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科学|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肖文交等 地球科学编辑部 2023-03-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

俯冲带,又称为贝尼奥夫带(Benioff zones)或板块消减带,是大洋岩石圈发生俯冲消减进入软流圈地幔的场所。在所有的类地行星中,只有地球存在俯冲带和板块构造,俯冲带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最主要特征。大洋岩石圈俯冲所产生的拖拽力作为板块构造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使得动力地球的洋-陆循环通过俯冲作用得以实现。俯冲带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质循环系统,被称为“俯冲工厂”。俯冲作用将地球表层物质传送进入地球深部,与周围地幔发生一系列物质和能量交换,引起大规模变质作用、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形成造山带。俯冲带也是地震活动带和内生金属成矿带,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紧密关系。因此,研究俯冲带不仅是揭示地球演化规律的窗口,也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个完整的俯冲带发育海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岩浆弧、弧后盆地(或弧背前陆盆地)等基本构造单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洋脊俯冲、年轻洋壳俯冲、海山俯冲,则可形成一些特殊的俯冲带结构,如平板俯冲、俯冲侵蚀,导致岩浆弧、增生楔、弧前盆地等不发育甚至缺失。俯冲大洋板片可滞留于或穿越地幔过渡带进入下地幔甚至到达核幔边界,把地壳物质带入到地球深部,并通过地幔柱活动上升到浅部。俯冲带是构造活动强烈的区域,存在走滑、挤压、伸展等变形及其构造叠加。俯冲带海沟可向大洋或大陆方向迁移,岛弧及增生楔等也随之发生迁移,使俯冲带上盘发生周期性挤压和伸展,形成复杂的古地理格局。微陆块、岛弧、海山/洋底高原等地质体在俯冲带发生增生时,可阻塞先存的俯冲带,造成俯冲带跃迁或俯冲极性反转,在其外侧形成新的俯冲带。俯冲带深部精细结构、俯冲起始如何发生、板块俯冲与地幔柱的深部关联机制等是当前俯冲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前沿问题。开展俯冲带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古缝合带与现今俯冲带对比研究、俯冲带动力学数值模拟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图1 全球俯冲带分布,可划分为增生型俯冲带和侵蚀型俯冲带

图2 俯冲带基本结构与组成

图3 岩浆弧前锋迁移与增生弧演化

图4 地中海及周边俯冲板片结构及地幔对流形式(红色箭头所示)

图5 班达岛弧俯冲板片三维形态随时间演化模式

文章刊登在《地球科学》第47卷第9期

肖文交, 宋东方, 张继恩, 毛启贵, 敖松坚, 韩春明, 万博, 张志勇, 2022. 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地球科学, 47(9): 3073-3106. doi: 10.3799/dqkx.2022.380

Xiao Wenjiao, Song Dongfang, Zhang Ji’en, Mao Qigui, Ao Songjian, Han Chunming, Wan Bo, Zhang Zhiyong, 2022. Anatomy of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Subduction Zone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Earth Science, 47(9): 3073-3106. doi: 10.3799/dqkx.2022.380

更多论文信息,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欢迎免费订阅《地球科学》电子刊

订阅电子刊,将定期为您发送每期的全文、虚拟专辑、作者分享会通知和培训会等高质量邮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电子刊


往期回顾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造山带橄榄岩岩石学与构造过程:以松树沟橄榄岩为例

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

岩浆作用与地球深部过程

从岩浆岩看青藏高原地壳的生长演化

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

→晶粥储存、侵入体累积组装与花岗岩成因

→交代岩石圈地幔与金成矿作用


构造地质学

纪念马杏垣先生

关于大陆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考与讨论

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增生型造山带结构解析与时空制约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构造热事件时代及演化

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新太古代烟庄正长花岗岩年龄及成因:对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制约


地学与健康

"同一健康"视角下医学地质学的创新发展


古生物学

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


沉积和盆地动力学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

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东南缘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及勘探意义


石油地质学

‍→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


《地球科学》

青年学者论坛回放

黄康俊|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地球增氧事件

→张   文|激光微区锆石Zr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参考物质研发

Marize Muniz da Silva|巴西São Francisco地块 Mineiro带后碰撞岩浆作用

→Dionatan Ferri Padilha|巴西南部Dom Feliciano带后碰撞玄粗质和超钾质岩浆作用

王选策|地球系统中的挥发分和物质循环——对非俯冲带岩浆的新观点

→陈  印|中国北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及其与构造演化和油气藏的联系

荣  辉|基性岩侵入对铀储层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为例

→兰中伍|南秦岭岩浆作用与浅表环境响应

余文超|贵州遵义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物源: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岳 汉|从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到松潘-甘孜块体的长期形变模式

王 墩|2021年Mw7.4青海玛多地震的震级、地震动场及破裂过程

邓阳凡|华北东南缘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启示

谢国治|胶东半岛高Ba-Sr牙山侵入体的成因及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白江昊|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成因:放射性成因Ca-Nd同位素制约

→李振洪|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控专题

→王   栋|川藏交通廊道冰雪灾害风险评价

→汤高明|青藏高原典型地表地质灾害机理及分类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