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亟需更多专业力量!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原文 :《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任重道远》
作者 |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 官锐园
图片 | 网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从家庭、学校、专业机构等不同层面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这一文件体现了各相关部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心。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我们在接待一些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时,常发现很多人其实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情绪问题,但是由于家长和学校对这些情况的觉察程度不足,致使问题迁延或者加重,直到成年阶段才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心理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件中提出要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这是符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心理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的。
在既往研究中,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多来源于学校挫折性事件、家庭的不良养育方式以及社会创伤性事件。而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在整个社会系统内进行心理和行为调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该文件提出六项具体行动,分别是:心理健康宣教行动、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
在这六项具体行动中,有三项在短期内比较容易实现,即宣教工作、心理健康促进和关爱行动,如媒体、学校和卫生机构扩大宣传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开展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及预防等动画宣传活动,对贫困、留守、单亲、遭遇校园欺凌等处境不利学生给予关爱等。
而另外三项行动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但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这三项行动是营造心理健康环境、提升心理服务能力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首先,在营造心理健康环境行动中,有一项是要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单从时间上看,这项行动就要有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期间需要教育、卫生、心理服务等多部门持之以恒地采取行动和措施。再者,提升心理服务能力这项行动需要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对相关教师、家长、精神科医师、心理热线工作人员等开展培训,提升专业人员的心理服务能力,这些培训工作需要长程而有序的开展。第三,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需要有政策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专业人员的培养与认证的规范化管理、学校与卫生机构的专业岗位设置、社区的服务场所建设等多环节的规划与实施,这也是本次多部委共同发布文件所体现的精神。这三项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逐渐完善,因此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保证资金、人员的持续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开展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行动中,媒体、医疗机构、学校和家庭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网络时代,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对青少年的价值养成、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媒体有责任和义务营造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氛围,以帮助青少年在处于心理困境的时候能从媒体宣传的渠道获得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医疗卫生机构是能够为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有效帮助的专业机构,而当前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室是针对生理疾病而设置,针对心理问题的门诊非常少,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大力加强医疗机构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学校和家庭则是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直接的场所。我们在开展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研工作中,发现人际困扰较多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多,而且男生所报告的人际困扰普遍多于女生。如果在学校教育和家庭养育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竞赛而不是人际合作,则容易造成孩子的过度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只关心自己、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还表现为自尊心过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脆弱,以及容易嫉妒和过度防卫,应对人际困扰的能力不足等现象。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充分重视提升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在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不只是培养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人际沟通、自我调节、挫折应对、合作等能力。只有全面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93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教育不应培养“孤独的学霸” | 社会科学报
万象 | 正能量“饭圈文化”:激发当下青年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