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乡村振兴,还要靠内生型资源发掘和能人塑村

刘成晨 彭正波 社会科学报社 2022-06-10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扶贫攻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稳固既有的扶贫成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原文 :《乡村振兴离不开发掘内生型资源和能人塑村》

作者 | 桂林理工大学  刘成晨  彭正波

图片 | 网络


发掘内生型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一个村庄的发展如果单靠外部的资源植入,很难巩固固有成果,更不能谈及振兴,其相当于“输血扶贫”,而我们要的是“造血”。这里的“造”更多体现在如何把乡村的优势发挥出来。朱启臻教授就曾谈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需要充分利用乡村治理资源优势,总结和提升乡村治理经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里所说的“优势”即为资源。


内生型资源本身是孔飞力教授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放在本文语境下,其重点在于如何去发掘乡村本有的“资源”和“优势”。但我们也不要太过于狭窄地看待这个概念,而是要有整体观、层面观。例如,是否可以从一个“镇”这样的中观或者“县市”这样的宏观层面来发现问题所在。如果单单指“村”则资源肯定相对贫乏一些。


同时我们也别忘了,其实内生型资源的另外一个维度——人,也需要考虑。人们既是劳动力,也是创造者,更是生产力。人可以活化乡村,乡村也可以为人的发挥提供平台,如养殖业、种植业等就是前提。土壤的富裕适合于产业的发展,则乡村发展指日可待。过往,梁漱溟、晏阳初、辛秋水、老石等人做的乡村建设运动,正是把人作为一种“改造”的对象而发展乡村。人是村庄的主体,而这部分群体如不加以“资源”性看待,则我们的乡村发展难以维持。


城市化以来,大量的劳动力外移,近些年返乡潮也日益凸显。人的流动意味着乡村的活力、潜力和发展力受到了认可,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那么乡村社会就需要把握这些机会,如何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来加以善待,提供空间,为这些“内生的”,“有归属感”的资源创造条件,这是在乡村振兴期间需要思考的。



能人塑村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


能人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身份、名望、合法性等都不同。贺雪峰教授提出的能人治村是合理的,这个概念也是精准的。他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里的“能人”则像头雁,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近年来,不少“能人”进入村支两委,甚至担任村支书,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选择什么样的能人,什么人能成为能人,能人能为乡村“能”什么,都是我们需要总结、反思与展望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能人不仅仅是学界所说的带头“造富于民”,还要“造福于民”。民众的精神需要也不可忽视。近些年来,尽管体育设施在乡村社会遍地开花,但有的堂而皇之建在田间地头,因而我们的能人们(包括乡村干部)需要反思一些形式主义,更需要杜绝“反正我搞了”,至于“搞”得怎么样就不管了。一些能人不但不是能人,反而成为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坏人”,在蚕食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成果。


总之,乡村振兴既是对扶贫的一种政策接续与转移,也是对乡村建设的一种实践。中国现在有九亿农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他们不应该掉队。我们更应该在乡村社会互动的维度多去建设健康的、有序的、富有流动性的城乡关系,这才是农村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前提,继而才有土地、产业、农民等各种元素的融合与共兴。基于该语境,我们的乡村在内生资源、能人嵌入下会发展的更好更美。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9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关注 | 没有乡土为“根”,就没有乡村教育的复兴

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乡村振兴如何描绘新图景?|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