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随着网络空间技术发展,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整体关系大格局背景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映射了两国长期角力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有网络空间竞争与合作的复合性。正如现实世界中的敌友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两国长时间关系走向,这种对双方关系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制约着双方在网络空间这一新领域的纵深发展。
如何通过良性互动,解决双方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化解甚至摆脱安全困境,两国政府高层、智库研究者和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努力与中国在网络空间达成共识》,就是最近这方面努力最新的代表作。
2016年5月,美国兰德公司公开发布《与中国在网络空间走向共识》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围绕当前网络空间中美关系的困局,对造成网络空间中美两国的对抗与合作跌宕起伏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优先领域、双方的条件、可行的路径等。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当前中美双方网络空间的核心分歧在于认知差异,只有克服这种认知上的分歧,两国在网络空间才能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
报告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中关系一直具有冲突、对抗、战略性互不信任的特点,其中网络空间是当前困扰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两国于2013年开始正式会谈协商,但是在2014年因美国指控中国5名解放军军官间谍案而告终止。尽管2015年夏季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讨论了网络空间问题,同年9月习近平和奥巴马的高层会晤在网络空间领域达成初步协议,但由于两国之间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和程序来调解网络空间问题、制定网络空间规则,因此影响双边关系、地区和平与稳定、全球秩序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报告认为,双方在网络空间安全的具体问题上认知差异十分严重,几乎无法找到能够相互沟通交流的共同点。美国关心的是中国利用网络空间窃取美国企业信息、开展谍报活动、甚至利用网络攻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同时由于双方对于战争中使用网络尚未澄清,而且这种风险存在正在升级等具体问题。而中国认为自己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批评美国限制通信企业的市场准入、资助审查规避技术等,中国特别看重网络空间主权,谴责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其次,对于一些抽象性问题双方也存在巨大分歧。比如对于国际规范、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认识,对网络空间在双边关系议程中的地位的判断,在短期内都无法形成有效的共识。
报告根据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首先,美国方面在与中国磋商时,应将具体问题直接与两国整体战略关系联系起来。
其次,两国可以通过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先达成协议,然后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第三,美国同意为中国提供网络归因提供帮助,而中国同意遵守相关规则作为回应。
第四,为了让中国同意美国所期望的网络空间规则,美国也许需要通过物质激励中国进行双边协商,同时也需要提高中国拒绝网络安全谈判的成本,从而迫使中国留在谈判桌上。这也是本报告最为大胆的一个建议。
报告来自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因此其立场必然是为美国政府代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项对策性研究报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报告非常全面地对中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进行了审视,参考了大量学术文献,包括我国研究网络空间国际关系的一些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二是报告对两国网络空间政策发展的政府、军队、智库和学术界的专家进行了访谈,甚至直接将他们的观点进行引用,这就让读者直接获取这些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报告的理论基点是当前国际关系领域相对比较新,同时引起较多论战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沟通交流、规则规范、认知等要素对国家关系的影响,提出了与传统上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流派完全不同的理论范式。目前我国对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认同还停留的学术讨论层面,如以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为代表一批青年学者。该理论对政策相对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而言影响非常有限,更不用提在网络空间国际关系的研究了。因此,本报告基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认知和规则作为网络空间国际关心的核心变量,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对于我国而言,在深入研究国际规范等概念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目前中美两国处在信息进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对网络空间存在不同的认知在所难免,但并非无法克服的障碍。双方发展网络空间,根本目标是推进本国信息化,提高网络空间安全利用,服务本国利益。因此,良性有效的沟通互动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本条件,在双方坦率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通过“身份的再建构”实现“利益的再界定”,相互尊重双方在网络空间的地位和诉求,探讨符合国际惯例的网络空间行为规范,找到双方沟通交流的共同点,积极寻求双方在网络空间核心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打造数字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跳脱网络空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檀有志: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J],外交评论,2014年第5期.
资料来源:http://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1335.html
编译: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阅读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电话:010-68893411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