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调和法治脾胃病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来源/张仲林 ( e41121 ) 整理
▲中国中医药网截图
调和法治脾胃病
时间:2024-04-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张存龙
笔者临证诊疗脾胃疾患时发现,诸多的脾胃疾患源于相邻脏腑的“失和”,临床最常见的失和为肝胃不和、脾胃不和、肝脾不和、胆胃不和、胆脾不和、胃肠不和、肝肠不和七种情况。调和法属于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素问·运气》最早提出的“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即强调了人体气机调和的重要性。临证时重视相邻脏腑“失和”的病因,采取“调和法”处理肝胃、脾胃、肝脾、胃肠、胆胃、胆脾、肝肠之间的失和状态,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列举验案7则如下。
肝胃不和案
王某,女,52岁,2020年3月13日就诊。患者因家庭琐事引发闷闷不乐3个月余。刻下:右上腹胀痛时作,心情郁闷不乐,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口干,纳食无味,舌质淡白,苔薄黄,两关脉弦。
诊断:肝胃不和,肝强胃弱。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9g,枳壳9g,炙甘草6g,香附9g,川芎9g,陈皮6g,山药(麸炒)18g,白术9g,鸡内金15g,酸枣仁10g。5剂,水煎服。
3月1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第2天右上腹胀痛症状未再发作,诸症皆有所减轻,仅有口干症状,舌苔薄黄略燥,脉稍弦。守上方减枳壳,加沙参10g,7剂。随访告愈。
按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全方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功。该患者病发于所愿不遂,肝郁日久犯及胃腑,从而出现肝强胃弱以致胃脘痛。治疗时在柴胡疏肝散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基础上,配合麸炒山药、白术、鸡内金健胃消导之品扶助胃腑,在疏肝的同时增强胃腑功能,因此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脾胃不和案
刘某,女,36岁,2022年4月18日初诊。患者平素脾胃功能虚弱,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即可出现胃痛并腹泻。刻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手足不温,纳差,口干,大便干结,舌淡,脉细弱。
诊断:脾胃不和,脾虚胃弱。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炙甘草6g,大黄炭9g,鸡内金15g,延胡索12g。5剂,水煎服。
4月2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痛、纳差、腹泻症状消失,头晕、乏力症状好转。遵效不更方原则,继续守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随访告愈。
按 患者禀赋不耐,长期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由于脾胃不和,导致气血乏源,故出现面色萎黄、头晕乏力以及胃痛隐隐等一派虚弱之象,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原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下陷诸证。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以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明代医家杜文燮《药鉴》曰:“升麻能令清气从右而上达,柴胡能令清气从左而上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另加大黄炭降浊通便、鸡内金运化消食。全方共奏和调脾胃、升清降浊之功。
肝脾不和案
张某,男,32岁,2024年2月3日初诊。自述腹痛、大便溏稀3年余,稍进生冷食物则出现胃脘及脐周痛,舌苔薄白,脉弦缓。
诊断:肝脾不和,肝强脾弱。
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2g,茯苓9g,白芍12g,陈皮6g,防风9g,当归9g,柴胡9g,炮姜9g,山药(炒黄)18g。7剂,水煎服。
2月12日二诊:患者服药并忌生冷后,每日晨起大便一次,胃脘痛、腹痛症状消失,嘱守原方继进10剂,巩固疗效。随访告愈。
按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化裁调和肝脾疗效显著。临床具体应用时,宗明代医家吴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的见解。根据肝郁脾虚的偏盛情况增损原方用量,脾虚偏重时加大白术、茯苓用量,肝郁偏重时加大白芍、当归用量。该患者土虚木乘,脾受肝制,升降失常,故出现痛泻症状,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归芍养血柔肝;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急;加炮姜、炒山药温健脾阳,诸药相配,则肝木得泻,脾土得补,痛止泻安。
胆胃不和案
李某,女,52岁,2023年10月3日就诊。患者苦于胆汁返流性胃炎5年余。刻下: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稍进油腻食物则吐,失眠,舌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胆胃不和。
方用柴胡温胆汤加减:柴胡18g,山栀子12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枳实6g,竹茹9g,陈皮6g,生姜6g,鸡内金15g,延胡索15g。5剂,水煎服。
10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症状均有所减轻,胃逆呕吐未见发作,舌苔浮黄,脉弦细。守原方将生姜增至10g,7剂,水煎服。
10月18日三诊:患者服药后右上腹胀痛、口苦、纳差症状消失,舌苔薄白,脉和缓,守上方稍作化裁以巩固善后。
按 柴胡温胆汤为温胆汤加柴胡、山栀子、鸡内金、延胡索的复方,全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方中柴胡疏肝利胆,山栀子清热利胆,生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枳实、陈皮行气理气导滞,茯苓健脾利湿,鸡内金运脾消食,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全方共奏健胃利胆之功。患者苦于胆汁返流性胃炎5年之久,稍进油腻食物则吐出苦味食物,说明患者胆腑不畅,胆胃不和,胃腑不降,胆气亦随之上逆,柴胡温胆汤能健胃利胆,故能速愈。
胃肠不和案
鲜某,男,50岁,2024年4月12日初诊。患者每进食约2小时后,出现嗳腐酸臭症状,旋即肠鸣、腹泻,大便夹杂完谷,上腹胀痛与腹泻黏液便间歇性发作2年余。舌淡,舌苔黄白相间,脉细弱。
诊断:胃肠不和。
方用自拟健胃宁肠汤加减:党参10g,干姜10g,白术10g,炙甘草6g,砂仁6g,鸡内金15g,防风9g,升麻6g,黄连(炒)3g。5剂,水煎服。
3月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脘、脐周疼痛明显缓解,大便中混杂之原形残留物减少。舌淡,苔白,舌根薄黄,脉象和缓。嘱守原方继进10剂善后,随访告愈。
按 患者胃腑虚弱,统摄无权,食物在中焦胃脘停滞时间减少,水谷运化代谢失常。胃肠失和,故出现疼痛及完谷不化的症状,故用党参、白术健胃调中,干姜、炙甘草甘温和中,加砂仁理气降逆,防风配合白术缓胃肠之急,鸡内金健胃消食,升麻升胃肠之清气,黄连厚肠清热,全方共奏健胃宁肠之功。
胆脾不和案
李某,男,68岁,2023年12月6日初诊。患者有胆囊结石5年病史,患者于就诊前3小时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绞痛,伴口苦、恶心,墨菲氏征(+),脉洪大,舌苔黄燥。血清淀粉酶:938u/l↑。
诊断:胆脾不和。
急投大柴胡汤颗粒:柴胡24g,半夏12g,黄芩12g,生姜9g,大枣15g,大黄9g,枳实12g,白芍12g,芒硝6g。1剂,分2次冲服。患者服药20分钟后,泻出水样便约300ml,腹痛立止。嘱其控制饮食,继续服用余药,随时观察。
12月7日二诊:患者腹痛症状未见发作,右上腹胀满不适,口干口苦,舌苔薄黄,复查血清淀粉酶:80u/l。投柴胡利胆和胃剂增损调理月余。
按 大柴胡汤为《伤寒论》治疗少阳病兼阳明里证而设,邪在少阳胆经不解,侵入太阴脾经,故见上腹剧痛并呕吐不止、口苦、恶心、脉洪大、舌苔黄燥等阳明胃经与太阴脾经症状。若单从少阳胆经和解,则太阴脾经之邪难去,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利胆与通下并行,从胆源阻断则阳明、太阴之邪自除。二诊时阳明、太阴脾邪已去,故从源头入手,用柴胡利胆和胃剂调理。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和解少阳胆经之郁,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实泻阳明胃经之热结,芍药缓急止痛,与大黄、枳实相伍疗腹中剧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姜、枣配芳香苍术入太阴脾经燥湿醒脾。
肝肠不和案
周某,男,40岁,2024年1月12日初诊。患者长期从事贩运行业,生活作息不规律。刻下:两胁胀痛,腹痛、腹泻间歇性发作,每日大便3~5次。
诊断:肝肠不和。
方用连梅汤加减:黄连6g,乌梅10g,白芍18g,沙参10g,茯苓18g,白术12g,黄芩9g,葛根18g,山楂12g,麦芽24g,炮姜9g,煨豆蔻12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
1月17日二诊:患者腹痛明显减轻,大便减为每日1次,守原方化裁,7剂。随访告愈。
按 肝体失养则肠腑不利,湿热内生。治宜调肝理肠,导滞和中。方中黄连清热燥湿,乌梅、白芍酸甘柔肝养阴,沙参、白术、茯苓甘淡化源,黄芩清肠腑郁滞之湿热,葛根升脾胃之清阳,麦芽疏肝运肠,山楂行瘀导滞,炮姜温开疏导肠腑。全方疏补兼施,刚柔相济,使肝气条达,腑气冲和,升清降浊,则泄泻自止。(张存龙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原标题:调和法治脾胃病
▲素材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网址: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48478
▲温馨提示:张仲林( ID:e41121 ) 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不代表张仲林观点,不能作为处方,仅供同行之间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非专业人员请勿盲目试用,应至正规医疗机构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用药方案,一切请遵医嘱。对使用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张仲林( ID:e41121 ) 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外,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本期编辑:寒香医路(微信号:e53013 )
▲八大将军名家为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张仲林题词勉励 编辑/寒香医路
▲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坐诊!作者/邓连朝
▲潮安村医张仲林,你是一张爱心名片,你是痒疹胃病的克星…… 作者/崔柔然
▲张氏中医三代传 痒疹胃病拿手活——记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先生 作者/卢素英、程国梁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退役军人张仲林战友而作 作者/周学勤
▲张氏中医最可敬,痒疹胃病医术精——记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先生 作者/范瑞彩
▲德行天下,杏林天使——记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先生 作者/韩淑青
▲高阳台 · 张仲林医者人生(外十三首)——记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作者/薛艳玲
▲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刘静珠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张仲林,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薛艳玲
▲潮安张仲林 治痒疹胃病——诗词同题:致敬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崔柔然等
▲13位楹联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嵌名联 编辑/寒香医路
▲37位作者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撰写通讯、诗词、诗歌 编辑/寒香医路
▲八一诗同题 潮安张仲林——致敬潮安退伍军人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编辑/寒香医路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张仲林 编辑/寒香医路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退役军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事迹展播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林树源
▲走进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退役军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的故事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林树源等
▲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坐诊 作者/邓连朝
▲潮安村医张仲林,你是一张爱心名片,你是痒疹胃病的克星…… 作者/崔柔然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退伍军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医者人生 作者/刘堂平
▲【南方农村报】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潮州日报】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作者/林树源
▲【南方村医】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张兄九百万里寒香医路赤胆忠心治疗痒疹胃病造福桑梓 仲林六十三岁生日宴会高朋满座恭贺吉日良时饮誉四方 作者/施良壮
▲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坐诊!作者/邓连朝
▲【媒体报道】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作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来源: 南方村医 时间: 2016年3月16日
▲【媒体报道】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作者: 林树源 来源: 潮州日报 时间: 1994年11月15日
▲【媒体报道】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一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二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三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四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五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六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4年第七版 ) 编辑/寒香医路
健康咨询扫码关注张仲林医生个人微信号
愿一起拥有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