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真是一场骗局吗? | 短史记

言九林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0-08-26


1971年8月,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做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研究小组以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启事的方式,来征集实验的志愿者,被选中者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报酬。应征者需要接受面试,以确认他们不是怪人,没有任何被逮捕的经验,也没有心理与生理问题,“心理面的各个向度都在平均值附近”。最后筛选出20余名正常、健康的年轻人,以随机分派的方式,9人成为“狱警”(分为三班),9人成为“犯人”,余者候补。


图:招聘志愿者的广告


实验的设计时长为两周。按津巴多的表述,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这些原本高度相似的年轻人,在作为“狱警”和“犯人”,共同经过两周的监狱生活之后,他们的人格是否会发生变化,亦即特定的监狱情境会给这些人带来什么


“经过事先挑选,我们的受试者普遍代表了中产阶级、受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是学生的同质团体,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藉着随机分派,将他们分为‘狱警’‘犯人’两个角色,但事实上这些人不但可以比对,而且随时可以互换角色。犯人并不一定比狱警凶残邪恶、充满敌意,狱警也不一定是强烈寻求权力的权威者。……两个星期后,这些年轻人是否还是难以辨别?他们的角色会不会改变他们的人格?”①


图:参与实验的“犯人”被突袭逮捕


实验由9名“犯人”在家中被参与合作的真警察突然逮捕开始,他们被蒙住眼,由警车送入模拟监狱,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狱警”命令他们脱光衣服,伸直双臂,打开双脚,面墙站立,向他们身上撒粉除虫,“有些狱警开始嘲笑犯人的生殖器大小,评论最小的尺寸,或嘲笑他们的睾丸不对称”。然后犯人们被扔进三间牢房,获准穿上囚服(不许穿内衣裤),以丝袜套头(代替剃光头的程序),穿上塑料拖鞋(脚踝上串有锁链),并获得一个数字代号(抹去个体色彩)。狱警与犯人们由此开始在模拟监狱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进行各种互动。


但实验没有如预期那般进行两周,而是在第六天被紧急叫停。原因是狱警们的做法越来越极端,开始操控犯人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其中一位狱警在第五天命令一半囚犯扮演雄骆驼,另一半囚犯扮演雌骆驼,集体模拟表演性行为。


图:模拟监狱内部


津巴多后来在《路西法效应》一书中感慨,实验的初衷,更倾向于评估外在的制度性因素,究竟能将一个人的内在天性压迫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观察好人与恶劣环境的斗争”——换句话说,犯人们才是整个实验的重点观察对象。但实验的走向超出了估计,较之犯人们的表现,狱警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更为惊人


“有些志愿者被随机指定扮演狱警角色后,很快便开始滥用新取得的权力,他们残酷成性,日夜无休地贬低、鄙视、伤害‘囚犯’。……其他狱警虽然并未有虐待倾向,但是显得冷酷、苛求,对于受难同胞们的处境极少流露出同情。只有少数狱警可被归类为‘好狱警’,他们抗拒了权力的诱惑,而且有时候能为囚犯的处境着想,多少为他们做点事,比方说赏个苹果或塞根香烟给人之类。”②


图:津巴多著作《路西法效应》封面


津巴多认为,实验强有力地证实了“恶劣的系统与环境产生的毒害,可以让好人们做出有违本性的病态行为”,善恶之间的界限并非牢不可破,而是相当脆弱。狱警柏登(Burdan)在实验过程中被记录下的言行与自我剖析,可以很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1)实验未开始时,柏登说自己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非暴力的个体,我不能想象自己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粗暴的狱警”。
(2)实验开启之刻,柏登曾怀疑大部分参与者是否真的可以“严肃看待这场实验”。
(3)第一天,柏登的感受是“最怕犯人会把我当做坏蛋”,觉得装腔作势讲话的自己像是一个笨蛋。
(4)第二天,柏登从车子里走出来时,“突然希望人们注意到我的制服”,且开始习惯用警棍“打墙打椅子打铁栅门来展现我的权力”。
(5)第三天,柏登行使了允许或禁止犯人父母进入探访的权力,“这是第一次我有机会如我所愿地操弄权力”,几乎完全的控制权让这段经历成为“实验中我最享受的一段”。
(6)第四天,柏登用手铐和蒙眼对付犯人的做法受到了指责,但他强硬回应说“这都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7)第五天,柏登羞辱为难了一位犯人,原因是“我就是不喜欢他”;新来的犯人用拒绝吃晚餐的方式抗议,柏登采取了强迫喂食,“我让食物从他脸上滑落,不敢相信这是我做的;我恨我自己强迫他吃,但是我更恨他不吃”。
(8)第六天,实验被紧急中止,柏登很高兴脱离模拟监狱,“感觉真他妈的好极了”,但他觉得有些狱警并不开心,原因是“他们的钱会变少而且他们都乐在其中”。③


图:“囚犯”在狱中的情形


如今,“斯坦福监狱实验”已成为心理学中的经典案例。但近五十年来,对它的质疑,也从未终止过。


实验样本量过小、研究报告发表在非同行审议的期刊、研究人员参与到实验中——比如津巴多的学生杰夫(David Jaffee)担任了典狱长等,均是实验招致非议的因素。津巴多近年公开披露的一些原始录音、视频资料,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比如扮演典狱长的杰夫,曾要求一位“不活跃”的狱警“积极参与”,“变得更强硬一点”——质疑者据此认为,并非权力让狱警们变得残酷,而是实验的组织者要求狱警们残酷,进而认为“斯坦福监狱实验”乃是一场骗局。


图:“狱警”命令“囚犯”清洁厕所作为惩罚


针对这种质疑,津巴多的回应是,在实验的第一天,狱警们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录像显示他们曾偷笑着让囚犯更加遵守规矩一些”,所以“典狱长”杰夫找到一位无法进入角色的狱警,说了如下这样一番话:


“我们真的很希望你能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参与进去,因为狱警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狱警都必须成为一个“强硬的狱警”。这里的“强硬”,我是指你必须变得更加严格、坚定,并且你必须有所行动。这对于这个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否能让这个东西变得真正像一个监狱,也就是我们这个实验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狱警们的行为。”④


津巴多强调,“我们从未更加具体化(教他们)如何去变得更加‘强硬’,并且当时有明确警告禁止使用任何武力。”实验不允许武力打击囚犯,但允许创造无聊、沮丧、恐惧、以及无力感等情绪。这些回应,在他出版的《路西法效应》一书中,其实已提及过。


图:俯卧撑是模拟监狱中的常见惩罚


这番回应所道出的,其实是“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先天不足——无论如何设计,这个模拟监狱里的权力体系,都无法等同于真实的监狱。即便津巴多努力使用真警察,用突袭的方式前去逮捕“囚犯”,被选中担任“囚犯”角色的志愿者们仍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只是实验”。囚犯如此,狱警也是如此,实验的设计者出面要求不能进入角色的狱警“变得更强硬一点”,也就成了不得不为的事情。当实验的目标止于“观察好人与恶劣环境的斗争”,也就是以囚犯的反应为主要观察对象时,这番“变得更强硬一点”的针对狱警的要求,对实验尚无大碍。但当狱警的变化压过囚犯的反应,成为主要观察对象时,这种要求就成了对实验的干扰。


图:精神承受不住选择离开的“囚犯”⑥


其他指责“斯坦福监狱实验”为骗局的证据,也是大体相似的情况。比如某参与实验的“狱警”称自己的过激行为是遵从实验设计者的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实验能够进行下去;某中途因精神崩溃退出的“囚犯”则称自己退出的真实原因是担忧实验影响考试,所以故意表演精神崩溃寻求退出(他原本以为扮演囚犯既可安心学习功课,还可以挣到一些钱)⑤——这些都是“模拟监狱”难以避免会遭遇的问题,是一种无法与真实监狱比拟的“先天不足”,而非有意制造的骗局。


尽管“斯坦福监狱实验”因先天不足存在着种种争议,但它仍是心理学史上最受关注的实验之一。因拥有极高的大众知名度,甚至还被多次改编为电影。


图:依据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2001年上映的德国电影《Das Experiment》




注释

①菲利普.津巴多/著、孙佩妏 陈雅馨/译,《路西法效应》,2008年,第55页。

②同上,第273页。

③同上,第250-252页。

④津巴多的回应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179300/answer/421701632

⑤Brian Resnick,《救救心理学!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个骗局!这些著名实验都有问题!》,果壳网编译。

⑥本文图片,全部来自PrisonExp.org网站。




推荐阅读:


对「杜月笙名言」的一点考据


如果溥仪没有被逐出紫禁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