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现代化建设,建“物”更要建“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亦有了极大提高。随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定规划的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亦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然而现代化建设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建设,更是人本身的建设,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只有人的建设向前推进一步,整个社会的建设才能向前推进一步,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以人的建设为中心,立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原文 :《现代化建设不能只建物还要建人》
作者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常绍舜
图片 | 网络
人的建设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核心是法律道德素质建设,精髓是意识形态素质建设。这些年,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无疑有了极大的提高,法律道德水平也有了大的提升,但人们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认识和信仰水平却提高较慢,人们考虑更多的是挣钱和晋升职务等问题,迷恋物质生活、精神萎靡者日众,而对国家前途和人类的理想考虑日少,而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不协调的,我们应予以足够重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这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但是对“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从“依靠人民”和“服务于人民”两个方面来解读,还应包括教育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须知在目前尚存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世界上,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状况对民族的发展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关系是十分重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是一种民族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一种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是统一体,不能分割。我们绝不可忽视这两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绝不可忽视用这两种意识形态教育人,而要使其融入中华民族每个个体的血液之中,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的百年大计和千年大计。
总之,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把人的建设放在中心地位。要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新人,用人的建设促进物的建设,用物的建设保证人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持久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党的领导下,奔向民族复兴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39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2021年征订开始啦!
01
《社会科学报》简介
《社会科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社会科学界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1985年,《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份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专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对话、思想交流、理论争鸣平台的专业性报纸,创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三十余年来,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传阵地,《社会科学报》以“思想性、问题性、前沿性、信息性”为目标定位,践行学术标准和宣传原则,坚持在突出主流价值的同时提供多重视角,在贴近现实热点的同时把握长远方向。
02
订阅价格
定价1.5元/份,月度订阅价6元,全年订阅价72元。
03
订阅方式
读者请向各地所在邮局(所)订阅,或者通过中国邮政APP、中国邮政微邮局、中国邮政官网等进行网上订阅。
邮发代号:3-62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4
如果在订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电话:021-33165492
Email:xiaohaodong@sass.org.cn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会科学报社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