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 | 东西方的伟大融合,鲁迅与珂勒惠支版画

沈栖 社会科学报社 2021-06-08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鲁迅是一位收藏大家,除了书籍,他最大宗的藏品就是版画。目前,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中国新兴版画作品达2100余幅,201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也收藏了1677件作品。


可以说,版画(木刻)情结伴随着鲁迅整个文学生涯。他从童年起就收藏过木刻插图版《山海经》,并影描过整本的《荡寇志》木刻画;在日本留学时,他翻译的书籍的封面就使用了版画;“五四”后,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编辑《莽原》等书刊,更加有意识地收集版画作为插图。

原文 :《鲁迅与珂勒惠支版画》

作者 | 沈栖

图片 | 网络


1928年,鲁迅定居上海后,更是热衷于倡导新兴版画运动,除了自己大量收藏版画精品外,还积极筹资出版版画集(如《近代木刻选集》两种、《新俄画集》)、组织青年版画社团(如朝花社)、举办木刻讲习会、举办大型版画展(如1930年10月的“世界作家版画展览会”、去世前11天还去光顾的“全国木刻流动展”)。如果说,鲁迅早期、前期对版画尚处于喜爱、欣赏的层面,那么,后期的鲁迅作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是站在革命、进步、文明的立场上,自觉运用这一“刚健质朴的文艺”为民族解放事业服务的。版画堪为左翼文艺的一支劲旅。

在众多的外国版画家和繁多的版画作品中,鲁迅最为钟情、最为推崇的是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及其作品。



1867年,珂勒惠支出生于德国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从小便具有反叛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14岁即开始学习绘画,后进入柏林女子艺术学院,奠定了她成为版画家的基础。她的作品如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充满着悲伤、凄惨的情绪和反抗精神,以艺术与良知之光照亮了那个幽暗的时代,恰如罗曼·罗兰所说:“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她的版画艺术让第三帝国失去了重量。鲁迅颇为赞同德国诗人亚斐那留斯的这一评析:“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是阴郁的,虽然都在坚决地动弹,集中于强韧的力量,这艺术是统一而单纯的——非常之逼人。”



在现代中国,最早发现珂勒惠支并将其作品引入中国的是鲁迅。其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引起了鲁迅的重视,他遂产生了搜集珂勒惠支原拓版画的念头。查鲁迅日记可知,1930年7月15日,他收到了从德国购买的珂勒惠支版画《织工暴动》《母与子》等,1931年5月24日,他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购买珂勒惠支版画原作12幅,且有珂勒惠支亲笔签名。



据统计,鲁迅收藏有珂勒惠支的画册7种、版画拓件17幅。1936年,鲁迅扶病自费编印出版了《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亲自设计版面、撰写序言,扉页上写明“有人翻印,功德无量”。据说,这一中文版的画册是鲁迅作为给珂勒惠支70岁生日的礼物。鲁迅在序言中高度评价珂勒惠支:“在女性艺术家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或者赞美,或者攻击;或者又对攻击给她以辩护。”



鲁迅在《写于深夜里》一文中,论及自己何以倾慕和推崇珂勒惠支的版画,他说:“从这些版画中,看见了别一种人,虽然并非英雄,却可以亲近,同情,而且愈看,也愈觉得美,愈觉得有动人之力。”珂勒惠支作品中所刻画的“别一种人”,大致是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如《死神、母亲和孩子》)、骨瘦如柴的儿童(如《抱着孩子的母亲》)、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人(如《死者攫住一个女人》)、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平民(如《起义》),这些作品既与当年纳粹张扬的审美风格相悖,也为当时大部分艺术家所不屑,但鲁迅则认为,珂勒惠支版画所撷取的题材及其所昭示的意涵,正是“现实社会的魂魄”,“实在还有更光明、更伟大的事业在它的前面”。



1931年9月20日,鲁迅在《北斗》杂志创刊号上刊登了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之一《牺牲》,这是他介绍珂勒惠支的第一幅版画作品,旋即引发巨大反响,这是鲁迅为纪念柔石等“左联”五烈士而特意选刊的。据考证,柔石等人罹难后,鲁迅曾特意致函珂勒惠支,恳请她创作一幅烈士被害情形的版画作为纪念。珂勒惠支回函称,鉴于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形,且对中国较为生疏,难以承诺(但她在一封国际知名人士连署的抗议信上签了名)。于是乎,鲁迅“只得送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纪念”。



珂勒惠支的版画《牺牲》与鲁迅的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堪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北斗》刊出珂勒惠支的《牺牲》,对沉默而沉睡的“无声的中国”,不啻一声振聋发聩的巨雷,它雄辩地印证了像珂勒惠支这般呐喊与反抗的版画,“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鲁迅研究者钱理群说得好:“珂勒惠支的版画与鲁迅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这是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的伟大生命的融合,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男性与同样强有力的女性的融合,是真正具有震撼力的。”这一论断精辟地诠释了东西方两位同时代大家灵犀相通、鼓桴相应的心理契合。鲁迅的文字与珂勒惠支的版画将作为人类精神遗产的瑰宝彪炳史册!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60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张震:鲁迅作为翻译家的另一面 | 社会科学报

张梦阳:鲁迅的"精神诗性"是怎样炼成的 | 社会科学报

万象 | 揭开鲁迅参与诺奖评选真相


长按二维码关注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