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永动机”往事 | 短史记

谌旭彬 短史记 2019-04-02

文 | 谌旭彬


1954年1月,科学普及局局长袁翰青,阅读了两百多封《大众科学》的读者来信。他发现,有很多“热心的干部和青年”,正在研究“只要烧一次煤就可以永久开动”的永动机。


袁在《人民日报》刊文,婉劝他们不要再“浪费许多精力去从事徒劳无功的设计”,因为永动机、水变油这类想法“是不合乎科学原理的,不可能实现的”。①


但这种婉劝没有产生多少效果。


1957年,记者姚世光在《人民日报》上刊文感慨,为了应付“火药喷气飞机”、“永动机”之类的民间科学主张,中国科学院等正规科研机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姚在文章中举例:


“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研究已经科学证明为不可能的永动机问题,前后用了三年多时间,经过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东水利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所以及水利部等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审查和说服,直到去年上半年,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这要浪费多少人的时间和精力啊!”②


这种感慨也没有什么效果。


1965年7月,《工人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写信者叫做余巧成,是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的工人。信中说,该厂有一位工人研究“永动机”入了魔,非要求厂里支持,弄得鸡飞狗跳,搞失败了也不死心,“还说是零件不合格,要继续搞”。余巧成觉得很无奈,不知道怎么阻止这种伪科学狂热者,只好求助于报纸编辑。③


报纸求助于钱学森。钱写了一篇答读者问,专门回答了“永动机能不能搞成功”这个问题。在文章中,钱明确表态:不管是第一类永动机,还是第二类永动机,都属于空想:


“永动机是不会搞成的”,“永动机的错误在于想向客观世界要讨不到的便宜,想不花费能量就使机器做功”,“为什么敢于这样肯定地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呢?有没有不够慎重的地方?没有。”④


不过,即便以钱学森的声望,也无法说服民间的永动机发明者。很多读者致信《工人日报》,质疑钱学森的说法,且提出诸多永动机的设计方案。


为此,钱又写了第二篇答读者问,再次强调永动机属于空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永动机,也就是没有能量输入就能做功的机器,或者只有较小功率输入而能输出更大功率的机器,那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因此是搞不成的”。⑤


事实上,不止《人民日报》,也不止钱学森,自1950年代以来,各种辞典、教材,均对永动机持否定态度(如下图),但这种否定,始终无法熄灭民间的永动机研究热潮。据统计,1971~1976年,一机部收到号称发明了永动机的信件,共计二百六十五封,中国科学院收到的永动机发明材料,约有一百多件。⑥


图:1965年人教社出版的《物理化学》教材,公开否定永动机的存在


这期间,最有名的永动机研究事件,发生在辽宁。时为1974年前后,有一赵姓民间永动机研究者跑到北京,状告中国科学院和其他正规科研单位压制他搞“永动机发明”。当时的辽宁主政者对此很感兴趣,“一声令下,当即集了18名技术人员和教师为他查资料,搞设计。他狂叫:‘要找不怕丢脸的、懂得科学的人参加。’大约也是为了‘不怕丢脸’的缘故,他还宣布要‘保密’,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进行研究,又取了一个某工程的代号,就这样前后共折腾了十几个月,花了几万块钱,其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不了了之。”⑦


风波所及,辽宁掀起了一场永动机研究热潮。关押在抚顺监狱的国军将领黄维,也在这段时间“向所首长反映一个思想,说要试制一部永动机,按照他的设想试制成功,不需其他动力,这部机器可以永远自动运转”,最后“共计费了七八个月时间,花了上千元钱”,永动机一动不动。⑧


1977年,《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了三篇文章,公开否定永动机,批评组织专人研制永动机的行为,乃是“滑天下之大稽”。1978年5月,又刊文《驱除永动机的幻影》,强调“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空想是与科学无缘的”。⑨


图:人民日报1978年刊文《驱除永动机的幻影》


可惜的是,永动机的幻影并没有就此消失。整个80、90年代,民间仍随处可见永动机的研究者。


2000年前后,有名为梁星人者,自称新加坡籍华人,拥有博士院士头衔,精通中国古文、英文、马来西亚文和印尼文,宣布已推翻能量守恒定律,从《易经》和《墨经》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一种空前绝后的“宇宙引力能永动机”,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美国为了阻止他将永动机带回中国,“到处在找他,追杀他”。梁成立了一家所谓“高科技含量达100%”的永动机发电厂,并于2004年末对外宣称,要举办一场“永动机问世全球性新闻发布会”,嘉宾名单包括了安南、布什、普京、小泉……⑩


图:梁星人与他的永动机发电设备⑪


虽然以上种种,全是极其粗糙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受骗者。


比如,河南南街村投资了梁星人的这个所谓的永动机项目,结果2000多万全部打了水漂。执意推进该项目的南街干部,后来接受采访,承认问题出在了自己的一意孤行:


“当时的情况是:社会上一班人带着这个项目找到南街,说是所谓高科技,有图纸有资料,我们又到深圳看了他的永动汽车,要说该做的考察工作也做了,但缺少论证这一块。上永动机人人不同意,是(我)硬着头皮上的,多次试验不成功。去年(2001)11月在南街全体基层干部会上,我作了检讨,宣布以失败告终。”⑫


图:梁星人的“大中国永动机轿车”


该干部还承认,会去投资永动机,“与我文化水平很低有直接关系”,“这是两个技术骗子骗住了我,说得神乎其神,我们建厂房,建设备花了这么多钱,可是最后骗子也失踪了”,“这是我在南街干了30多年犯下的最大的错误”。⑬


梁星人事件影响虽大,但并不是中国永动机闹剧的结束。2017年,又有人宣称造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说是可以将水催化成氢气和氧气,再把氢气和氧气变回水,反复循环产生能量。


时代在变,中国的永动机故事也在变。

(完)


①袁翰青,《革命干部一定能够夺取科学的堡垒》,1954年1月17日第3版。

②姚世光,《夸父的精神是好的吗?》,《人民日报》1957年1月13日第7版。

③读者来信,《工人日报》1965年7月23日。

④钱学森,《永动机能不能搞成功——答<工人日报>读者问》,《工人日报》1965年7月23日。

⑤钱学森,《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再答“永动机能不能搞成功”的问题》,《工人日报》1965年9月15日。

⑥黄金南、杨长桂等/编著,《科学发现与科学方法》,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第21~22页。

⑦全国科学技术协会理论组,《自然辩证法座谈会选辑》,1977,第36页。

⑧尚传道,《抚顺改造回忆录》。

⑨《“理论无用论”的反动性》,1977年1月18日第1版;《坚决执行百家争鸣方针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1977年3月20日第2版;《鬼话与科学》,1977年11月15日第3版。《驱除永动机的幻影》,1978年5月18日第3版。

⑩林丹,《国家专利局:“永动机”新闻发布会开不了》,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9/3010522.html

⑪视频地址: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AyODM2NDEy.html

⑫《对话南街村王宏斌:永动机项目是所犯最大错误》,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15日。地址:http://news.sohu.com/20051115/n227502312.shtml

⑬刘倩,《南街社会》,学林出版社,2004,第182页。

四十年前,一张“接吻照”轰动全国


如何区分真国学与假国学


百万侵华日军投降后,武器去了哪里? 


一位四百年前的“朱元璋粉”


被吓一大跳,赶紧复习了一遍“水变油”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