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广药大96岁终身教授王啟华初心弥坚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学校党委和学校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围绕“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青年学生与本校、本地有影响力的“五老”结对交流,深入挖掘、记录整理他们的入党初心、革命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撰写征文和拍摄微视频。
下面,让我们随着采访团队走近老一辈党员,聆听他们的入党故事和感人事迹,学习红色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
一腔对学术的热血,潜心钻研;一份对教育的热爱,耕耘杏坛;一颗党员的初心,砥砺向前......他,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药科大学终身教授王啟华。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药大生科院关工委开展了“读懂中国·五老采访”活动。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采访小组的同学们怀着尊敬与激动的心情来到王老家中进行了采访。
王老今年已是96岁高龄,由于腿脚不太灵便,需在家静养,但日常仍坚持做些力所能及的笔头工作。他思维清晰敏捷,眼神明亮,回答问题时侃侃而谈,对个人的荣誉却所谈寥寥。访谈过程中,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情怀,令采访小组的同学们心生敬佩和感动,都感到很荣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身边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前辈。
爱党敬业,笔耕不辍
王啟华解放前入学,195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校园里的大学生们也同样是热血沸腾:“听党的话,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王老先后被安排到安徽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自此与解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学生转变为一名老师,他心里既自豪自喜,也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称职老师颇感惶恐,故常常鞭策自己要做好眼前教学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培养各种人才,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师资力量颇为不足。王老在安徽医学院的工作尽管总是超负荷而艰辛,但他解剖学实习操作的基本功由此得到扎实的磨砺和训练,为他后来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50年代中期,他转入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学系工作,在具有近百年学术沉淀、师资力量雄厚的环境中,王老进一步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学问;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填补了业务上的短板,累积了不少教学科研的素材。日夜艰辛劳作虽然使他感到疲惫,但辛苦中有收获、业务上有提高。最让王老难忘的是与他同事们建立的真诚、互信、合作、共进的深情厚谊。在日后他调入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现广东药科大学)工作,面临实习标本紧缺、大挂图短时间难于绘制等窘境时,都及时得到了中山医解剖系几乎是有求必应、毫无保留的帮助。王老说:“午夜回思,这份在工作中结下的真诚、互信、互助的情谊,让我受益终生。”
1958年,王老调至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现广东药科大学),面临着工作角色的转换。时与势赋予了王老教学和从零组建教研室“一肩挑”的重任。教学任务虽然紧迫,但上课毕竟是有序重复,有了过往艰苦的磨练,再加把劲做好它,尚有些底气;而要从零起步筹建教研室,绝非一日之功。王老甩掉焦燥,坚持过往工作中与人相处时谨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古训;始终秉持尊师爱友、低调做人的原则,以身作则,真诚、勤奋、耐心,“不敢为天下先”,与新伙伴甘苦与共、共同拼搏、众志成城,历经爬坡过坎之困境,终于在隐隐中见到曙光。学校人体解剖教研室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都茁壮稳步成长,先后以广东省卫生干部学院和广东医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名义分别在国内解剖学界顶尖核心期刊《解剖学报》发表论文,并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得到当时广东省高教局和省卫生厅的肯定。
尽管王老年事已高,但他仍然时时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鞭策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自己的真诚、勤奋努力,不耻下问,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教学相长,硕果累累
广东药科大学的前身——广东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办学之初,前来学习的学生多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由部队转业到县、乡或公社医院的卫生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从医实践经历,有些人在50年代在县人民医院能做胆囊和胃肠全切除等手术,在那个年代属佼佼者,但他们却缺失医学基础学科较系统的学习,特别对相关器官血管变异的资料知之甚少。教学过程中,学员学习非常积极,不时提出许多问题,如胆囊、胃肠血管变异等等。好学好问的学生自然对老师形成实实在在的压力,转化为“教学相长”的动力,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氛围。当年每晚的晚自习上,师生间认真、坦诚、融洽地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景至今依然清晰浮现在王老的眼前,历久难忘。
上世纪60年代早期,按照学院基础医学的教学安排,人体解剖学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多,但合适的教学资料严重不足。王老在“眼耳口鼻咽喉进修班”上课使用的自编讲义,得到来自全省各地前来进修医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他们向王老再三提出请求将这本讲义编写成册,方便临床参考。于是王老很快刻印了油印讲义样本,大大便利了学员学习。
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蓬勃发展势头展现在祖国广袤大地、天涯海角。1980年,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王老作为广东代表团成员之一,在与代表团各行各业优秀工作者互动中受益良多。在参加会议期间,王老得知有北京科学出版社的代表在场,他就怀揣油印讲义,主动联系出版社代表,简略说明了出版意向。科学出版社很快回复同意“修补后出版”。王老返校后,一刻不敢怠慢和松懈,组织兄弟院校和团队的同事们,立即投入时间精力继续修改补充。漫长的付出和积累,终究见到长长隧道尽头的亮光。半年后的1981年,《应用眼耳鼻咽喉解剖学基础》由北京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得到业界、市场的认同。第一版印数仅八千,不到三个月即告售罄,暂时缓解了短时间内知识沙漠的书荒。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这块学术园地,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老园丁”之一的王老,率领着一群志同道合者,却是早在此20多年前,不问收获,只管默默地在园地一角里垦荒、播种、耕耘……此部专著的出版正是水到渠成的早期收获之一。
80年代,借两岸交流探亲之东风,应台湾台北市合记图书出版社要求,王老对该书再次充实内容,从原来30多万字增至70多万字。1996年繁体版《临床眼耳鼻咽喉解剖学》在台湾出版。随后,2002年至2019年间,《实用眼耳鼻咽喉解剖学》和《实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美学解剖学》第1至第3版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油印讲义,到1981年出版社正式出版专著,到《实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美学解剖学》三版问世,60多年过去了,该专著不仅在字数上从30多万字增加到第三版的160多万字,而且增加了口腔美容、牙齿种植和临床相关人体变异等内容。这种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临床应用参考书,在国内尚不多见,这不仅包含王老的主要学术成就,也体现出他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态度。正如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在为王老《实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美学解剖学》第3版撰写的序言中所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历经近半个世纪爬坡过坎的艰辛岁月,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创新求索,“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王啟华教授取得了沧海变桑田式的成果。
王老一生历经坎坷,阅历丰富,他始终坚守初心,一直坚持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一线,是学校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年至七十高龄仍屹立讲台的教授。他对学生充满了爱,也受到学生的尊敬,在学生对学校的记忆里总是少不了他。他于2009—2010年间退休,直到当下仍然始终笔耕不辍。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王教授谈得最多的是“感恩”,他十分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学生师友及家人的厚爱,也寄语学子们:学海无涯,唯勤是岸,珍惜人生最宝贵的大学时光,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学习,回报祖国。
采访者手记: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透过王老的故事,我们看见了他那一代老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国家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我们还在他身上看到了无数教学、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板凳坐得十年冷”,默默无闻为教学、科研事业奉献一生。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致敬前辈,才能读懂中国。让我们时刻牢记光荣使命而努力学习,将来为报效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王教授与采访小组成员合照
点链接,读党史↓↓↓↓↓
推
广东药科大学关于组织参加广东高校党员师生“知史爱党”学习挑战赛的通知
六月要闻回顾|盛夏晴正好,芳草亦未歇
学校机关党组织举办全体党员大会 暨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会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微视频展播(三)
来了!广东药科大学关于2021年暑假放假的通知喜讯!广东药科大学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1个,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达到4个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微视频展播(二)
学校党委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交流会 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来源: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编辑:广药大传媒中心 赵玉骄
责任编辑:倪慧玲、李西贝阳
审定:林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