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城市智慧化转型,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智慧城市覆盖到城市肌体的毛细血管,意味着全过程的监测、无限制的联通、不间断的交互、可视化的呈现和智能化的应用,全面感知城市空间中的人、财、物、事、行等要素及其关系,持续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原文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作者 |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曾长隽
图片 | 网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然持续,国内部分区域近期也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城市面临多种传染病威胁并存、多种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挑战,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庞大系统。要以疫情防控工作为切入点,统筹城市发展的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用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用智慧的方法建设城市,用智慧的产业支撑城市,用智慧的途径治理城市。智慧城市覆盖到城市肌体的毛细血管,意味着全过程的监测、无限制的联通、不间断的交互、可视化的呈现和智能化的应用,全面感知城市空间中的人、财、物、事、行等要素及其关系,持续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人民城市理念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数据融合共享为抓手,统筹规划城市各类资源,破解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科学化、规范化、智慧化治理水平。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导向,推动城市治理理念创新,加快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新优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社会广泛参与的智慧化治理平台,实现集中管理、综合治理和延伸服务。借鉴现代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面向未来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推动城市生产智慧化转型
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加快构建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运行模式变革有机结合的生产智慧化新生态,促进网络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生产发展。增强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建立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网络。加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的智慧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知识产权、要素流动、竞争政策、争端解决、监管执法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持续完善全流程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全力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推动城市生活智慧化转型
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更均衡、更充分、更精准的基本民生保障供给,推进商业、文娱、交通、旅游等领域民生服务智慧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社区,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社区民生智慧应用,提升社区生活服务和社区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围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需求,提供智造、智慧、智能的解决方案,实现科技创新在居住、商业、健康、教育、休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面对的“数字鸿沟”问题,构建充满活力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形成人人享有更具品质的智慧生活新范式。
推动城市生态智慧化转型
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特色空间营造等方面创新突破,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归属感。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提升为主线,坚持系统思维,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治理保护,强化各生态环境要素的综合协同。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空间要素布局,注重城市色彩、公共空间、建筑风貌的整体塑造。做好公共中心、门户枢纽等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强化城市空间品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对城市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有效挖掘,找寻城市活力根基,彰显城市特色风貌,引领城市智慧发展。
推动城市安全智慧化转型
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强化城市安全智慧化供给和机制保障,全面增强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夯实城市安全底线,构建大安全格局。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进行提前预防和跟踪溯源,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完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紧盯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链条、重点人群、重要节点,查找和补齐各类安全风险短板,制定完善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城市公共设施,积极开展低碳生活、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疫情防控、应急避险、自然灾害防治等公共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和全体民众增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68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