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 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的思考,提供了哪些时代启示?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关于“技术与现代性”的深邃思考,为新时代中国现代性建构、技术实践发展、美好生活创建提供重要启示。
原文 :《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的时代启示》
作者 |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春玲/副院长 丁富强/博士生
图片 | 网络
指导中国现代性建构
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构建适应、彰显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现代性,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马克思关于“技术与现代性”的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现代性构建提供重要启示。
发展现代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现代性是现代生产的结果与机制,以机器技术为内核的现代化生产,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现代性构建的首要关切就是发展现代生产方式,不断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近年来,制造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使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现代产业充分发展,使乡村经济业态、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成为发展现代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
培养现代思维方式。技术对现代性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推动人的思维方式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开放意识和创新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培养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新时代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培养具有“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的现代化人才。科学技术在培养这种现代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概言之,就是通过科技发展构建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从社会存在层面涵养思维变革的前提条件;通过科学精神培育和创新能力训练,帮助人们养成注重创新、重视效率、崇尚公平的思想意识,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
丰富现代生活方式。马克思认为,现代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引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他清楚看到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所造成的精神生活异化、教育缺失、道德堕落等问题,强调人应该过一种健康、文明、丰富、和谐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丰富现代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通过技术手段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等等,都是技术深度参与现代生活的表现。人们在养成积极生活态度、追求高雅生活志趣的过程中,日益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指引当前技术实践
技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中国技术实践既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又要规避资本主义弊病,这就必须以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的思想为指导。
技术发展要坚持人本取向。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技术活动应该以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为目标。面对人生存状况异化的事实,马克思强调,技术发展不应被资本逻辑所牵制,而应始终坚持人本取向,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渗透融合,必将推动我国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技术发展要始终坚持把人的现实需要摆在首位,规避资本逻辑的风险,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马克思看到,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革命性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因其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使自身的革命性意义遭到削弱,造成了生态破坏、人的异化等严重问题,而且使生产力呈现低效能、不可持续的状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平衡性,就需要在确立技术发展人本取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通过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预期目标。
技术评价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技术评价是技术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并规定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马克思对技术的辩证思考立足于实践的技术思想,凸显出技术评价的整体性原则。马克思认为,评价一种技术是否具有合理性,不能只着眼于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只有综合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考察技术,才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一种技术实践。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必须把技术置于人类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的维度上考察,对技术的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实际贡献等进行综合衡量,进一步完善多主体评价方式,全面建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和非共识性科技项目评价机制,不断向提升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引领新时代美好生活创建
随着新时代图景的展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马克思关于“技术与现代性”的深邃思考,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创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注人的多样化需求。马克思认为,技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技术凸显的丰富价值不过是人的多样化需求的体现。如果只关注技术某一方面的价值,必然导致技术的丰富性遭到消解,同样,如果仅以某一方面来衡量人的存在,也会导致人的单向度生活。人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当前,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充分展现,精神是否满足、政治是否清明、生态是否良好已经成为关注焦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建不能把美好生活的实现仅归结为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而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多重属性,从精神文化、生态环境、政治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内容和空间。
发挥技术的基础作用。虽然马克思对技术异化保持高度警惕,但他从来没有否定技术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否则“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建需要发挥技术的基础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引领时代发展,使技术真正成为“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的国之利器。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引领性、原创性技术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全媒体融合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不仅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持久动力,而且为新时代构建美好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逻辑是导致技术和现代性走向异化的根本动因,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倒退都是资本逻辑引发的后果,“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使“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家庭关系变成金钱关系、法律遭到亵渎、道德败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资本逻辑破坏人类生活的有力证据。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建,既要积极发挥资本在配置资源、发展生产力等方面的正价值,同时也要警惕资本逻辑的操控,正确处理资本与劳动、资本与技术、资本与人的关系,引导资本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的现实需要服务,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2113005)阶段性成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62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