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真实原因 | 短史记

言九林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0-08-25



问:请编辑说一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有说法称宋朝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了七成。


所谓“宋朝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七成”,是近些年才在中文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论调。这种论调基于一种很不靠谱的统计——该统计既不区分进攻战与防御战,也不区分小规模冲突与大规模战争,故被人讽刺为“好比两个人打架,甲弹了乙7个脑瓜蹦,乙给了甲3个大耳刮,但在统计上,甲的胜率是70%”。


军队战斗力低下,是北宋朝野公认的一个事实。


司马光对宋仁宗说过,本朝最大的隐患,就是“士卒不精”;欧阳修说的是本朝养了七八十万禁军,却“不得七八万人之用”,可用的士兵不足十分之一;《宋史.禁军上》里说,宋仁宗时,西部边境有战事,从京城派了禁军过去,结果却是“大率不能辛苦,而摧锋陷阵非其所长”,后来招募的新部队,虽命名为“万胜军”,结果却是“痿”名远扬,在党项军中传为笑柄,倒是名将狄青曾利用这一点,拿了“万胜军”的旗帜来给自己麾下精兵做伪装,成功欺骗过一次党项部队。


常见的说法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更戍法(频繁调动军队主帅),导致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低下。但这种解释过于抽象,且给人一种似是而非之感——毕竟,以文职官僚为主体统治基础,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中央朝代的做法;防止军队私人化,也是所有朝代都在致力的命题。


影响北宋军队战斗力最核心的因素,其实是北宋王朝对“军队”的定性。这种定性,见于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等“二三大臣”之间的一次谈话。众人讨论的主题,是怎么做才会有“百代之利”,也就是如何才能让王朝千秋万代。赵匡胤的答案是:


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大意是:唯有养兵这件事,可以让王朝存续千秋万代。遇上大灾之年,只会有造反的民众,不会有造反的士兵;太平年岁里出了变故,只会有造反的士兵,不会有造反的民众。


上面这几句话,意思有点模糊。宋神宗后来有一段解释,很有助于准确把握赵匡胤的逻辑。宋神宗说:


“前世为乱者,皆无赖不逞之人。艺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节以军法,厚禄其长,使自爱重,付以生杀,寓威于阶级之间,使不得动。无赖不逞之人既聚而为兵,有以制之,无敢为非,因取其力以卫养良民,各安田里,所以太平之业定,而无叛民,自古未有及者。”


大意是:前代那些起来造反作乱的人,都是无业游民。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后,吸取了前代的教训,将全国的无业游民都招募到军队之中,用军队的组织和纪律来约束他们;给他们提供优厚的俸禄,让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后以生杀奖惩和等级制度,将他们困住。如此,这些无业游民不敢为非作歹,且可以利用他们去守护(也可以换个词,叫控制)良民,于是天下太平,再无民众起来反叛。这实在是自古未有的大智慧。


也就是说,对赵匡胤而言,除了抵御外敌,军队还承载着吸纳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消化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分子的职责。这一对内职责的重要性,绝不弱于抵御外敌,甚至犹有过之。


《续资治通鉴治长编》宋太宗至道三年的一道奏疏


自此,“以军队吸纳无业游民与地痞流氓”,就成了北宋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


宋太宗时代,将民间“与人为害者”全部招募到军队中,以实现“乡闾静谧”(见上图),是朝中大臣奏疏中的治国良策。


宋神宗时代,王安石曾批评道:“募兵皆天下落魄无赖之人”、“募兵多浮浪不顾死亡之人”——朝廷招兵的重点,是吸纳那些无法无天的落魄无赖。他建议宋神宗以“良农”为兵,却也不主张废弃对流氓无赖的招募,理由是将流氓无赖弄到军队当中,可以“令壮土有所羁属,亦所以弭难也”,可以将他们约束起来,也是一种消弭不稳定因素的好办法,即所谓的“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


宋末元初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里,对北宋的这一国策,也有一段很准确的总结:


“所谓愿应募者,非游手无藉之徒,则负罪亡命之辈耳,良民不为兵也。”


意思是:北宋军队招募来的兵员,全是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和亡命之徒,鲜少有良民。


《文献通考》对北宋募兵制的总结


马端临还提到,武人在北宋是受到歧视的,“老兵”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难听的骂人话。“以军队吸纳无业游民与地痞流氓”的基本国策,直接导致了北宋军人素质的集体低下,也进而导致了武职官员在政治集团中备受文职官员的歧视。


北宋的中央禁军与地方厢军,即是在这样一种基本国策下迅速膨胀起来的。每有饥荒、水灾之类的变故,当局就会启动募兵,从灾民中招募那些已然破产的青壮流民入伍,以免他们成为社会上的隐患,且以招募数量的多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指标。开国之初,宋军数量尚只有40万上下,至宋仁宗时,已有120万之多,用时人蔡襄的话说,这是自五代往上直到秦汉,“祖宗以来无有也”,从未有过的规模。


也惟有这种规模,才能实现“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的治国之道。


北宋军队数量变化(单位万人,引自朱舸《兵制对北宋国防开支及军事实力的影响》)


与之相配套的,是优厚的待遇。宋太祖时代,一名禁军的年俸大约是17贯,一名厢兵大约是10贯。这笔钱足够维持一户中等人家的全年温饱。到宋仁宗后期,禁军年俸已上调为50贯,厢兵年俸上调至30贯,以致于宰相富弼说,朝廷的的财政收入“十中八九赡军”,绝大多数都用来供养军队了。到了宋徽宗时代,禁军年俸又上调为60贯,厢兵年俸上调至36贯。


这庞大的规模与优厚的待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北宋王朝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一个可能的证据就是北宋民变的密度与强度,要小于其他朝代。但它毁掉的,是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如下几点:


(1)军人的身体素质。
(2)军人所受的拼杀训练、战阵训练。
(3)武器的数量与质量。
(4)军队的纪律性。
(5)军队长官的战略判断与临场指挥。


北宋禁军专门拣选精壮之人,且与地方厢兵之间有一种升降流动,厢兵里的精壮者,可以升入禁军;禁军里身体垮掉的,要被落降到厢兵。身体素质方面,总体上不会有太大问题(当然也免不了有弄虚作假)。北宋以超过七成的财政收入供养军队,武器的数量与质量,也不会与外敌有太严重的差距(除了马匹)。北宋160余年,在这个时间跨度里去观察,也不能说所有的军事长官都不合格。


所以,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军队的训练状况与军队的纪律性。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指望游民在军营中好好训练,在战场上令行禁止乃至奋不顾身,古往今来,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北宋朝野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


宋仁宗时代,御史吕景初上奏请求停止“养兵”,停止往军队里招募游民,理由之一正是这些游民毫无战斗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而败”,上了战场无视军令拔腿就逃,连带着把军中那些勇者也坑了。欧阳修也说,这些家伙拿着高俸禄,“或老卧京师,或饱食塞下,或逸处郡邑,或散居邮亭,未尝荷一戈也”,算不得正经的士兵。


宋神宗时代,大臣张方平建议朝廷实施军垦制度,引起许多人的反对意见。最有力的一条就是游民无组织无纪律,无法屯垦。反对者说:唐代以前,士兵与农民一体,所谓士兵本就是从农田中征召去的,所以不难让他们从事农垦。然而,“今之军士,皆市井桀猾,去本游惰之民,至于无所容然后入军籍”,当代的士兵,全是些在社会上无非作歹、没有出路的流氓无赖,这些人早就骄纵惯了,平常时日,军官们也不敢强迫他们做不愿干的事,“是可使之寒耕暑耘者乎?”,要他们老老实实去种地,太不现实了。


中央禁军存在的这些问题,地方厢兵全都有。厢兵的本质,是禁军挑拣剩下者,和自禁军中退下来养老者,战斗力自然是更逊一筹。宋仁宗时代,朝廷财政吃紧,于是下令让地方官府从厢兵中调人去做“役人”,这个口子一开,厢兵就更加不成样子了。他们被地方官府或调去做买卖,或调去砍树烧炭,或调去从事刺绣,或调去吹奏乐器,以至于同时代的苏舜钦上奏说,这些厢兵“终日嬉游市间”,以刺绣绘画为业,实在是与军队二字完全挂靠不上。类似的情况到了南宋也没有改观,兵部侍郎李邴曾愤然对宋高宗说,厢兵们在给人抬轿子、玩杂耍、做跑腿,“所谓厢军者,臣不知其所谓也”,所谓的厢军,臣我实在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地方厢军变成了这幅模样,于是就有了《东都事略》里所记载的“淮南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京东诸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也有了后来的金军长驱南下直抵汴京。


不可用无业游民和流氓无赖来构筑国防,本是一个常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就说过,招兵时“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


戚继光懂的道理,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自然也懂。他之所以做出与戚继光相反的事情,是因为他愿意牺牲军队的对外战斗力,来换取王朝的“百代之利”。而历史的进程,证明了赵匡胤的制度设计是错的。




相关阅读


别再吹「宋朝GDP占世界的80%」


《清明上河图》不是在歌颂大宋盛世


宋高宗杀害岳飞的真实原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