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素”几近于沉寂状态,很少有人对“素”感兴趣,更谈不上对其展开思索与挖掘。事实上,貌似寻常之“素”却又极不寻常。
《说文》曰:素,“白緻缯也,从糸,取其泽也”。按字形,从垂,从丝,指未染色的白色原丝织成的丝品。由于此丝品乃寻常之物,故又转义为平素、平常、寻常。“素”之转义当然还有许多,譬如吃素、尺素等,不过笔者以为探讨“素”之原始义更重要,因为它更具始基性、启发性,素之哲学意蕴莫不源于此。
原文 :《问“素”》
作者 | 宜宾学院四川科学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郭继民
图片 | 网络
儒家之素:安其本
孔子言“绘事后素”(《论语·八佾》),此言绘事(绘画或装饰)须在素(洁白)的底子上进行,“底子”决定了绘事的品质。弟子子夏以“礼后乎”加以引申,将“素”同人的道德品性联系起来,认为“礼”须建立在良好的品性(素)之上。孔子大为赞同:“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盖“素”为未加熏染的本来/本然之物,故“素”亦被视为人之本性,孔子与子夏作如是观,后儒亦如此。譬如,孟子所谓的“不学而能”的良知,《三字经》谓“人之初,性本善”之本性,王阳明所言“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心体,大抵皆可归于“素”性,即指人未被外界环境“污染”的自然属性——良知。《千字文》曰“墨悲丝染”,言墨子看到丝被染而感悲,其义一也。当然,从“素”之未污染义,亦可引申为“保持本色”,譬如《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之素,《中庸》“素其位而行”之素,皆言以其“本来面目”(素,白也,空也,可引申为无私欲、无污浊)示人,义为安其本、不越位。
道家之素:近乎道
在道家看来,“素”则近乎道。老子之“道”,其义丰厚,在其文本中常以不同面目出现,譬如无、朴、一等亦能替代之。譬如 “夫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镇之以无名之朴”“天得一以清”即然。其实,老子亦重视“素”,虽未将“素”提升至“道”的地步,但“素”却是诱发其向道的“引子”,如若不然,老子何来“见素抱朴”之言?须知,朴是未加工的原木,而素则为未染色的丝织品,二者应具同等的地位。当然,若从纯自然的角度言,作为织品之“素”由丝而来,并非本原第一义。关于这一点,《易纬·乾凿度》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给与如是解释:“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其中,太易尚未见气,太初气之始,太始为形之始,太素质之始,即太素已有了“质”。作为“丝织”之素既已获其质(指“被加工”),固非最初之道。
不过,有质之“素”却仍素朴地保持了原初品质,仍能引发人们回归大道的诉求与愿望,故老子言“见素抱朴”。
《庄子》亦十分重视“素”且给与合理的解释:“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庄子·外篇·刻意》),言其纯粹无杂质,纯天然之义也。若人具有此纯然之性,即谓“素心人”。后世多推崇“素心人”,晋人陶渊明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近代诗僧苏曼殊在《碎簪记》言“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素心人谈耳”。无疑,“素心”亦是治学之要件,今人钱钟书先生曾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氏之言发人深思。
个中缘由,庄子早已给出答案:“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惟“素心人”一片天机,运思纯正,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庄子》“老人抱甕”的故事亦是抵挡诱惑之典范),故能做得了真学问。
兵家之素:纯朴、天然
“素”之朴素、本来面目义近于道,故兵家有《素书》传世。
对于《素书》之“素”,世人罕见解释。及至明天启年间,世人对“素”始重视,天启版本的《素书》序言对“素”作如是解释:“素者,符先天之脉,合玄元之体,在人则为心,在事则为机,冥而无象,微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笔之于书,天地之秘泄矣!”“素”由淳朴而变为“冥而无象,微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的根据,就在于“素”之纯朴、天然——若人能保持素朴之初心,则能合乎大道;合于天道,则能应用无穷,因时而化,战无不克。亦须指出,兵家之“素”并非完全与道家原生之“朴”相同,而是将素同道、德、仁、义、礼相结合综合运用之,从而产生出奇的效果。可见,兵家之“素”,含义亦深矣!
“素”之“本来面目”义,又可引申为“原本”“本质”。《黄帝内经》的“素问”之“素”当取本质义,譬如,已故医师李阳波先生即有此见。他认为,“素问”实则为问“素”,《内经》“素”之真谛,即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言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之文句中,“所以,‘素’谈的是未病、未乱的这个层面。”(李阳波,《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笔者赞同此观点,因《内经》(尤其“素问”)宗旨在于预防,无论其“脏腑、经络”还是“五运六气”,诸理论之终极目的无非要人返本归元,在“未病”上下工夫。故曰素问即是问“素”,即是问“本”(医学的根本)。不过,世人多作他解,譬如南齐褚征(一作褚澄)在《褚氏遗书》中言:“素问者,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褚氏的“平素”之解对后人影响较大,譬如明代名医张介宾亦持“素者,平素也”之说。不过,此解仅是表面义,深究下去,当知未能中的,至少不若本质之“素”更符其理。
综上可知,素之“原生义”颇具哲学意蕴。当然,“素”之其他含义亦多,譬如,《诗经》中“不素餐兮”,与素食、尺素、素雅、素服、素来、维生素等,其义虽不同,但皆从素之本义转来,故不赘述。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1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