专项专练
推荐本公众号所有资源详细分类汇总
热门中考压轴按知识点|省份-分类汇总
最新实时热点/文章/热门推荐/分类汇总




专注力好和专注力差的孩子,12岁后差距惊人。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他赢在未来。——虎妈

﹏﹏
﹏﹏
作者 | 李核桃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开学才一个多月,班主任已经找我谈话两次了。
核心思想是:我儿子上课不好好听讲。
要么跟同桌说话,要么用铅笔戳橡皮,要么手里拿个纸团揉来揉去,一刻也不消停。
老师警告后老实一会儿,但很快又开始挖鼻孔、抠耳朵,浑身乱动。
老师把他叫起来提问,经常答不上来。
班主任告诫我:“你可别不当回事啊,否则孩子将来会吃大亏!双减以后培训班也少了,他课堂上学不会的,很难在课外学会!”
老师的话让我很焦虑。
以后,孩子的课堂只有学校了。
课堂上没掌握的,低年级我们还可以辅导一下,到了高年级难度增加,家长也帮不上忙了。
如今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提高课堂效率。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说:

“相比智商,专注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决定一个人成就的第一因素,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程度,而是专注力。”

有远见的家长,已经给孩子更多专注力方面的培养,让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将来他会吃大亏。

这4件事,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现象,其实在孩子中很普遍。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曾对我国660个大中城市进行抽样调查,发现75%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专注力问题。
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教室,为什么有的孩子聚精会神,而有的孩子走神呢?
其实拉开成绩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能否做到专注地学习。
专注力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每个专注力差的孩子,一般是家长做了这4件事,无意中破坏了他们的专注力。
1. 纵容孩子看电子产品
我有个同学做了十几年老师,她说:“每年暑假开学后,总有些同学上课心不在焉,上课开小差、老师讲课跟不上。这些同学,暑假一般都没少玩手机。”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每天多看一个小时的电子产品,专注力就会下降9%。而到了7岁时,孩子的专注力就比同龄人低很多。
因为孩子被电子屏幕所吸引,所用的是被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刺激得沉浸其中。
而学习需要孩子自主参与,需要的是主动和坚持,耗能更多。
所以越爱看电子产品的孩子,就变得越懒散、不想动脑子,稍微遇到困难就无法集中精神。
可现实中,很多孩子一到节假日就沉迷在电视、手机上。有的父母图省事,甚至把手机、平板、电视丢给孩子。
这些“电子保姆”虽然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可却是以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为代价,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显出弊端,就太迟了。
2. 经常干扰孩子
哈尔滨一年级学生“小羽毛”,好多老师都反映他上课坐不住、注意力特别不集中。
这一点从他写作业状态就可以看出来。

他一会儿转过身对妈妈聊天,聊嗨了再把爸爸叫过来聊;


一会儿扭过身看一眼电视,跟着电视哼歌;


一会儿又在凳子上扭来扭去,或者躺在地上打滚儿;


一会儿又竖起耳朵听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各种心不在焉,一张卷子做了2个小时,严重超时。
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周围的诱惑太多了:
他的学习桌就在客厅的沙发旁,他写作业时,妈妈就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开着电视、玩着手机,时不时还跟朋友打个电话、发个语音。
成长教育专家兰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在家里的这些行为,就是在影响他的专注力,你要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
专注力差的孩子,抗干扰能力也很差。
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时,如果家长时不时地在一边打扰,孩子很容易中断自己的节奏,无形中破坏专注力的发展。
3. 无时无刻不在监督孩子
看过一个综艺,女儿独自在房间写作业,妈妈每隔几分钟就进去看一下。
她进去后,就站在女儿的背后看着。
这种被盯着的感觉让女儿浑身不舒服,她烦躁地摔了一下书。
妈妈感觉到女儿的不耐烦,就出去了。
可过了几分钟她又进来了,这次她拿了一本书,坐在女儿旁边的床上翻着。
女儿各种心烦意乱,等妈妈再一次出去的时候,她干脆反锁了门。
没想到,妈妈一会儿又在外面敲起门来,说要进去看看她。
女儿烦躁地问:“我在写作业呢,有什么好看的?”
妈妈这才说出真心话:我是怕你不好好写作业。
可她没想到,正是她时不时进来干扰一下,才让女儿无法安心写作业。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

“为了我们认为的更重要的目标打断、指挥、教育孩子,往往是在给孩子的专注力减分。


希望孩子有专注于学习的能力没有错,但如果家长的做法与期待不匹配,又怎能责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

专注力,是孩子自主产生的能力,他本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其中。
但不放心的家长会花样监督、甚至不停地在旁边指手画脚,自以为是地指导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
这种被监督着、被指挥着的感觉反而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没办法再集中精神继续手上的事,反而将注意力放在与家长的对抗上。
4. 家长情绪不稳定
心理咨询师原法卓说:“家长的严苛、脾气暴躁是形成孩子注意力问题的根源。”
情绪不稳定的家长,脾气忽好忽坏,孩子就容易变得敏感、患得患失,难以集中精神做一件事。
他接待的来访者中,有一个女孩,家长经常接到学校的投诉,才上四年级就已经换了3所学校了。
她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动,老师说话她没有耐心听、也不听指挥,专注力和自控力都很差,很难融入集体。
咨询师了解她的家庭背景之后才发现,根源在于她的姥爷。
姥爷脾气特别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训斥她、甚至把她骂哭。
每次姥爷骂她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对她发脾气,她就更容易哭了,于是被骂得更厉害。
久而久之,她就像一只惊弓之鸟,经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没办法让注意力回归自我。
芬兰心理学教授马蒂·雷恩说:

“焦虑感会占用人的大脑内存。当你感到焦虑时,脑海中充满了各种焦虑的想法,你的大脑就会发生偏差、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消极的事物上。”

家长情绪不稳定,很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制造恐慌。
始终处于惶恐状态的孩子,很难冷静下来。
家长若不注意调整,孩子的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差。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要抓好两个年龄段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的方法。”
哪里有专注力,哪里就有记忆和思考,哪里就会生长出智慧。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其实,专注力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时长也是不同的。
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要注意抓好这两个年龄段。
  • 学龄前,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1. 别让电子产品陪孩子
耶鲁大学教授辛格说过:“在孩子学习与阅读习惯完全培养好之前,最好完全不要看电视(电子产品)。”
所以在孩子学会看书之前,不要让他玩手机、看电视,等培养起孩子对书的兴趣之后,再有条件地允许孩子看一会儿电视。
比如可以限制时长,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到时间了让孩子亲自关掉,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2. 在外,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有效提高记忆力、改善注意力。
家长平常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散步、踏青、旅游、畅玩等。
大自然中空气新鲜、含氧量高,有助于提高孩子大脑的兴奋度,提升专注力。
3. 在家,多陪孩子玩专注力游戏
平常在家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跟专注力有关的小游戏,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孩子还容易沉浸在其中,一举两得。
比如可以多个家庭成员一起玩木头人、萝卜蹲等。
还可以在书上或者纸上玩迷宫游戏、舒尔特方格、悬肘打点游戏等。
尤其舒尔特方格,这是世界公认“最强”专注力训练法,家长可经常陪孩子玩一玩。
4. 做“专注于一件事”的训练
李玫瑾教授建议,在孩子上小学前,要对孩子做“专注于一件事”的训练。
比如在孩子2-3岁时,就训练他在桌前做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搭积木,可以是拼板,可以是画画。
但这件事要限时间,比如说让他10分钟画一幅画。
如果他能坚持10分钟,这副画就给他打高分,但若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那就不算数,可以说画得不够仔细,挑一些毛病。
这种方法可以让他学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专注做一件事。
等孩子到了5岁,可以把时间逐渐延长至15分钟;7岁,延长至20分钟。
依此类推,直至孩子逐渐养成“只要一坐定就能安静坐半小时”的习惯。
  • 上小学后,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1. 给孩子准备一个独立安静的房间
成都女孩茼茼,有一个两岁半的妹妹。
每当她写作业的时候,妹妹就凑到她的书桌前乱画、捣乱。
妈妈就把她的书桌安置在小房间,每次写作业时让她把门“反锁”,不让妹妹进来。
心理学专家李雪说:“专注力得以继续发展,条件是有一个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
不被打扰的空间,也可以让孩子尽情释放自我,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家里最好给孩子布置一个独立房间,保持房间的整洁、安静,书桌前只放孩子的书和必要的文具,其他东西都拿走。
如无必要,不要进进出出孩子的房间,或在孩子周围玩手机、聊天等。
2. 多带孩子运动
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指出,经常参与有氧运动的孩子,更善于过滤与目标无关的信息,专注力更强,反应更快。
脑科学家则认为,运动能促进甲肾上腺素分泌,这种激素能让人高度集中精神,增强专注力。
学龄期的孩子应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特质,学习时安静而专注,玩耍时畅快而尽兴。
家长平常可以督促孩子跳绳、打球、跑步等,节假日还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户外活动。
孩子玩得酣畅,成长的烦恼才能得到及时释放,学习时才能心无杂念。

十年后,拉开孩子差距的不再是刷了多少题

《中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报告》调研发现:虽然孩子上课走神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不关注孩子专注力的家长,却高达47.3%。
因为家长觉得上课不认真是学习态度的问题,通常做法就是把孩子教训一顿。
殊不知专注力才是孩子走神的根源,只有提升专注力才能提升成绩。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课堂上开小差的孩子,越是听不懂就越对学习不感兴趣,越容易走神。
恶性循环到最后,慢慢沦为学渣。
而越是专注认真的孩子,越能抓住课堂效率,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十年后,拉开孩子差距的不再是刷了多少题,而是看谁的课堂效率高。
所以,别再把不专心当作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了。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往期推荐


给孩子立规矩失败无数次?那是你不懂这5条黄金法则

“双减”一个月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告诉他这4句话

“双减”之下,教师应该围绕八个方面作出改变和努力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现怎么样?不用问老师,翻翻作业本就知道啦

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

减负,也许会是一场寒门的灾难

从全球第一的芬兰教育看,“双减”后我们该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双减”后,家长的“责任清单”请收好!

女教师生二胎遭全班家长联名举报:一串罪状,三大错误!

数学:听课感觉能听懂,为什么一做题就蒙圈?这是最好的答案!

图书推荐《尖子生之路》培优系列共8册

推荐理由:丛书内容均是本公众号之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精选更新而成,丛书最大的特色是:个人独立编写有着其他教辅书无法替代的优点!详细了解与购买,请点击打开《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特色介绍.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