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女教师深夜练讲课被报道,传递怎样的新闻价值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祖庆说 Author 张祖庆

文转自祖庆说 (ID:zuqingshuo_123)


 一


近日,一则新闻冲上微博热搜,

#90后女教师深夜空教室练习讲课#,

这位老师认真的样子

感动了无数网友!



90后女教师深夜空教室练习讲课
10月26日,河北唐山。
晚上空荡荡的教室里,
一个女老师独自练习讲课的监控视频
获网友点赞。
据了解,
该老师是一名入职不久的90后国学老师,
趁教室无人在试讲,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做了。
有网友留言说
“这位年轻老师认真的样子,真美!”

 
 二

这位90后教师的行为,的确值得我们尊敬。为了不让孩子们在教室里虚度光阴,深夜试讲,让人动容。

网友们在微博里的自发点赞,也无可厚非。

但动容归动容,窃以为,某些教育媒体广为转载,将他们树为典型的做法,有待商榷。

想到这么几个问题,提出来和读者朋友讨论:
 
第一,“深夜试讲”的新闻价值究竟是什么?

机器也要休息,何况人?不论是谁,深夜工作,都不值得提倡。熬夜工作,第二天怎么会有良好的状态面对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细水长流、日复一日的,需要的是持久的热情,而不是深夜工作后第二天的疲惫不堪。

我相信,如果有时间,这位90后教师绝对不会深夜练习试讲。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网红”——相信她也不屑于成为这样的网红。我想,她一定是白天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因此,只能选择放学后,在宁静的校园里,独自试讲。

其实,媒体人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更应该深挖为何要深夜试讲,而不是放学后试讲,或者空课的时候试讲?

我们应该从这个事件中,透过表象,深入本质挖掘一线教师的真实生存的现状,这才是这个事件的深度新闻价值,而不是简单的点赞、转发。

第二,“深夜试讲”行为,要不要被树为典型?


树立典型,就是价值导向。“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报道,无疑是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性。

把“90后教师深夜练习试讲”这个典型树立起来,无意中倡导了“无偿加班光荣",其反面,就是“准时下班可耻”。

这种导向,是很成问题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大力宣扬“老黄牛”精神,却漠视了那些工作效率高、品质高的“双高员工”。

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固然值得点赞,但“双高员工"不是更值得点赞与弘扬吗?

我们宣扬“深夜加班”、“无偿加班”,其实是在无意间批评准时下班的员工。

什么时候,我们不宣扬“无偿加班”了。那些“准点下班”的员工,才会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尊严。

否则,高效率的人,反而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第三,“非正常典型”何时不再被树为典型?

其实,这种不需要树立的典型,远远不止“深夜加班”。“带病坚持上课”,“舍小家顾大家”等等,往往被当作师德楷模来宣传。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的女教师“典型”?
 

好好养病,健康地工作,才是对自己的负责,对亲人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对学校负责。

其实,哪怕在平时,我们都不应该鼓励老师带病坚持上课!

可是,在很多场合尤其在某些评比中,常常把“带病坚持工作”当作师德楷模,当作典范宣传!这,其实是一种极为畸形的价值观!

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行业,把病养好,不把小病拖成大病,才是真正的敬业爱岗!



新闻报道的姿态,折射着新闻人的价值观。当下,一种被扭曲的新闻价值观,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有些媒体人,常常为了树立所谓的典型,忘了“人”的存在。
 
有些媒体,连新闻报道最基本的“真实”的原则都无法遵循。他们,为了渲染各种所谓的“正能量”,极尽想象之能事,一次次地侮辱大众的智商。

表面看,好像是表达问题,是语文的问题;

骨子里,是价值观的问题,是灵魂的问题!
 
某些媒体,眼睛专门盯着“感人”,盯着“典型”,大众最想了解的真实情况,却没有深入报道。

 四
 
 想起了五四时期的新闻人邵飘萍,一个真正有灵魂的媒体人。
 
 1918年10月,邵飘萍创办了在京城名噪一时的《京报》。



“听命于正当民意”,是其创办宗旨。为了激励报社同人,邵飘萍挥笔大书“铁肩辣手”四字,悬于报社办公室内。
 
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邵飘萍在报上大声疾呼:“呜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1914年袁氏下令封闭《汉民日报》,邵飘萍被捕三次,后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大学读书。
 
1915年12月,邵飘萍回国担任《申报》《时报》主笔,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36篇社论、134篇时评,对袁进行猛烈的抨击。
 
1926年4月,为封住邵飘萍的口,张作霖曾汇款30万元,企图收买他。邵飘萍当即退回。4月18日奉军开进京城,邵飘萍被军警拘捕,报馆遭查封。4月26日凌晨,邵飘萍被押赴天桥刑场,一代报人就此殉难。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等民国报人,为百姓黎民呐喊,为民族振兴鼓呼。他们,始终把笔与镜头,对准民生百态,对准家国兴亡。
 
他们,是新闻良心!良心醒着,新闻活着。
 
 
由女教师深夜试讲的小视频,谈到民国报人,谈到新闻良心,扯远了。
 
其实,想说的无非是,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无论是自媒体还主流媒体,媒体人的良心,要始终醒着,眼睛,要始终看向黎民百姓。

良心在,灵魂在。
 
镜头对准谁、放大谁、赞颂谁,这不仅是反映媒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体现媒体人的担当和操守。
 
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创作出让人感动、令人深思、给人温度、催人奋进的新闻作品。 
 
否则,所有看起来“正能量”的鸡汤新闻,最终都会成为读者的笑柄,更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历史的眼睛,比群众更亮。

—END—

本文转自祖庆说 (ID:zuqingshuo_123)

往期推荐


成为真正有"高度"的优秀孩子

最新诺奖研究,颠覆认知:学区房和名校,是一场靠掐尖搏出位的谎言

央视数学大片—《被数学选中的人》全集

蔡天新公开课:数学传奇1-10讲(视频全集)

初中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继续优秀?

数学优秀的孩子始终都走在学习的最前面——再谈超前自学

(以下内容均可直接点击打开阅读或观看!)

各章节资源集

中考相关资源

期中期末资源

免费分享资源

图书了解/购买

成套视频教程

教学思考体会

关注孩子/热点

专题专项专练
推荐本公众号所有资源详细分类汇总
热门中考压轴按知识点|省份-分类汇总
最新实时热点/文章/热门推荐/分类汇总

图书推荐《尖子生之路》培优系列共8册

推荐理由:丛书内容均是本公众号之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精选更新而成,丛书最大的特色是:个人独立编写有着其他教辅书无法替代的优点!详细了解与购买,请点击打开《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特色介绍.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