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演变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是熊彼特的创新学说,但是他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成型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深入研究日本技术创新体制之后,于1987年出版了《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专著,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学说。弗里曼特别强调政府政策、企业及其研究开发工作、教育和培训、产业结构四个要素。他认为创新是一种网络体系行为,各个要素之间互动引发新技术的出现、改进和扩散。
到了90年代,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美国学者纳尔逊在1993年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他强调,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技术多元性以及制度安排上的多样性,建立一种分享技术知识的机制和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这些机构、组织的协调发展能够有助于科学技术更好地融入工业活动之中。
同时代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学者是伦德瓦尔,他在1992年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一书中,详细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作。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系统内用户和制造商相互作用的过程,市场是一个有组织的市场,由此创新就成为一个系统。他认为现代经济中最基础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是一种交互式的社会过程,要从制度和文化的范畴去理解。伦德瓦尔强调在生产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相对衰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重新走向繁荣,学者们对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美国的振兴与知识创造有着重要的关系。学者们开始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促进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而是深化到国家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报告,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叙述,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就是基于OECD的论证。国家创新系统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相比,在理论中增加了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把知识在经济中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作为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主要活动包括新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创造、存储和转移。而在系统活动中,政府成为协调、组织的主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要素构成
国家创新体系指由参加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蓄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政府对创新政策的制定着眼于创造、应用和扩散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各类机构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上。
具体而言,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组相对独立又功能相关的机构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网络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以及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各行为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重要因素。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基于合同的技术合作,而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主要是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中介机构在整个体系中起到润滑剂、加速剂的作用,而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创造环境、规范行为、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实际上,国家创新体系是对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强化。
三、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
国家创新体系和以前创新理论的不同点在于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谈创新,强调了政府的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出,政府在整个体系中是居于核心位置的。我国从1992年就已经在学术界引入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1998年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交了一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由此开启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经历近20年的努力,我国在技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且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前景更加看好,但在某些层面还有很大改进余地。笔者比较认同吴敬琏教授对当前国家创新体系的看法,故此摘录如下:
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要通过企业、政府和创新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够实现。关键的问题是要用市场这样一个平台统和、协调他们各自的力量,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所以我们要使得我们国家创新体系提高效率,关键的跟我们整个国家当前面临的情况一样,关键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
吴敬琏教授特别强调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不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在整个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职能为: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组织“竞争前开发”和提供共用性技术是最为有效的、加强市场监管等。(选自吴敬琏:构建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这里仅仅是笔者的一些学习笔记,还谈不上是看法。但是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大环境下,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还需要政、商、学、研各界深入研究,认真探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电话:010-68893411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